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总投资140亿元的旗滨玻璃项目,建成10条高档玻璃生产线以及余热发电厂、玻璃研发中心等配套项目;创立光伏产业园,打造我省最大的光伏及玻璃新材料生产基地,形成高新产业集群。这是近年来东山县政府依托本地丰富的石英砂资源,做大做强特色产业的大手笔。当地群众由衷地赞叹:引进旗滨玻璃项目,使东山人实现了把“一粒沙”变成“一个玻璃大产业”的梦想;建设光伏及玻璃新材料产业园,实现产业聚集,达到资源利润的最大化,是我们即将实现的第二个梦想。
龙头带动,做大做强特色产业
东山县境内已探明的天然石英砂储量2.7亿吨,二氧化硅含量高达97.34%,具有品位高、储量大、易开采等特点。发挥东山石英砂资源优势,实现资源由原矿出售和初级产品向深加工产品转变,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一直是东山县政府的不懈追求。
2007年,东山县成功引进浙江旗滨集团到东山投资兴业,成立漳州旗滨玻璃有限公司,计划投资12亿元,建设3条高档玻璃生产线。签约后,东山县在全力做好用地报批的同时,仅用10多天时间就完成采矿区首期398亩用地的采矿许可证办理工作,保障了该公司石英砂用矿需求,促进项目早日落地兴建。2013年底,漳州旗滨玻璃有限公司提出办理第二期383.4亩矿块采矿许可证变更要求。为满足旗滨玻璃扩大生产、增加用矿需求,东山县领导多次到省国土资源厅汇报情况,及时争取办理了变更登记手续。扩大后的矿区范围达2808.9亩,保有石英砂储量3023.27万吨,至少可以满足该公司开采利用20年的“口粮”需求。
优质高效的服务增强了企业的投资信心。2010年2月,浙江旗滨集团决定扩大生产规模,通过三次追加,把投资额从最初的12亿元增加到140亿元,全力建设高档玻璃产业园。目前,10条生产线已全部建成,带动了相关上下游产业的抱团崛起,成为全国最大、世界一流的高档玻璃生产加工基地。
丰富的石英砂资源、优良的投资环境以及旗滨玻璃的成功,吸引了许多光伏及玻璃新材料企业前来投资兴业。2012初,东山县与浙江利华公司签订了总投资150亿元的东山县光伏及玻璃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协议,通过引进薄膜太阳能电池、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等关联度高的配套项目,推动东山玻璃产业向纵深方向发展。目前已有2家国内大型新能源公司签约落户东山县光伏及玻璃新材料产业园,项目的建设进一步优化东山县石英砂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有效提升石英砂产品附加值,实现资源利润的最大化。
多措并举,推进资源可持续利用
近年来,东山县在有效利用资源做大做强特色产业的同时,以《东山县矿产资源利用总体规划》为指导,严格规划布局,把好审批和开采利用关,进一步优化石英砂矿区布局,提高生产规模,推进资源合理开发利用。
2006年以来,该县通过到期关闭、并购、转让等形式,对全县石英砂矿山企业进行全面整合。整合后,全县石英砂矿山企业仅剩6家,这些经整合保留的石英砂矿山企业都建立了矿山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装备水平,提高了开采回采率。
前几年,受经济利益驱动,许多不法分子肆意盗采石英砂,导致矿产资源流失和破坏。面对严峻的资源保护形势,东山县建立联合打击盗采海砂工作机制,县公安、国土、林业、海洋、海事、交通、建设等部门联合开展打击盗采海砂行动,实行重点地段布控、交通要道设卡和铲断盗采海砂运输通道等做法,加强对盗采海砂行为的打击和防范。2012年以来,累计制止盗采石英砂行为200余起,立案查处4起,扣押大型铲车10余部,有效刹住了非法盗采行为。
在严厉打击盗采和强化资源保护的同时,东山县还采取疏堵结合措施,妥善解决群众农业生产和建筑用砂问题。通过加强与邻近县的沟通和协调,引进河砂经销商到县内设立河砂经销点,满足社会建设用砂需求。同时,在陈城镇划定一处芦笋生产用砂取砂点,满足农民种植芦笋用砂需要,使全县石英砂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 林宏坤
官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