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目录 - 海峡资源报
加入收藏
首页 本报要闻 往期报纸 国土资讯 文化视野 大地写照 公告 交流平台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本报要闻 - 要闻目录 - 正文

旱田迎来“解渴”水

2018-08-01 15:34:11

本报讯 “田里终于有水啦,大家要抓紧时间碎土溶田,尽快把秧苗插下去。”78,伴随着“哒哒哒”的拖拉机声和村民的欢笑声,龙岩市永定区古竹乡大德村干涸已久的146亩农田里终于插上了一株株充满希望的秧苗。  

今年来,由于干旱少雨,大德村大片农田严重缺水,无法及时耕种。“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目前,中稻秧苗生长期即将超过移插期,如果不及时移插到田里,意味着今年将颗粒无收。眼看插秧季节将过,村民心急如焚。

76,当地村民向永定区国土资源局古竹国土资源所求援。接到求援信息后,古竹国土资源所第一时间向乡政府汇报。在取得支持后,立即派出工作人员,与大德村村委会主任一道,到现场踏勘,寻找解决办法。  

根据现场勘察情况,要让干旱农田能用上水,唯一的办法就是用大功率水泵把溪水抽到地势较高的水渠上,再把水引到每一块农田里。

为了让旱情尽快得到缓解,古竹国土资源所和大德村村委会决定,迅速派人去购买水泵,并发动村民疏通水渠。当天下午,就把村民盼望已久的水输送到了农田里,也让丰收的希望和喜悦流进了村民的心田。■ 特约记者 吕洪荣


在线联系

官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