要闻目录 - 海峡资源报
加入收藏
首页 本报要闻 往期报纸 国土资讯 文化视野 大地写照 公告 交流平台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本报要闻 - 要闻目录 - 正文

大地质 大服务 大作为——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服务新福建建设发展纪实

2017-09-21 15:57:50

        特约记者  张瑞利

 

5年来,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认真贯彻学习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积极转方式调结构,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和作为空间,努力当好建设新福建地质服务主力军。本报特约记者深入省地矿局,在历时一个多月采访中,切身感受到全局上下积极投身建设新福建而砥砺前行的精气神,近距离看到了该局5年来所取得的新进展和新成果。

 

服务生态文明当先行

 

我省是中央批准的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生态美”是新福建的主要内涵之一。5年来,省地矿局发挥地质工作基础性和先行性作用,为建设生态文明当好地质服务先行军。

积极开展多目标生态地球化学调查。1/25万多目标生态地球化学调查,是国土资源部与省政府合作项目。该局组织所属单位从沿海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到率先挺进到龙岩、三明等山区,并在2016年底完成了最后一块“拼图”,实现了覆盖全省12.4万平方公里陆域目标。此项调查取样密度大,对土壤、水样品的“化验”(测试)指标分别多达54个、21个,就像是对我省土地进行全面“体检”。哪个区域土地质量好或有“宝藏”(如土壤富硒),哪个区域土地质量劣或有“病灶”( 如土壤受到污染、有害元素超标),在“体检”成果报告及一张张“化验”成果图表上都能一目了然,让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从中对辖区内的土地质量状况都会心中有数,已有不少地方的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科研院校所上门“各取所需”。这项调查成果及其庞大的国土“基因”数据库,将继续为推进全省国土资源科学开发利用、污染水土防治、生态农业发展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地质科学基础数据支撑,在我省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中发挥特殊作用。

做好城市调查“接力赛”。该局所属队伍在厦门市1573平方公里陆域和340平方公里近海开展地质调查,其成果已被充分应用到城市规划和轨道交通、新机场项目建设,以及防灾减灾等方面,并建立起可视化厦门城市地质展示馆。福州市紧随厦门市之后开展城市地质调查工作,其专题调查设计更加切合福州市可持续发展对地质服务的需求,应用到服务“马尾新城”规划布局、地铁建设(如解决地铁2号线建设施工中出现的孤石、地面沉降难题等)等方面。我省中心城市的城市地质调查工作就像一场“接力赛”,随着厦门、福州两市成果陆续以优秀等级通过专家验收后,省地矿局所属队伍陆续实施了泉州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宁德市、漳州市、南平市延平区、龙岩市的城市地质调查工作,并陆续向当地政府提交了阶段性成果,从今年起将陆续提交各中心城市的地质调查最终成果。2016年底,省地矿局组织开发的福建省城市地质通用平台通过了专家初步验收,我省的城市地质调查迈向新阶段,城市地质调查成果将可以支持解决应急水源问题、防灾减灾问题等资源环境安全问题和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遇到的难题,更加给力我省中心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编制全省地热资源“明白账”。受省直有关部门委托,省地矿局组织专家编制了我省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专项规划稿,专项规划稿以丰富而翔实的成果资料和科学的开发利用建议而受到专家好评。近年来在开展各类地质调查中实现了不少“零”的突破,有在厦门大磴岛找到我省第一个海上地热田,在闽江中发现一个地热点,在泉州和邵武等地找到地热,特别是在开展平潭深部地热调查圈定了2个地热远景区,验证孔钻探出每日出水量达295吨(孔口温度34.1摄氏度、孔底温度44.5摄氏度)。在地热资源“家族”中另两个成员是浅层地温能资源、干热岩资源,目前我省仅实施了福州地区和平潭综合实验区浅层地温能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其中已完成调查的福州地区浅层地温能资源总量经计算约相当于每年115万吨标准煤的发热量。在省地矿局会同有关方面的推动下,中国地质调查局第一口干热岩科学钻井于2015在漳州开钻。该局所属队伍继支持福州市成功申报“中国温泉之都”之后,支持厦门市、漳州市成为“中国温泉之城”和连城等地跻身“中国温泉之乡”,促进了当地温泉旅游的高位发展。

始终致力于服务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省地矿局实施了海西区水域——陆地——港口系统地质——生态环境基本特性与协调发展途径研究、环三都澳发展区地质环境综合调查、三明生态工贸区地质环境综合评价与地下水源调查、古雷——南太武新区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价、武夷新区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价、福建自贸区厦门片区地质环境背景调查与评价和永泰县小城镇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调查等项目,为当地发展规划布局、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生态红线划定等提供了地质依据。实施了华东地区重要地质遗迹调查(福建)和福建省重要地质遗迹调查规划项目,查明了我省重要地质遗迹类型、分布等基本特征和保护现状,特别是新发现了一批地质遗迹,支持平潭、光泽、浦城、将乐和寿宁等地成功申报了省级地质公园,并为我省的世界地质公园、国家地质公园、省级地质公园和矿山地质公园的建设与维护提供技术支撑。积极参与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与治理,实施了大田县银川矿山集中开采区地质环境调查及整治规划、永安市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现状调查、宁德市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敖江流域饰面石材集中开采区域无人机航拍影像解译等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项目,以及编制泉州台投区青石场生态复绿治理方案、石狮市废弃矿山生态治理设计方案、晋江市废弃矿山生态治理规划等,参与马坑矿业等绿色矿山建设。参与施工我省地下水环境监测平台地下水自动化监测井,承担了我省两个标段国家地下水监测站点土建工程,以及我省的国家地下水工程(水利部分)相关施工项目。在防治我省污染水土中,向环保部门提供了有关基础地质调查资料,有2家实验室成为环保部污染土壤详查实验室,与有关单位合作介入污染土壤治理项目等。在我省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登记工作中,承担了“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相关调查工作。

大力推进海洋地质调查工作。为建设海峡蓝色经济区和“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提供地质服务,省地矿局参与完成了1:100万台北幅、高雄幅、汕头福和1:25万福建近海莆田市幅、福州市、泉州市、厦门市幅海洋区域地质调查等涉及我省海域的海洋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承担了我省首个1:5万平海——浮叶幅海洋区域地质调查的相关调查任务,开展了福建平海——南日岛海域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实施了厦漳泉地区海岛综合地质调查。正在开展的福州新区——平潭综合实验区、湄洲湾——泉港地区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对调查区的海岸线变迁规律及沿海地区地质特征研究等取得阶段性成果,项目成果将为沿海城市及临港工业区开发保护提供地质依据。此外,还开展了滨海地热资源调查,并邀请中国地科院、省地震局等单位专家联合开展相关专题研究工作。省地矿局还利用设立在该局的中国地质调查局台湾海峡地质研究中心、福建省台湾海峡地质研究所等两个平台,开展闽台地质交流与合作,会同有关方面与台湾相关团体联合举办海峡两岸石油天然气资源学术研究、地质矿产资源学术研讨会,邀请台湾相关大学师生到闽进行学习交流等,并在编制《台湾地质志》等方面进行合作。

省地矿局无论是在开展公益性基础性地质工作中,还是在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一直秉持绿色勘查理念,注重做好开展地质工作中的生态保护。该局所属队伍主动适应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积极开展我省公益性基础性地质调查工作,2013年以来共完成了701: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491:5万矿产远景调查,我省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已累计覆盖全省77%1:5万矿产远景调查覆盖全省31%。省地矿局落实省政府有关找矿突破战略行动部署,在重点矿区的找矿实现了突破,我省矿产资源家底得到进一步充实。据统计,2012-2017年累计提交大中型矿产地55个,其中有泰宁县何宝山矿田金矿、武平县何屋矿区铜多金属矿、龙岩市石岩坑矿区铁矿、新罗区万安矿区稀土矿、大田县狮古洞矿区黑色冶金用熔剂灰岩矿等19处大型矿产地;提交了煤炭、金、银、铜、铁、钨、锡、钼、锑、稀土、萤石、叶蜡石、高岭土、大理岩、石灰岩等矿种资源储量。该局还组织实施了寿宁县下党乡、南平市建阳区、光泽县、浦城县、三明市矿泉水源地调查评价等我省生态功能区矿泉水源地调查评价工作,找到一批可供开发的矿泉水源地。省地矿局坚持以地质科技创新推动地质服务工作,2012年以来累计获得各种项目奖项35项,其中包括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中国黄金协会科学技术将特等奖1项,中国地质调查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地质科技奖1项,全国区域地质调查优秀图幅展评奖6项,矿产资源规划优秀成果奖8项,及福建省基础地质工作“以奖代补”奖16项等。

 

给力民生工程谱新篇

 

“百姓富”是建设新福建的根本目的。5年来,省地矿局在开展地质工作中始终将服务民生工程,为“百姓富”出力作为最重要工作,充分显现出地矿队伍的公益职能作用。

省地矿局在开展我省多目标生态地球化学调查中发现了大面积的富硒土壤,而且在不少扶贫开发地区都有发现。该局为了让这一地质调查成果服务当地发展现代农业,带成果上门到诏安县对接,与寿宁县政府联合召开富硒产业开发推进会,带有关人员到已成功开发的江西丰城等地“取经”,支持诏安县成功打造“中国海峡硒都”,支持寿宁县打响“中国硒锌绿谷”,对相关县对接调查成果的要求“有求必应”,寿宁、诏安、明溪、大田等10个县(市)成为首批省级富硒产业开发重点县,当地农村、农民从富硒土壤开发中受益,发展富硒特色农业产业成为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在省直有关部门支持下,省地矿局实施了全省名优特农产品土壤地质背景调查,查明了平和琯溪蜜柚、平和白芽奇兰茶、建瓯锥栗、政和白茶、武夷岩茶、浦城薏米、永泰芙蓉李、宁化河龙贡米、永安莴苣、尤溪金橘、安溪铁观音、龙海浮宫杨梅、福安坦洋功夫茶、柘荣太子参等我省名特优农产品(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地质背景,促进了我省名特优农产品(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发展,造福当地人民群众。

在我省防治地质灾害的战场上始终活跃着省地矿局的地质灾害应急专家和技术人员。特别是2015年、2016年由该局负责筹建的国土资源部丘陵山地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福建省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分别通过国土资源部、省科技厅组织的验收挂牌。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编制的《福建省滑坡勘查技术规范》《福建省滑坡防治设计技术规范》已由省国土资源厅作为全省地灾防治工程技术规范正式印发全省执行,自主研发地质灾害防治利器“链式地下位移监测仪”获2项国家专利,当之无愧地成为我省防治地质灾害主力。省地矿局的14支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支撑队伍随时待命,长期战斗在台风暴雨灾前排查、灾中险情应急、灾后重建地质灾害防治现场,仅2016年在防抗泰宁等闽西北地区特大暴雨和“尼伯特”“莫兰蒂”“鲶鱼”等台风暴雨引发的地质灾害中,共出动3778人次,核查了2443处地质灾害点和1321片灾毁耕地。2016年松溪县溪东乡竹洋村滑坡地质灾害应急处置避免了危及下游周墩新村居民67266名群众的人身安全,2017年永安洪田镇洪东新村滑坡地质灾害应急处置避免了危及340名群众的人身安全,像这样因应急处置有效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的情况还有很多。省委、省政府领导多次作出批示给予肯定,当地党委政府多次发来感谢信,各级国土资源部门领导给予“点赞”,人民群众用朴实的当地方言表达谢意。

省地矿局,在开展各中心城市的城市地质调查中,都把寻找应急水源地列为重点专题调查,还实施了一批应急水源地调查和抗旱找水项目。该局实施的泉州市应急水源地调查与评价、闽东主要城镇区应急地下水源地调查评价、漳州主城区应急地下水源地调查与评价、三明生态工贸区地质环境综合评价与地下水源地调查、闽北山区城镇化集中供水地下水源地勘查示范等项目,共圈定了20处地下应急水源地,估算的允许开采量合计为24.9万立方米/天。该局实施了闽东滨海缺水地区地下水调查评价、闽南滨海缺水地区地下水调查评价等我省滨海缺水地区地下水调查评价,特别是在全省水资源贫乏的沿海岛屿等干旱地区实施应急找水工作。在旱情严重部分地区实施了钻探验证示范工程,其中在历史上属严重缺水地区的宁德东冲半岛实施了8口具有供水意义的水井,每日的总涌水量为1400多吨,应急状态下可解决数万人的饮水需求;在漳州海门岛实施5口钻井,日出水量累计达270吨,基本可解决海门岛常住人口的饮水问题,在水资源极为贫乏的漳州浯屿岛实施了一口钻井,有效缓解了该岛屿的饮用水紧缺问题。

2012年以来,省地矿局在寿宁县实施了“一溪一水一矿一园一地”(六六溪水源地水土流失治理、矿泉水资源调查、金银和石墨矿产资源勘查、地质公园申报、富硒富锌土地调查开发)等项目,支持寿宁县利用农业地质调查中发现的富硒土壤、富锌土壤发展特色现代生态硒锌产业,打造“中国硒锌绿谷”,成为“中国富硒富锌农业示范县”,全县23.9%的农业人口从中受益。在对寿宁全县泉点调查中,发现了多处泉点的偏硅酸指标达到国家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其中一个矿泉水源地为全省出水量最大的优质矿泉水。启动寿宁县重点生态功能区地质遗迹调查,帮助寿宁县成为全省目前惟一拥有省级地质公园、省级矿山公园的县(区、市),为寿宁县旅游业发展增加了“筹码”。在寿宁县大安乡、南阳镇分别探明银金矿石量、石墨矿,潜在经济价值超过15亿元。此外,还帮助寿宁县治理了六六溪水源地水土流失,在净化六六溪水质、保护寿宁县城5万多居民饮水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让寿宁县城人民在雨季告别了饮用“黄金水”的历史。

 

构建和谐地矿加油干

 

在努力当好新福建建设地质服务主力军,服务我省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构建和谐地矿是我省地矿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愿景。5年来,省地矿局系统通过构建和谐地矿,地矿队伍安定稳定,地矿系统干部职工充分展示了“奉献牺牲、责任担当、效能效率、先行创新”的精气神。

5年来,省地矿局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始终坚持“四个服从”,切实做到向党中央、向习近平总书记对标看齐,确保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政令畅通。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载体,以接受省委对局党组的巡视和上级党组进行的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检查为契机,以“依法治局、从严治局”为抓手,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为地矿事业发展提供了思想、组织和纪律保证,形成和保持了地矿系统良好的政治生态,确保了省地矿局系统在当好建设新福建地质服务主力军中行稳致远。

省地矿局围绕打造能征善战的地质服务主力军,全面增强和提升地矿队伍各方面“战斗力”,建成一支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的队伍,用实际行动赢得信任、获得认可,荣获了“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状”,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第十二届(2012-2014年)文明单位”,还连续6年被省政府授予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考核先进单位。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以来,有3个所属单位获得全国模范地勘单位;有1个所属单位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授予全国文明单位称号,8个所属单位荣获省级文明单位称号,其他所属单位被授予省直机关或设区市级文明单位称号;有3个所属单位获评全国模范职工之家、14个单位获评省级模范职工之家;有3个集体被评为全国工人先锋号、12个集体被评为省级工人先锋号。有1人被评为省劳动模范,6人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有4人获得全国“最美地质队员”称号;有3人获得中国地质学会青年科技奖银锤奖,2人获得中国地质学会野外青年地质贡献奖(金罗盘奖),5人获得福建省地质科学技术奖金锤奖。

为当好建设新福建地质服务主力军,省地矿局党组要求全局上下不忘初心,撸起袖子加油干,以“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中心工作为坐标定位,以当好建设新福建地质服务主力军为立局之本,以拓展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的地质工作为生存之道,以充分发挥地矿队伍公益职能作用为发展之要,以打造“可视、可用、可拓展”地质服务链为创新之路,以落实依法治局、从严治局要求为治局之策,在建设新福建中做出新贡献。


在线联系

官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