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目录 - 海峡资源报
加入收藏
首页 本报要闻 往期报纸 国土资讯 文化视野 大地写照 公告 交流平台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本报要闻 - 要闻目录 - 正文

201307A一版要闻

2013-09-18 10:00:55

强化调研  改进会风  转变文风  厉行节约  狠抓落实

省国土资源厅提出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具体要求

    本报讯 春节前夕,省国土资源厅就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发出通知,对厅机关各处(室)、各直属事业单位提出五个方面要求。

  ——深入基层强化调研。注重调研实效,围绕中心、明确主题,合理安排内容,解决实际问题。改进方式方法,推进“下基层、解民忧、办实事、促发展”活动常态化、长效化,多深入基层特别是基础弱、困难多、矛盾比较突出的地方调研,多听取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简化接待工作,尽可能减少陪同人员,严格控制车辆。省厅机关和直属事业单位所有工作人员到各地开展调研、检查、考核等工作,一律不赠送和接受礼品、纪念品、土特产;一律不安排和接受宴请;一律不安排和居住超规格房间和套房。

  ——注重实效改进会风。精简会议数量,每月第1周定为“无会周”,对可以通过文电、网络、电话或其他方式解决问题的,不召开会议;对会议内容或参加对象相同或相近的,合并召开。同时,控制会议规模,只安排与会议内容密切相关人员参加;提高会议效率,全省性会议会期一般不超过1天,专题会议会期一般不超过半天;规范会议活动安排,会议活动现场布置要简朴,不得以任何名义发放纪念品。

  ——精简文件转变文风。控制公文数量,切实精简文件简报,做到无实质内容、可发可不发的文件简报一律不发;提高公文质量,严格控制公文篇幅,厅发文、函报(专报)一般不超过3000字;规范公文流转,加强综合协调和审核把关,规范公文办理和流转程序,提高收发文效率;加强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电子公文应用,逐步实现无纸化办公。

  ——控制支出厉行节约。严控行政经费支出,严禁以各种名义用公款搞走访、送礼、宴请和安排高消费娱乐活动,严禁借开会、调研、考察、检查、培训等名义变相旅游。禁止违反规定购建、装修办公用房和配置高档办公用品,严禁公车私用。严格出访管理,坚持年度出访计划管理制度,根据工作需要合理安排干部出访,并按照有关规定从严控制人次、批次、经费和时间。

  ——强化责任狠抓落实。坚持领导带头,领导干部要严格遵守《廉政准则》和厅党组《八严格八不准决定》等规定,不谋私利,不搞特权,管好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并自觉主动接受监督。加强督促检查,切实把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作为厅机关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工作督查和绩效考核,确保各项规定和措施落到实处。■ 本报记者 陈永香

 

 

思路一变天地宽

——解码利用低丘缓坡地发展工业的“龙岩模式”

  题记:在国家实行严格的土地宏观调控政策背景下,近年来,龙岩市独辟蹊径,将发展的目光转向低丘缓坡地上,以“倒逼”机制鼓励各县(市、区)充分利用低丘缓坡地发展工业。

    自2006年至今,在龙岩市获批的95321亩工业项目用地中,低丘缓坡地占64435亩,其中上杭工业园区项目用地利用低丘缓坡地比例超过80%。

 

    置身于上杭县南岗工业园区,很难把眼前这一幢幢错落有致的厂房、整洁笔直的水泥路以及车间内隆隆的机器声与昔日坟茔遍布的乱坟岗联系在一起。

  作为龙岩市修建“梯田工业”的发祥地,南岗工业园区已成为利用低丘缓坡地发展工业的典范。

    解码之一:逼出来的“梯田工业”

  在计划经济时代,龙岩市就有一些国营工业企业建在低丘缓坡地上,这是该市利用低丘缓坡地发展工业的萌芽。而推山填壑,成规模地利用低丘缓坡地上工业项目,则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末。

    这是一条逼出来的路。龙岩市是南方典型的丘陵山区,人均耕地0.84亩,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年来,龙岩市经济建设快速发展,一大批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项目相继上马,用地需求日益强劲。

    耕地保护国策的深入实施和山地多平地少的特点,不允许过多地占用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来发展工业。如何妥善解决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的矛盾,并在不新增用地、少用地、用劣地的情况下促进龙岩经济社会协调发展?2006年8月,龙岩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到市国土资源局调研、座谈,探讨破解工业用地难题之策,并形成共识:龙岩的土地虽然很紧张,但荒坡地没有充分开发。充分利用低丘缓坡地,工业用地“瓶颈”就能打开。

  为此,龙岩市国土资源部门开展了长达半年之久的专题调研,利用低丘缓坡地发展工业逐渐从实践层面上升到理论探讨。经过充分酝酿,龙岩市国土资源局率先在全省提出了“有利项目建设、节约投资成本、共享公共设施、建设‘梯田工业’”的新思路,跳出资源抓发展,通过推广上杭县、漳平市工业园区节约集约用地样板,为其他工业园区作示范,鼓励各县(市、区)根据地形地貌向“空中”和“地下”发展。

  如何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低丘缓坡地?龙岩市国土资源局认为:低丘缓坡地开发“兵马”要动,科学的规划须先行。

  对此,该局结合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和新一轮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在全市范围开展了适宜工业项目用 途的低丘缓坡地调查。通过调查,全市共有荒山坡地2358万亩,占全市土地面积的83%。在此基础上,该局本着“控制总量、集约用地、合理布局、保护耕地”的原则,科学划定近、中、远期工业用地集中区,将其纳入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积极引导工业园区在低丘缓坡地选址建设。

  通过削高填低,龙岩市将低丘缓坡地开发为平坦的工业园区,既跳出了占用耕地发展工业的窠臼,也为我省的工业土地要素制约做出破题式的探索,极大地丰富了南方丘陵山区科学处理保护耕地与发展经济之间关系的经验,实现了土地资源保护与经济建设发展,经济项目增多政府财政增收而耕地面积不减的双赢格局。

    解码之二:政府扶持,为建造“梯田工业”推波助澜

  优惠的政策,是利用低丘缓坡地发展工业和招商、留商、兴商的重要条件。

    为了更好地利用低丘缓坡地发展工业,龙岩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利用低丘缓坡地发展工业的意见》、《关于发展乡镇工业集中区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各县(市、区)根据行政区划、区位和产业布局特点,科学做好工业园区和乡镇工业集中区的选址及产业发展规划工作,确保开发一片、建成一片、收效一片。

龙岩市规定,凡建设项目使用低丘缓坡地的,其投资强度、容积率等控制指标可按《省国土资源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建设厅关于印发工业项目投资强度与用地规划控制指标(试行)的通知》文件规定的标准执行;凡建设项目使用耕地的,其投资强度、容积率控制指标应按省级规定的基础上提高30%执行。各县(市、区)可根据本地实际出台利用低丘缓坡地发展工业相关政策,严把项目投资强度和产业效益等控制关,确保工业用地平均投资额和单位面积产值有较大幅度增长。

    该市还规定,凡工业项目占用耕地的,其出让底价在国家公布的所在地土地等别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的基础上提高30%—50%;凡工业项目使用低丘缓坡地的,其出让底价可按国家公布的所在地土地等别工业用地最低价标准执行。

  此外,各县(市、区)政府每年从经营性房地产项目用地出让收入中,按不少于5%的比例提取工业用地成本调节资金,专项用于利用低丘缓坡地发展工业配套设施建设。漳平市为减少企业入驻成本,将工业园区内的土地出让手续费、变更费、登记费及土地契税、转让交易营业税、所得税等属于本级财政收入部分,全额拨付园区用于开发。武平县把建设工业标准厂房作为加快中小企业发展、缓解土地瓶颈制约的关键措施,对标准厂房单体面积在3000至5000平方米的,要求建三层以上,容积率达到1.2,建筑密度达到40%,生活配套设施控制在7%以下,统一配套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

解码之三:修造“工业梯田”不忘水土保持

  利用低丘缓坡地发展工业虽然有利于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平整土地、砌筑挡土墙等前期费用投入由谁来负担。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企业才能响应政府提出的利用低丘缓坡地发展工业的号召。

  有人可能会认为,开发低丘缓坡地成本高又费时费力,不如占用耕地来得简单。但事实上则不然。在龙岩,使用低丘缓坡地给付群众的土地补偿费平均每亩仅4000元,报批费用平均1.08万元,合计每亩不超过1.5万元,与耕地征用每亩平均补偿3.12万元、报批费用2.25万元相比,分别节省2.72万元和1.17万元,合计每亩节省3.89万元。再从各县(市、区)使用低丘缓坡地与耕地的成本核算看,低丘缓坡地的综合费用3.30万元—17.01万元/亩;耕地的综合费用7.6万元—23.75万元/亩,工业项目使用低丘缓坡地比使用耕地每亩综合费用约低4.3万元-6.74万元。可见,低丘缓坡地开发除了前期用于通水、通路、通电和土地平整的费用高一些外,综合费用比耕地开发更低。

    漳平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廖必前根据漳平实际也算了一笔账:以土地平整费、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费、征地补偿费、报批费、植被恢复费等用地成本主要费用计算,每亩低丘缓坡地开发成本比同单位耕地开发成本高2.9万元。相对耕地而言,低丘缓坡地的位置、环境、基础设施配套等客观条件比较差,开发周期长,有可能影响对客商的吸引力。所以要更好地推广“梯田工业”,开发成本较高的问题必须由政府和相关部门解决。另外从综合效益的角度出发,成片开发利用低丘缓坡地是最好的开发模式,但坡地间的少部分农田和生态保护林势必影响坡地的成片开发,这需要国土资源、林业等相关部门一起协作解决。

  对此,龙岩市十分注重处理好发展工业与保护环境的关系,坚持把保护环境、防止水土流失摆在重要位置。市政府规定凡利用低丘缓坡地建工业园区的均需编制和报批水土保持方案,明确工程治理和植被恢复措施,防止人为活动造成新的水土流失,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在坡地工业集中区规划建设和项目用地选址审批过程中,尽量避开生态公益林地,充分挖掘利用荒坡地、疏林地,最大限度地保护植被。在项目平面布局时充分考虑土方平衡,实行台阶式布局,既控制工程造价,又适应自然地形。对进入工业园区的项目,必须经过环保部门的环保审查。凡涉及开挖弃土较大的工程,须规范处置弃土,开挖排洪沟和边坡治理,防止塌方溜方的发生,并不得向江河、湖泊、水库倾倒弃土。对工业园区和重点工业乡镇平整削坡和填土后造成的裸露山坡及周边空地,制订植被恢复绿化规划,做到开发建设和植被恢复同步进行。

  按照国家规定,占用耕地还需要实现占补平衡,即通过土地整理占多少补多少,在数量上保证耕地面积不减少。这样的土地整理费用不低,而且很难达到所占耕地的质量水平。

    “现在有了开发利用低丘缓坡地这一出路,我们发展工业不到万不得已,决不占用耕地。”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认识,龙岩市利用低丘缓坡地面积占工业用地的比重逐年提升,土地供给压力的减轻也有力地保障了经济发展。

    昔日不起眼的低丘缓坡地,正在创造出越来越多的效益。2012年龙岩市1个国家级工业园区、7个省级工业园区及15个乡镇工业集中区完成工业产值78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上41家,累计1019家。

解码之四:节约利用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个地方的土地资源是有限的,用一块就少一块,越用越少,越用越紧张。发展工业,如果继续沿用以往的扩张用地老路肯定行不通。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不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责任,及早做好节约集约用地这篇文章,有限的土地资源才能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恒久的保障能力。

  近年来,龙岩市通过利用低丘缓坡地发展工业,把工业以及配套服务设施和周边新村建设有计划地向低丘缓坡地引导和延伸,并提前对路、水、电等基础设施进行规划、建设,不仅拓宽了工业发展空间,也为城镇空间进一步扩大奠定了基础。从另一个角度看,把城市周边现有的平地、耕地保护起来,在需要时用于城市建设项目,改善城市居民工作和生活环境,也比用于工业项目更具有潜在价值。

    节约集约用地时代,紧把土地闸门不再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门槛。无论是低丘缓坡地利用,还是借“天”生地,抑或是盘活闲置地,种种用地思路之所以得以推行,关键是符合市场经济规律。                          吕洪荣

 

 

建瓯:低丘缓坡地崛起工贸集中区

已落户企业93家,实现产值9.5亿元

    本报讯 过去大片的低丘缓坡地,今日鳞次栉比的工贸厂房,位于建瓯市东郊的“建瓯·中国笋竹城”经过5年的开发建设,目前已有93家企业落户,2012年实现产值9.5亿元,税收4475万元。

  地处闽北山区的建瓯市,为了加快经济发展和增加财政收入,市委市政府着力实施“工贸强市”发展战略。但发展工贸需要大量的土地,怎么办?经过调研,该市决定充分利用当地低丘缓坡地的资源优势和上级鼓励开发低丘缓坡地的优惠政策,走利用低丘缓坡地发展工贸、节约集约用地新路子。2006年,建瓯举全市之力,在城区东郊一带的低丘缓坡地上规划、建设集工业、商贸、汽车物流为一体的“建瓯·中国笋竹城”,规划总投资50亿元。

  为了加快“建瓯·中国笋竹城”建设步伐,建瓯市专门成立了笋竹城管理委员会和城东工业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由市领导挂帅,并抽调相关部门人员组成强有力的开发团体实施开发。至2012年底,该工贸集中区已入驻企业93家,其中投产66家、在建27家;已完成投资32亿元,征地7037亩,开发5733亩。目前,该集中区“三区一配套”(工业区、商贸区、汽车物流区、功能配套系统)格局已初步形成,其中工业区投资亿元以上企业2家,产值上亿元企业3家,年纳税百万元以上企业7家;商贸区规模为1.8万平方米的笋竹商贸中心(笋竹产品专业市场)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建成后将成为目前全国单体面积最大的专业市场;汽车物流区已入驻宝马等著名品牌汽车4S店23家。

  据悉,该工贸集中区全部建成和达产后,年产值可达180亿元、入库税收可达10亿元。                                        黄德辉

 

 

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项目获鲁班奖

福建地矿建设集团公司参与建设

    本报讯 春节前夕,福建地矿建设集团公司参与建设(承担桩基工程)的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项目获2012—2013年度(第一批)中国建筑工程质量最高奖项——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

  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项目桩基工程是我省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桩基项目,福建地矿建设集团公司于2008年3月开始施工,10月结束,共完成钻冲孔灌注桩1010根,预制管桩PHC5132根,桩基工程质量达优良级,为整个项目申报鲁班奖起到了重要作用。

    据悉,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占地2000多亩,总建筑面积约38万平方米,其中地上23万平方米、地下15万平方米,是目前国内最大单体会展中心之一,也是亚洲第二大会展中心。                       

 

 

瞄准“三个八”目标

省煤田地质局今年重点抓好六方面工作

  本报讯 省煤田地质局日前确定了2013年实现“三个八”的奋斗目标:经营决算总收入8个亿,新增资本积累8000万元,在职职工人均年收入8万元。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该局将重点抓好六个方面工作。

  ——突出地勘主业,实现找矿突破。加强武夷成矿带的地质勘查,重点在我省2个国家级整装勘查区的空白区立项,突出老矿山外围、深部找矿,力争提交煤炭资源量5000万吨以上,同时提交我省急需的非煤矿产地3处;着力实施好中央地勘基金项目和省地质勘查专项资金项目,在寻找大矿、好矿,建立矿产资源战略接替基地上取得突破;积极参与国家基础性、公益性和战略性地质项目的优选和竞争;坚持“走出去”发展战略,寻找勘查环境好的国家和地区,参与煤、铁、铜等我省紧缺矿种的风险勘查。

  ——拓展作为空间,壮大发展规模。积极参与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海洋矿产资源调查、地灾防治、数字城市建设、市政建设以及国家和省重点工程建设;加强与地方政府和国有大型企业的合作,推进矿产开发,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积极承揽能带来较大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工程项目,以大项目支撑地勘经济总量上规模。

  ——注重技术创新,转变发展方式。开展重大地质科技攻关,突出重要矿种和重点成矿区带地质问题研究,推进新的找矿理论、找矿方法自主创新;加强新技术、新工艺研究,重点开展钻探、物探、测绘及工勘等关键技术攻关,增强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的研发能力。

  ——加强人才建设,优化队伍结构。加大紧缺人才和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依托重大项目与科研平台,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和科技领军人才;建立公开透明的干部评价、使用机制,坚持面向基层、面向一线选拔干部;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与岗位职责、创新创效、实际贡献紧密联系的分配机制。

  ——抓好民生工程,构建和谐地勘。将提高职工收入作为对各单位考核的重点指标之一,确保职工年均收入增长10%;重视基地建设,为职工提供平安舒适的生活环境;坚持开展“送温暖”、金秋助学、医疗互助等活动,构建扶贫济困的长效机制;进一步落实离退休人员的政治、生活待遇。

   

上一条:201306A
下一条:201308A一版要闻

在线联系

官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