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目录 - 海峡资源报
加入收藏
首页 本报要闻 往期报纸 国土资讯 文化视野 大地写照 公告 交流平台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本报要闻 - 要闻目录 - 正文

“僵尸企业”出局 “乘龙快婿”入赘——武平县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工作纪略

2020-06-19 10:41:02

                                    ■  特约记者 吕洪荣 通讯员 潘新秀  曾淮飚
“完善城镇建设用地价格形成机制和存量土地盘活利用政策,推动实施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前提下,推动土地复合开发利用、用途合理转换。”──摘自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
龙岩市武平县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发源地,被誉为“全国林改第一县”。近年来,武平县坚定不移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从林改再出发,做优“生态立县”文章,走出一条“工业用地高颜值、盘活土地高水平、经济发展高素质”的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新路。
武平县与广东、江西两省接壤,历来是闽西、粤东、赣南的重要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也是江西内陆联接沿海的重要通道。全县辖16个乡(镇)、1个街道办事处,人口39.2万人,现有耕地面积44.19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37.8万亩。
为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武平县坚持把充分利用低丘缓坡地、盘活“僵尸企业”闲置土地作为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关键一招,出台支持省、市重点项目和促进企业发展具体措施,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做大做强工业园区。近年来,全县共处置各类闲置土地44宗,面积2158.68亩,其中处置闲置工业用地15宗、面积1085.13亩;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6宗、面积676.5亩;商住用地23宗,面积397.05亩。
                                                规模化推进,引导工业上山
为节约集约利用有限的耕地资源,创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方式,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武平县通过探索充分利用低丘缓坡地,尽量不占用耕地发展工业的新路,由此实现省、市重点项目增加政府财政增收而耕地面积并未减少的良性循环。
武平县自然资源局结合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和新一轮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在全县范围开展适宜工业项目用途的低丘缓坡地调查。在此基础上,本着“控制总量、集约用地、合理布局、保护耕地”的原则,科学划定近、中、远期工业用地集中区,将其纳入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积极引导工业园区在低丘缓坡地选址。
5月15日,记者在武平工业园区看到,昔日高低不平、沟壑交错的低丘缓坡地,通过实施“移山填土造地”工程,已建起一排排错落有致的工业厂房。
据武平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刘生聪介绍,之前,这里是一大片树木都难以生长的坡地,因为表土层下是一种非土非石的紫色土质。由于这类紫色土质无法种植农作物或其他经济作物,一直以来,这片劣质土地都未能被很好地利用。
为高效利用好低丘缓坡地,武平县坚持以规划为引领,科学安排工业园区用地布局,认真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和土地供应政策,严格执行供地目录和用地标准,合理控制用地规模,突出单位GDP土地使用量、土地开发强度、用地总量控制。
记者来到位于武平工业园内的福隆电子(龙岩)有限公司采访。一进入厂区,只见400多名女工利用休息间隙正在做广播体操。公司管理人员李竹蓝告诉记者,2018年前,这里还是一处撂荒、杂草丛生的闲置土地,通过政府提供的供需渠道予以盘活,他们公司项目很快落地。
福隆电子(龙岩)有限公司现有员工600人,是一家以生产开关电源、变压器、滤波器、电感器等系列产品的台商独资企业,2010年3月开始租赁武平工业园区标准厂房从事产品生产。2018年5月,该公司看到武平县人民法院发布的原武平金铃汽配有限公司28.63亩土地的拍卖公告,当即决定参加竞标,并如愿获得该地块土地使用权。
有了自己的工业厂房,福隆电子(龙岩)有限公司卯足了劲,从去年开始,公司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智能化车间,引进环形自动绕线机、自动扭麻花机、镭射剥皮机、视觉点胶机、自动测试仪等先进设备,提升生产设备智能化程度。当年实现产值破亿元,年纳税额超过500万元。
陪同采访的武平县自然资源局局长邱平告诉记者:近年来,武平县坚持一手抓耕地保护,一手抓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实现了资源利用与保护并举、开源与节流并重,从而为武平县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据统计,截至目前,武平工业园区利用低丘缓坡地面积4341亩,占园区已用土地面积64.31%,创出利用低丘缓坡地发展工业的“武平模式”。
                                             精准化施策,盘活闲置土地
为盘活更多的闲置土地,武平县针对一些项目占用土地却未能很好利用,而另一些重点项目苦于没有土地无法落地的状况,注重理顺政府与入园企业的关系,成立了全县闲置土地清理领导小组,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工业用地出让工作提高工业项目节约集约用地水平的意见》《关于印发<武平县工业项目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修订)的通知》等文件,进一步明确盘活闲置、低效工业用地工作目标以及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及分工,并采取依法申请撤销批文、调出指标置换用地、土地二次招商、督促限期完成开工建设等方式,切实加大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力度。武平县自然资源局和工业园区管委会则通过部门牵线、建档立卡、搭建推介平台的方式,着力做好闲置厂房、土地再开发工作,重点对入园企业已有的标准厂房或闲置土地实行动态管理。
对清查出来的闲置土地,武平县自然资源局注重加强与企业主的沟通对接,了解企业处置意愿,之后综合运用市场和行政手段,优化处置方案,优先把闲置土地审批给急需用地的重点项目。截至目前,全县盘活工业用地133亩,其中高新区岩前园区共盘活福建省金普达电子有限公司、龙岩海远实业有限公司、武平永鸿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90亩工业用地。座落在工业园区内的原龙岩亮剑输送机械有限公司,因经营不善频临倒闭,经县自然资源局和工业园区管委会搭建推介,由福建省武平县龙兴科技有限公司以收购方式,盘活土地43亩,2019年实现税收收入300多万元。
对企业因投资不到位无法如期开发建设的,或因经营不善而导致破产的,武平县自然资源局采取有偿收回土地使用权,重新规划土地用途,并以招拍挂出让方式确定新的土地使用者。对历史遗留的批而未供土地,则采取加快征地拆迁、规划落实前期手续和招商引资等方式进行处置盘活。譬如,原武平县飞龙水泥厂有限公司因受市场行情影响而破产,导致30亩工业用地闲置。该县通过土地收储再拍卖方式,去年12月被龙岩铭远实业有限公司竞得使用。
对濒临破产、经营不善或资产闲置的“僵尸企业”,武平县采取“腾笼迎凤”、法院拍卖、政府收储、二次招商等方式,盘活闲置土地资产。近年来,武平县先后有偿收回133亩工业用地,其中,原雨露光电项目的73亩土地已作为武平工业园区科技孵化器一期项目用地,作为该县培养中小企业的创业服务机构。
近年来,武平县对闲置用地、低效用地进行了全面摸排,并结合土地性质、占地面积、业主意向、发展计划、产业特点等要素,建立详细工作台账,记录地块红线图、不动产权证、出让合同、现状及存在问题等资料,为用地贴上“身份标签”。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该县自然资源局对闲置土地处理工作非常重视,相关股室只要听到有企业因负债破产导致土地闲置,都会第一时间前往走访调查,一旦认定后,及时提出处置方案,联合相关部门讨论处置方案的可行性,如果是遇到该收回的闲置土地,还会和原企业沟通、协商,尽量做到让企业满意。对于有意接手的企业,该局第一时间与相关部门沟通,帮助新企业尽早开工建设。
有着丰富基层所工作经验的武平县自然资源局土地开发与利用股股长潘新秀告诉记者,“每当我目睹某家企业从辉煌走向衰败,会觉得非常痛心和可惜。而能够通过部门间相互配合、多措并举盘活闲置土地,重新让这片土地充满生机,心里就感无比的高兴,我想,这也是我们作为自然资源管理者肩上所负的责任。”
                                             差别化对待,工业园区换新颜
2017年3月,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在武平县设立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这是我省县一级首个设立的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该园区主要以武平工业园区(省级开发区)为基础,整合岩前、十方工业集中区,打造“一区三园”的空间布局,核定总面积7.86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新型显示与智能制造、新材料、先进制造业、农林产品精深加工等产业。
5月15日,记者在武平工业园区内看到,整个产业新城位于绿水青山之间,厂房林立、楼宇交错,城在林中、人在绿中,交相辉映。
据刘生聪介绍,成立于2005年9月的武平工业园区现为省级工业园区,现有入园企业78家,正常生产企业46家,规模以上企业33家,总投资88.26亿元。2019年,实现产值70.61亿元,实现税收8037.95万元。武平县有4万多名乡亲在外从事不锈钢行业,自2011年以来,园区管委会发挥技术、人才、市场、营销网络等方面优势,筑巢引凤,吸引在外企业家回乡投资,全力打造东南沿海新兴钢铁基地和全国最大的不锈钢生产基地。2019年,以不锈钢加工为重点的机械制造产业产值超41亿元。
在武平县省级高新园区十方工业区内的福建金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记者看到,大型机械臂在宽敞明亮的车间里来回穿梭,工人们或蹲或站在精心打磨汽车轮毂和制动盘,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今年的生产任务比较重,目前所接的订单子已安排到8月底了。”公司财务总监谢龙华介绍。全程参与该地块起死回生的武平县自然资源局分管土地收储、权益利用的局党组成员李晓雄听着倍感欣喜,因为这是该局会同有关部门联手救活的一只上千万资产的“金凤凰”。
福建金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是2019年2月正式落户的“新家’,入住前是一个“旧笼”。这片拥有8万平方米土地的“原主人”是一家在业界中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曾被当地人称为“金凤凰”。但在生产经营中,由于决策失误,这家企业终因负债累累缺乏清偿到期债务的能力。2018年6月,武平县人民法院于做出裁定,宣告该公司破产。
去年2月19日,该公司资产被武平县人民法院司法拍卖,金泰公司以2008万元的价格成功拍得破产公司的土地使用权及综合办公楼、厂房、设备、商标等核心资产。“县自然资源局派专人协助我公司办理不动产权证及土地使用权变更手续。这让我们感受到自然资源局的支持力度,信心更足了。”谢龙华表示。金泰公司两天时间完成原企业设备、人员交接。3月17日正式投产,之后投入1500多万元对原有的中频炉、打磨设备、厂房等实施技术改造。至当年年底实现销售收入2100万元。今年,金泰公司拟再投资3900万元进行第二条生产线改造,专业生产汽车配件、船用柴油机外壳、大型水泵外壳等。项目完成后,年生产能力可达到2.5万吨,年产值1.5亿元。
在距离金泰公司约50米处的福建省东一实业有限公司也是通过法院拍卖竞得了破产企业的208亩土地使用权的。其下属企业东益钢结构有限公司在原址上兴建标准化钢结构厂房,最大的生产车间,单体面积近3万平方米。该项目于2019年7月动工,今年2月底竣工。“原定正月初八就要开工的,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加上厂里80%的工人都是湖南籍,一直拖到4月底才正式开工。公司目前已进入满负荷生产状态。”厂长林德辉告诉记者。整个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占地78亩,总投资约4亿元,已建设3条立体停车库生产线和1条钢结构加工生产线,年产5000个立体停车库车位、3万吨钢结构,预计可实现年产值3亿元,年纳税500万元以上,解决劳动力150人以上。二期计划投资6亿元,占地130亩,建筑面积65000平方米,拟建设3条钢结构加工生产线和3条立体停车库生产线。
“近年来,武平县坚持把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作为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本着‘以用为先、依法进行、分类处理、集约利用’的原则,结合武平实际情况,采取‘一地一策、一企一议’方法,扎实推进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工作。下阶段,我县将着力在健全完善制度和探索构建新机制上下功夫,持续推动闲置土地清理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武平县政府副县长王秀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在线联系

官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