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生态省建设
省国土资源厅确定加强生态省建设7项工作任务
本报讯 省国土资源厅日前下发通知,明确进一步加强生态省建设的7项工作任务,同时成立由厅长任组长、分管厅领导任副组长的加强生态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突出重点,统筹安排,积极推进生态省建设。
——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确保2015年全省耕地保有量不低于国家下达指标。严格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确保全省114万公顷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
——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实行工业项目用地的产业类型、用地定额、建筑容积率与地价挂钩的办法。鼓励和规范城镇地下空间合理开发利用。
——优先保障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和重点产业调整振兴方案的项目用地需求,积极支持十大新增长区域、台商投资区等建设项目用地需求,合理安排小城市、小城镇建设用地,有效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住宅建设用地。“十二五”期间,全省新增建设用地控制在8.5万公顷以内。
——全面建立省、市、县三级矿产资源规划体系。深化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和矿业权市场建设,规范矿业权市场与资源开发秩序,完善矿产资源管理体制。
——统筹规划矿产资源开发,提高采矿回采率、选矿和冶炼回收率。到2015年,开展综合利用的矿山比例提高到75%以上,综合利用率在2010年基础上提高1—3%,采矿回采率与选矿回收率在2010年基础上各提高1—3%。对国家、省规定的重要优势矿种调控开采总量,其中煤炭年开采总量原则上控制在2500万吨左右,钨精矿(65%)年开采总量2150吨,稀土氧化物(REO)年开采总量1000吨,钨、稀土年度开采总量控制在国家下达的年度开采总量指标内。
——严格审查矿产资源勘查设计方案。严格执行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到2015年,新(扩)建生产矿山地质环境得到全面治理,历史遗留的矿山(闭坑、无主矿山)开采破坏土地复垦率达到40%,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率达到40%。
——进一步完善地质灾害综合管理信息与预警预报系统。治理百处以上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完成千处以上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村(居)民搬迁任务,提升万个以上受地质灾害影响行政村的群测群防建设水平。■ 本报记者 房玉兰
以检促治 紧抓落实
邵武建立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长效机制
本报讯 昔日岸边的一座矸石山已从视野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凉亭、曲径和绿树青青的小公园;再远处,一个占地约2.4万平方米、堆积了上百万吨矸石的“人造”山头正被一家专“吃”矸石的制砖厂一口一口地“啃”掉。这是进入市区前在邵武晒口煤矿看到的情景,也是近几年邵武市开展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一个侧影。
“金山”诚可贵,绿山价更高。开发矿业时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矿山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成了邵武市政府及国土资源等相关部门重点考虑的问题。为此,该市严把矿业权设置关,只让真正有实力有能力履行矿山生态环境治理义务的企业进入矿产开发领域。同时,大力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对布局不合理、规模小、环境污染大的矿山开采和勘探项目予以关闭,现在全市矿山企业已由37家减至24家,勘探项目由19个减至11个。
邵武市还探索性建立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长效监管机制,以期让矿山业主真正做到“边开采边治理”,主要是运用矿山年检的强制力和制约性作用,对矿山企业治理工作不到位的,不予通过年检和办理采矿权延续登记,实现“以检促治”。邵武市国土资源局局长饶正华介绍说,其主要做法是,建立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督查台账,包括日常矿山例行巡查、省级矿产季度督查检查,年检时根据年度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任务和督查台账,现场核实治理工程实施进度、资金投入、存在问题和待办任务等情况,不达标的要求限期整改,未经复检合格,不予通过年检。
据介绍,这个做法已成为促进该市实现矿山生态治理目标的有效手段。至去年底,全市持证矿山共上缴生态恢复治理保证金990.1万元,缴纳率达100%;共投入治理资金404.42万元,恢复治理面积21.2公顷,恢复治理率达86.3%。福煤(邵武)煤业公司晒口煤矿治理成效最为明显,该矿通过加大资金投入、技术改造,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减少煤矸石量,2009年引进外地资金和煤矸石制砖先进技术,对矿区数十年堆积的上百万吨矸石山进行开发,年利用矸石15万吨,由此大大减轻了矿山生态保护压力。2010年“6.21”洪灾过后重建家园时,这个矿区用煤矸石生产的砖大大缓解了邵武和邻县砖头供应紧缺局面。该矿还先后投入545万元资金,对矿井工业广场进行改造、绿化,建成了花园式的工业广场。
矿山生态环境破坏易恢复难,建立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长效监管机制意义重大。饶正华局长表示,他们将认真总结经验,力争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再上一个新台阶。近日,邵武市又对全市持证矿山分别下达了2013年度矿山水土流失治理任务。 ■ 何卷新 陈 飞 童智方
大田县将植被恢复治理列为矿山年检要件
本报讯 大田县国土资源局今年将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实施情况作为矿山年检必备要件,对22个未按规定完成年度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任务的矿山企业,要求限期完成治理任务后才予通过年检。目前有8个矿山未在限期内完成治理任务,采矿权年检不合格,被责令停产整顿。
在年检中,大田局分3个工作组深入辖区内矿山企业对开采现状进行实地检查,同时,各国土资源所对所辖区内采矿权人应履行的义务进行现场检查,把好第一关。工作组重点检查储量台账建立、储量统计、地质资料汇交等情况,要求采矿权人在提交年检材料的同时,提交储量动态检测报告、“三率”考核表;对超层越界、非法转让、出租等违法行为予以立案查处,并对该类矿山给予暂缓年检;对矿山企业依法缴纳矿产资源补偿费情况进行检查把关,督促拖缴、欠费、拒缴的矿山企业依法纳费。该县共年检各类矿山135个,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21份;立案查处无证采矿案件10件、越界开采案件1件;查处非法开采稀土矿涉嫌犯罪案件2件,追究刑事责任8人,涉案矿产价值29万元;催交交换图245份;发现并制止越界开采2个矿山,纠正不按开发利用方案组织开采矿山5个。
与以往不同的是,大田县国土资源局今年将矿山植被恢复治理实施情况作为矿山年检要件,检查矿山企业是否按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案实行“边开采,边治理”,对未实行和未完成2012年矿山植被恢复治理任务的矿山,年检不予通过。经过现场检查,发现该县太华铁矿后岬褐铁矿等22个矿山未按规定完成2012年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任务。该局立即发出通知,要求这些矿山业主采取有效措施开展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宜林则林,宜草则草,限期完成治理任务。 ■ 陈尾英 王国强
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开展“三级联创促六保”活动
本报讯 近日,为落实省委省政府“保耕地、保发展、保稳定、保环境、保资源、保廉洁”的工作要求,省国土资源厅在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启动“三级联创促六保”活动,旨在创新机关党建“1263”工作机制,打造一批可看、可示范的工作亮点,塑造一批可颂、可推广的工作典型。
省国土资源厅将组织17个机关处室、9个直属事业单位与全省9个设区市国土资源局、平潭综合实验区环境与国土资源局、20余个县(市)国土资源局进行联创共建,围绕国土资源中心工作,确定了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推进旧村复垦等22个联创项目。三级联创活动,把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短期项目落实与长效机制建设结合起来、日常工作落实与重点工作开展结合起来,用党建促业务,更好地服务国土资源中心工作。
方案明确,“三级联创促六保”活动以“三级联创”为抓手,以促进保耕地、保发展、保稳定、保环境、保资源、保廉洁为目标,通过深入开展活动,引导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干部职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八大部署上来,凝心聚力,认真履职,主动作为,全面展示国土资源部门精神风貌,为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源支撑。 ■ 邱凯儿
土地使用权网上查询
漳州建立“点对点”网络执行查控机制
本报讯 5月3日,漳州市人民法院与市国土资源局签署《关于集中查控被执行人名下土地使用权有关问题的协作纪要》,联合建立“点对点”网络执行查控机制。
“点对点”网络执行查控机制建立后,漳州市法院在案件办理过程中,因执行案件需要,向市、县两级国土资源局查询、查封被执行人土地使用权的,不需再提供书面申请,只需通过网络专线向有关国土资源局提交相关的查询、查封材料,即可立即或最迟1个工作日内得到当地国土资源部门反馈。相关的查询、查封材料包括:执行案件案号、执行法院名称、承办人姓名、被执行人(自然人)的姓名及居民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证件号码、被执行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以及组织机构代码等必要信息及相关的协助执行法律文书;办理查封的,还需要提供拟查封土地的使用权权属登记证号、位置及协助查封法律文书的电子扫描件。市、县两级国土资源部门查询反馈的信息包括:被执行人名下现有土地使用权登记证号、丘地号、地址、面积、土地性质、使用年限、是否与他人共有、是否存在权利负担和权利限定等;查无登记情况的,也据实反馈。
《协作纪要》要求,市国土资源局配备专职人员负责协助查控信息的接收、查控和反馈;查控人员的工作证、执行公务证的电子扫描件由市中级人民法院一次性出具给有关国土资源局。查控与协助查控工作中产生的相关文件均采用电子签章确认且支持下载打印功能,并与书面盖章的文件等同。■ 蔡亚群 贾 峰
首届“海西测绘地理信息杯”职业技能竞赛在福州举行
本报讯 5月8日,由省测绘地理信息局、省总工会、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共青团福建省委员会和省妇女联合会等5家单位联合举办的首届“海西测绘地理信息杯”职业技能竞赛在福州落幕。
来自全省测绘资质单位42支代表队的119名选手进行技能角逐。本次竞赛设地籍测绘和地图制图两个工种,分别进行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经过3天激烈比赛,省测绘院一队、省地质测绘院、省经纬测绘科技服务中心代表队分别获得地籍测绘团体第一、二、三名,省制图院二队、省制图院一队、省制图院三队分别获得地图制图团体第一、二、三名,省测绘院的颜潮勇、李炤分别获得地籍测量、地图制图第一名。
据悉,本次竞赛获得个人前6名的选手,按程序申报或直接获得“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福建省技术能手”、“福建省青年岗位能手”、“福建省巾帼建功标兵”、“福建省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以及晋升高一级职业资格等。此外,获得地籍测绘和地图制图竞赛第一、二名的参赛者将组队代表福建省参加第三届全国测绘地理信息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 黄荣峰 张仲增
村民心中的好支书
——记福建省先进工作者、省国土资源厅驻村帮扶干部杨金金
“我是农民的儿子,对农村有着深厚的感情,这是一个广阔的天地,有很多实现理想的机会。”
——题记
立夏时节,走进平和县安厚镇龙门村,道路宽敞通达家门,红花绿树绕村延伸,小学校园内整洁美观的教学楼与操场边的花草树木相映成趣,朗朗的读书声清脆悦耳……然而,就在两年前,这里还是一个省级重点扶贫开发村,人均年收入不足3600元。
2011年1月,省国土资源监察总队干部杨金金到这里挂职任党支部第一书记,立志要有一番作为。两年来,他带领村民筑路引水修校舍,整地复垦建新村。在他的努力下,2012年人均年收入提升到4500元。村民们由衷地说:“多亏有这么一位好书记,让我们的生活变了样。”
勇挑重担 真心实意办实事
龙门村三面环山,下有10个自然村,村庄与外面的世界联系的唯一通道是西南面的一条狭窄的水泥路。山地多,耕地少,交通不便,缺乏经济发展的任何优势。上任伊始,杨金金深感自己肩上担子的沉重。
那段时间里,白天,他带着村两委成员,走村串户,访贫问苦;深夜,不少人都进入了梦乡,他却还在灯下苦苦思索,分析琢磨发展思路。大家都知道他随身携带三件宝:钢笔、笔记本和雨伞。本子上密密麻麻地记满了内容,有村民的建议、上级的政策、领导的指示、个人的思路,有当前紧要的事儿,还有近期要解决的问题和远景规划的项目。
在调研中他了解到,龙门村的多数自然村地处偏僻,那里的孩子到山外上学,跌倒在泥泞的路上和掉进山沟里是常有的事;山里的竹子、木薯、药材等山货运不出去;山外的化肥、农药、建材等生产生活资料运不进来。历届村委和山里的人们做梦都想把路修好,但苦于工程耗资巨大且地质条件复杂而望路兴叹。
“关键是资金问题,不然以前早就修了,还用得着你这个青年后生来解决吗?”村委当中不乏这样的议论。
“这是村民长久的期盼,我一定要了却他们的心愿,做一些让大家实实在在受惠的事。”经过连续十多天的调查与思考,他终于拿定主意。
许下诺言就意味着责任和担当。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终于争取到了一笔扶贫款,使修路有了启动资金。接下来的日子里,测量、拓宽、平整、浇铸等每一道工序,他都以一个普通劳动者的身份参与,始终和村民们战斗在一块。饿了,啃着冷馒头,就着茶水充饥;困了,靠在路边草垛打个盹;甚至感冒了,也随身带着药片。有人心疼地说,“杨书记,歇会儿吧!你出出主意就行了,粗活重活我们来干,你回去休息吧。”“组织上安排我到这里挂职,我就要与你们同甘共苦,我顶得住。”杨金金说。
在他的带领下,经过8个月的奋战,一条投资33万元、长1.2公里、宽4.5米的水泥村道建成了,从此解决了白光、汤坑、寮角等自然村群众的出行问题。
有村民向他反映,从东川水库通往龙门村一片耕地的引水渠发生严重渗漏,导致200多亩耕地用水紧缺,不少田地抛荒。“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土地上长不出粮食,农民吃什么?长年累月下去,如何受得了?”
经过一番深思,他决定把修复引水渠、解决农田灌溉作为驻村工作的另一个突破口。于是,他积极奔走,多方争取资金,发动群众投工投劳,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完成近2公里的引水渠水泥浇铸,终于赶在2011年春耕前投入使用。
这一及时雨般的举措,使引水渠附近耕地的用水问题得以彻底解决。受益的村民看着水哗哗流入田间,仿佛甘露注入心田,开心极了。村民赖水金逢人便说:“以前一到春耕就闹水荒,我家那一亩多地就那么荒了,心里很不是滋味。现在好了,杨书记组织修了水渠,一年四季不用愁水了。”
锐意进取 开辟发展新道路
“有杨书记带头,我们干活有力量。”在龙门村党支部书记赖跃文眼中,杨金金是一位精明能干、有思想、有魄力的年轻人。两年来,他带领村两委成员一步一个脚印,发展集体经济,改善群众生活,走出了一片新天地。
作为地理标志产品,平和蜜柚的种植具有产业的独特优势,为寻求经济增长点,促进村民增收致富,杨金金把目光投向了蜜柚种植,一方面到县里请来专家为种植户开展技术培训,一方面加大扶持力度,通过补助蜜柚苗等措施鼓励村民种植。在他的推动下,村民们纷纷加入种植行列,2011年来全村共新增种植面积1000多亩;随着种植水平的不断提高,去年蜜柚获得丰收,给村民带来了近千万元的收入。赖跃文告诉我们,如果金秋时节来,漫山遍野的柚子树被果实压弯了腰,沁人心脾的柚香弥漫在村中每一个角落,咬一口晶莹多汁的柚肉,满嘴的香甜。
与蜜柚一样甜美的还有村民们的笑容。“我家种了30多亩,去年产量15万斤,收入近20万元,有杨书记的支持,我们果农很有信心搞好种植。”后沟自然村村民小组长赖茂林高兴地说道。
“目前全村种植面积超过3000亩,人均差不多25株左右,仅这一项,人均年收入就有2500元左右。”赖跃文说,推广蜜柚种植,他为龙门人找到了一条共同致富的甜蜜道路。
在村民的笑声中,他的心思又转到了如何让有限的土地发挥更大的效益上。由于历史原因和地理位置,龙门村大部分农田耕作条件较差,缺水缺路,大面积农田抛荒无人耕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2012年初,经全村党员和村民代表大会同意,他决定争取扶贫挂钩单位的支持,对全村1346亩土地进行整理,新修了水利设施和机耕路,将原本一些废弃的边、荒、旱地也变成了良田。
经过整理的土地显示出了良好的利用前景,龙海鑫原果蔬合作社主动找上门来洽谈合作,想要承包土地种植大棚蔬菜。“去年村里共流转土地200多亩,每亩每年租金达到了600元,出租土地的村民有100多人。”从村委主任赖银来的叙述中我们得知,通过流转,村民不但有稳定的租金收入,许多壮劳力还能放心地外出打工或进城做生意,年纪偏大外出不易找工作的,现在也能够在自己的土地上打工,既拿租金又领工资,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不仅如此,杨金金还运用省里出台的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推动旧村复垦工作,改变了村庄面貌。”赖银来说,作为国土资源系统干部,杨金金凭借对土地管理政策的熟悉的优势,鼓励群众把无人或者不常居住的旧房推倒复垦成连片耕地,将指标的收益金用于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2012年,南门和许坡自然村的旧村复垦项目总规模已达25.19亩,可以产生增减挂钩指标22.51亩,共获得资金442万元。
在赖银来的带领下,我们走进南门自然村,一大片已拆除旧房的宅基地经过翻新,散发着阵阵泥土芳香,“只要加大配套设施投入,这些土地就能成为‘聚宝盆’。”他指着空地说:“你看,这泥土黑黝黝的,很肥沃,这都是复垦政策好啊!过一阵子再来这里,旧房的痕迹
官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