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目录 - 海峡资源报
加入收藏
首页 本报要闻 往期报纸 国土资讯 文化视野 大地写照 公告 交流平台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本报要闻 - 要闻目录 - 正文

风雨中的“守护神”——省第四地质大队服务闽东地灾防治工作纪实

2017-08-17 09:49:45

  特约记者  陈伦锋

 

“贵队能积极发挥专业技术职能,第一时间配合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进行地灾排查,为我市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连日来,福安市、柘荣县国土资源局先后向省第四地质大队发来感谢信,对该队多年来地灾防治方面发挥的专业技术作用表示感谢。

今年“纳沙”“海棠”双台风来袭,该队立即派出地质灾害应急处置调查组,第一时间深入屏南、福安、福鼎、柘荣和蕉城等地开展地灾防治工作,应急防范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他们不但是闽东地灾防治的“先行军”、“技术兵”,更是风雨中的“守护神”

“先行军”:时间就是生命

“嘟嘟嘟……”随着几声急促的电话声,该队地质环境所所长黄朝阳接到福安市国土资源局的来电。

“请你所紧急支援地灾排查。台风预计729中午到,本次台风雨量大,地灾险情容易发生,希望能组织人员和设备在当天10点前到达现场、协助排查。”电话那头传来当地国土资源局领导急促的声音。

726上午,该队地质环境研究所陆续收到有关县(市)国土资源部门紧急通知,今年第910号台风将登陆闽东,请求选派地灾防治专家提前赶赴所负责的县(市、区)地灾点提供技术支撑保障。接到通知后,该队立即成立1个协调组和5支地质灾害应急处置调查组,24小时待命,确保一有情况,马上能“出得动、下得去、防得住”。

双台风过后,该队5个地质灾害应急处置调查组及时分赴各地灾隐患点,经过现场勘测后发现,宁德市柘荣县楮坪乡秀家宅村秀家宅后山潜在滑坡,蕉城区八都镇林洋头村、云淡村,蕉城区蕉北天王路、三都镇寒垅村等地出现崩塌。

根据以上情况,该队各组地灾应急专家提出了增设拦渣坝、坡脚设挡墙支护、坡顶坡底设截(排)水措施等应对办法。对于房屋在地灾点附近的居民,建议当地政府给予搬迁安置。在排除地质灾害之余,该队地灾应急专家还就如何防范地灾以及处在地灾威胁之下的村民如何实施简易监测、应急避让等科普知识与当地干部群众进行交流,提高地灾“群测群防”能力,受到了当地群众称赞。

“技术兵”:抉择关乎命运

“临近地质灾害点的500多名群众,就地转移到远离地质灾害威胁的村前安置,立即开展地质灾害险情监测、妥善安排受威胁群众。”该队地质调查研究所所长黄朝阳想起那晚的危急时刻,依然心有余悸。

今年68日晚,福安市穆云乡双溪村后山发生泥石流,时刻威胁着整个村庄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当地政府获知情况后,立即联系该队地灾防治专家。地灾防治应急小组到达地质灾害点后,立即开展现场勘查,收集相关资料。经勘查,发现泥石流长达七八百米,在强降雨情况下,易再次发生滑坡等地质灾害险情。与当地国土资源部门应急会商后,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应急调查报告,提出转移群众、加强滑坡点监测等应急处置意见。

据统计,近3年来,该队为宁德市各县(市、区)有效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65个,其中重大地质灾害点8个,协助有关部门疏散和转移群众2000多人次,受到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好评。

“守护神”:传播求生秘笈

“地灾防治有地质四队,我们放心!”时任宁德市蕉城区委书记林世雄在听取该队有关地灾治理项目介绍后,称赞四队工作得力。

近年来,该队承担起闽东地区所有县 (市、区)的地质灾害防灾知识培训和技术指导,定期讲授地质灾害分类形成原因、防护措施、判别标志、再排查技术要求等地灾防治知识,并联合宁德市国土资源局及柘荣县、寿宁县、福安市等多个县(市),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提高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防灾减灾应急处置、协同作战的综合能力,增强当地群众开展自救、互救的应急避险意识,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多年来,该队积极利用技术优势为地方地灾防治提供技术支撑服务,积极介入宁德九县(市、区)地质灾害点进行灾前、灾中及灾后评估工作并提出地质灾害防治建议,尤其是在台风多发季节派技术人员参与地质灾害评估预防工作,为地方尽可能减少因地质灾害发生造成的损失;参与宁德市蕉城区、福安市、霞浦县、屏南县等地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工作,积极为闽东地区地质灾害防治运行机制和地质灾害防灾预警体系建设提供技术支持,为闽东地区地质灾害防治撑起了一片“天”。


在线联系

官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