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目录 - 海峡资源报
加入收藏
首页 本报要闻 往期报纸 国土资讯 文化视野 大地写照 公告 交流平台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本报要闻 - 要闻目录 - 正文

安居圆梦 乐业有路

2014-06-05 10:33:29

“前不久,村里组织我们这些老人去厦门旅游。导游看我们从山里来,打算安排参观别墅。我们告诉他,不要去了,村里现在住的就是别墅。”

黄老伯所说的“别墅”,是位于龙岩市新罗区适中镇的新祠新村,这里是地质灾害隐患点整村搬迁安置新址。

5月10日,在全国防灾减灾日前夕,笔者来到龙岩市,见证了一处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群众如今翻开了安居圆梦、乐业有路的生活新篇章。

山里人圆了安居梦

汛期的大雨,带给山村的往往是紧张不安。青山绿水环抱的新祠村却显得安宁从容。

平整宽阔的柏油路两旁,一排排三层连体小楼风格统一、设计优美、占地节约;社区服务中心、医疗卫生所、便民超市,让山区的生活更加便利;小学和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塑胶操场和篮球场让山里的孩子也能尽情释放快乐的天性;创业培训中心满足了在家门口掌握致富技能的需求;老人活动室、健身步道、绿化景观、民俗公园,让村民们的生活变得更有情趣。

新村建设和城市小区并无二致,只是村民们更能感受到安全的生活环境所带来的幸福感。新祠村是革命基点村,坐落在地质灾害隐患点上。2009年12月,受龙厦铁路施工岩溶突水灾害影响,新祠村发生地面塌陷,最严重的情况是100多平方米的房屋整栋塌陷消失。184户700多群众撤离家园住进临时安置点,所幸无人员伤亡。2010年开春,政府出资的新祠村整村搬迁新址开始筹建。2012年一期107户入住,二期41户刚刚搬进新居,三期工程去年8月交房,采取公寓式小高楼设计,以更少的占地安置了48户村民。

77岁高龄的黄兴文老伯是第一个撤离村庄,也是第一个搬进新村的。险情发生时,他家旁边就是一个巨大的深坑。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黄老伯就被当地干部背出了村子。新村建成后,他也是第一户入住的人家。被“强行”搬离的黄老伯并不留恋老房:“现在的生活太舒适了。过去进出要走30多级石板台阶,现在出门就是平坦的柏油路。我每天晨练完就去找老邻居叙旧,晚饭后也像城里人一样出去散步。”

新村全面实现强弱电、给排水、数字广播电视、宽带网络入户,生活废水则采用先进的微生物净化系统统一排放处理。黄老伯家里置办了阔绰的皮沙发、木制家具,液晶电视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过去16口人挤在一起,现在4个儿子每户一栋占地80平方米、建筑面积280平方米的小楼,孩子们有的跑运输,有的在附近厂矿做工,每户都有五六千元的月收入。

龙岩市地质灾害隐患点整村搬迁和集中安置工作已经开展了十多年。国土资源渠道下拨的地灾搬迁资金,结合省“造福工程”、市“美丽乡村建设”等项目,合力推进“出山运动”,目前已让5283户近2万村民像新祠村民一样,搬离了地灾隐患点,甚至搬出了深山。

走出门踏上致富路

搬迁不仅仅是距离上的改变,更是与现代生活生产方式的顺利接驳,与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对接。

龙岩市地灾整村搬迁新址的选择坚持“科学选址、合理规划、群众自愿、立足发展、确保安全”的原则,既避免产生新的地灾隐患,也考虑以靠近公路主干道和城镇为主,为打造坐观其景、住享其便、致富有路的现代化新农村搭建好平台。

新祠村正是抓住地灾搬迁这一契机,借助紧邻高速公路、国道、厂矿企业的交通优势和背山靠水的环境优势,找准村民就业转移之路。目前,金线莲和铁皮石斛等名贵植物种植、豪猪种苗培育、物流中转、生态旅游四大绿色环保产业基地已具规模,去年村财收入达到15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1.4万元。昔日地灾村变成了“农村经济发展示范村”。村财每年拿出80多万元用于村民医疗保障、老人生活补助、奖学助学基金、村民水电费用补助、小区卫生保洁,逢年过节每个村民还能领到红包。

在产业基地之一的紫乔雨金线莲合作社,20多名村里的妇女经过培训后已成为农业产业工人,正在熟练地组培、育苗、移栽。合作社是新祠村23名党员和村民代表入股成立的,过去他们曾是养猪户,由于养猪污染大,去年搬迁新村后,借助政府扶持政策,上马了金线莲组培栽种项目。

据介绍,合作社一年组培60万瓶新苗,既可以自己移种,也可以分销给周边农户,带动大家共同致富。由于市场成熟,销路好,去年鲜金线莲产量达2150公斤,年产值达150万元,实现利润70万元。为了扩大规模,今年合作社又新上了10亩大棚。

林美英是合作社股东之一,负责管理工作,她对现在的工作环境非常满意。她说:“过去养猪又累又臭,连身好衣服也不敢穿。遇到行情不好,只能廉价卖出去。现在工作轻松,环境也好,遇到销路不好的时候,鲜金线莲还可以烘干保存,风险小多了。”村民谢秀琴在家门口找到了两份工作,平时在水泥厂上班,下班和双休日到金线莲合作社帮工,一个月收入两三千元。她的爱人在汽修厂工作,一家三口有六七千元的月收入,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观。

建新村不占一分田

地质灾害整村搬迁,面对的是两大难题:一是钱从哪里来,二是地从哪里找。项目资金捆绑解决了钱的问题,在永定县抚市镇贝溪村,记者则找到了他们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

现在的贝溪村是集中安置了4个自然村的大村落,占用的仅是卢屋、詹屋两个自然村原有的旧宅基地。这两个自然村受2006年“6.18”洪灾影响,100多户群众房屋倒塌。近年来,贝溪村两委决心开展卢屋、詹屋旧村改造,同时把地处深山、地灾隐患严重的溪仔口、龙潭甲两个自然村搬迁过来集中安置。

村里成立新村建设领导小组,请来国土资源部门专家作顾问。大家统一思想:利用旧宅基地原址重建,决不能占用一分耕地。为了这一决定,村民的思想工作就做了一年半,打消了大家在耕地上建房的念头以及担心交出宅基地,建新后分配不公的顾虑。领导小组决定,所有宅基地一律按每平方米50元的价格收购,建成后再按照每平方米50元的地价抽签分配,既让过去宅基地多的有补偿,也让贫困户能买得起。

贝溪村不占耕地建新村的做法,赢得了更多的政策支持。县里破格审批通过了贝溪村的立项,享受原先只适用于异地安置的省级扶贫项目“造福工程”的政策,另外再补助每个村民2500元重建资金,对集中连片拆旧建新的每户则给予上万元的补助。这些配套政策,既减轻村民负担,也改变了以往“只见新房不见新村”的散乱局面。政策一到位,村民拆旧建新的热情空前高涨,目前172户人家已经搬进了新房。

贝溪村不同于其他地灾搬迁新村,这里的建筑虽然集中连片,但建筑层数却不一样。按规划统一建成三层楼房,但建新过程中问题就出来了:人口多的家庭,三层楼不够住,多建就会多占土地。领导小组决定,打破规划,向空中要地,人口多的家庭可以多建楼层但不能多占土地。村里最壮观的一栋5层楼,占地300平方米,安置了一个大家族的10户人家。

贝溪村的土地账稳赢不亏:拆旧面积30万平方米,实际建新面积只用了17万平方米,节约出13万平方米的土地,搬迁过来的两个自然村通过旧宅基地复垦又新增了6亩耕地。村委主任卢金泽告诉笔者:“下一步村里将发动群众,用好林、地、水三大资源,发展特色农业、观光农业,让我们这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发展成产业鲜明的旅游新村。” 吕洪荣 陈光乾


在线联系

官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