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目录 - 海峡资源报
加入收藏
首页 本报要闻 往期报纸 国土资讯 文化视野 大地写照 公告 交流平台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本报要闻 - 要闻目录 - 正文

生活环境全面改善 生活质量普遍提高

2016-11-24 15:34:40

我省库区移民开发建设十年成效显著

 

编者按: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重视水库移民工作,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对水库移民的前期补偿和后期扶持力度,不断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移民生活水平。2006年,国务院全面调整水库移民前期补偿补助和后期扶持政策,修订颁布了移民条例,出台了《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并召开第一次全国水库移民工作会议,对做好水库移民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十年来,我省按照国务院的部署,紧紧围绕确保政策兑现、确保资金安全、确保社会稳定的总体要求,扎实有序地推进政策实施工作,取得了政策兑现、民生改善、移民满意、库区稳定的显著成效,为全面建成库区小康社会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基础。本报特编辑一组文章,以展示十年来库区建设所取得成效。

本报讯 2006年以来,省库区移民开发局按照国务院的部署,紧紧围绕确保政策兑现、确保资金安全、确保社会稳定的总体要求,扎实有序地推进政策实施工作,取得了政策兑现、民生改善、移民满意、库区稳定的显著成效,为全面建成库区小康社会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基础,取得了可喜成效。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十年来移民群众对后扶政策实施效果的总体满意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对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信心指数保持在97%以上。

——道路饮水全面改善。在道路建设方面,全省所有移民村,村与村之间、主村与自然村之间和村内道路全面实现硬化,移民群众交通出行更加便利。在饮水问题方面,移民村饮水安全问题全面得到解决,水质标准达到国家卫生部、标准化委员会《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移民群众喝上了“放心水”。

——村庄环境更加宜居。全省530个移民人数较多的建制村经过以“清理村庄环境、梳理规范管线、修缮房屋立面、配套基础设施、绿化美化村庄、加强长效管护”为主要内容的环境综合整治,面貌焕然一新,成为宜居宜业的美丽移民村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移民群众对环境综合整治的满意率达98.5%。

——文化事业同步发展。在全省库区建成280多座移民文化活动中心、120多个移民文体休闲广场、280多个移民书屋,有效满足了移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了移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移民就业能力增强。累计举办移民职业技能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2800多期,培训移民11.5万人次,有效增强了移民就业能力。据统计,全省库区移民家庭户均从业劳动力2.2人,比全省农村居民家庭平均的1.9人多0.3人,高16.3%。

——移民收入稳步增长。2015年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504元,相比2005年增长9666元,年均增幅达44.1%。同时,移民人均收入水平与全省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差距也在逐步缩小,2005年全省移民人均纯收入仅相当于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3.6%,2015年达到全省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90.7%。

——生活质量普遍提高。2015年全省库区移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9747.6元,比2005年增加6784.3元,年均增长33%;移民家庭耐用品拥有量持续增长,每百户移民家庭拥有空调59.6台、电冰箱101.6台、洗衣机82.4台,分别比全省农村居民多5.3台、7.8台、9.2台。2015年库区移民的恩格尔系数为38.9%,生活水平已由温饱型向富裕型迈进。

——库区社会日趋和谐。2015年全省移民管理机构共受理移民及其连带影响人口来信来访115件(批),比2006年的1264件下降了91%,2016年上半年共受理来信来访52件(批),同比下降3.8%,全省库区稳定和谐局面日益巩固。  特约记者 王裕禄


在线联系

官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