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目录 - 海峡资源报
加入收藏
首页 本报要闻 往期报纸 国土资讯 文化视野 大地写照 公告 交流平台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本报要闻 - 要闻目录 - 正文

“休克疗法”促新生 “采矿无痕”添锦绣——尤溪县铅锌产业绿色发展工作纪

2017-07-13 15:37:40

■ 本报记者 郑与国

近年来,尤溪县坚持开发与保护同步、开采与恢复治理同步,以“休克疗法”强力推进铅锌产业整治整合,走出一条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绿色发展之路。  尤溪县地处我省中部,丰富的铅锌矿资源成为拉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马车”。上世纪90年代,在开发铅锌矿产资源的同时,也产生许多环境问题。当下,如何解决铅锌矿开发历史遗留问题、推动矿业持续健康发展,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要求,也是行业转型升级的必要前提。  立足全县发展需要和生态文明建设,2016年,尤溪县提出了“我家在景区”发展目标,作出了从严从紧推进矿产业整治的重大决策,把矿点减下去、把总量降下来,并强调“十三五”期间不报批新的铅锌矿。“至今年6月底,全县共封堵矿硐117个,其中炸毁12个。”尤溪县国土资源局局长池汉清告诉记者。  在矿硐数量占全县80%的梅仙镇矿区,记者看到,多数矿硐都用水泥封堵起来,并标上编号。为防止盗采,通往山上的道路还被挖出大坑,防止机器进场。据了解,从2012年开始,该县就开始着手谋划铅锌行业整治,委托有相应资质单位,编制了《尤溪县铅锌矿产资源整合方案》《尤溪县铅锌产业发展规划(修编)》《尤溪县铅锌行业环保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等。2015年8月,《尤溪县铅锌行业综合整治方案》《尤溪县铅锌行业综合整治启动区(谢坑矿区)整治方案》获得省政府同意批复,吹响了全面推进铅锌行业整治的号角。  为确保铅锌行业整治取得实效,尤溪县规定,到期的采矿许可证一律不延续,环评不合格的企业一律关停,从源头上掐住铅锌行业企业的“七寸”,促进铅锌企业“关停并转”,促进矿产资源向国有企业、龙头企业集中。  同时,该县还推动企业加大“水、气、渣”自我治理力度,加大对环保设施的投入,用废水“零排放”、粉尘抑制率95%等一项项“苛刻”的条件,倒逼企业走上转型之路。池汉清告诉记者,通过整治整合,全县铅锌矿采矿点从原来的14个降到现在仅丁家山和峰岩2个,铅锌企业也从原来25家降到仅金东矿业公司1家。“休克疗法”对尤溪县财政收入带来不小的冲击,但是整治后尤溪县铅锌企业实现现代化作业、清洁化生产、动态化治理,铅锌产业也获得持续健康发展。  在铅锌行业整治整合过程中,尤溪县以金东矿业公司为龙头,强力打造绿色矿山。经过多年努力,该公司率先建成了全省首个铅锌选矿废水闭路循环项目与尾矿充填项目,成为“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铅锌选矿废水“零排放”技术示范试点单位、国家工信部批准符合《铅锌行业规范条件》采选企业,矿区绿化率达93%。目前,该公司正以“矿硐旅游+地质景观+矿业科普+乡村休闲”为目标,着手开发建设矿山地质公园,探索环境优美、资源节约、矿地旅游的绿色矿山发展新模式。


在线联系

官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