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约记者 阮晓平
11月7日,记者走进建宁县均口镇龙头村马驮自然村,只见一排排楼房矗立在公路边,宽敞整洁的道路旁,路灯格外醒目。谁能想到,几年前,这里房屋杂乱无章、道路坑洼狭窄。看病难、赶集难、上学难,始终困扰着这里的村民。
马驮自然村有2个村民小组,共65户305人,村民居住较为分散。“这里的房屋,都是些老木房。”龙头村党支部书记熊红莲说,过去,说起马驮自然村,大伙直摇头,都说老辈起的这个村名不好,有负载的意思;现在好了,搬到镇区后,孩子在家门口上学,只需几分钟的路程,当地人都说,马驮卸下了心头重担,“驮”出了幸福生活。
生活的改变,源于旧村复垦项目的实施。2013年,建宁县大力实施旧村复垦工作,马驮自然村也被列入项目实施中, 21户村民陆续搬离旧屋,13户在新村点上建房,8户在集镇买房。
“搬迁后,旧房成了放粮的仓库,久了也就成了危房和老鼠的乐园。村民们三天两头要往旧房跑,一是怕粮食被盗,二是想办法除老鼠。实施旧村复垦后,再也不用两头跑了。”均口国土资源所副所长谢家文介绍说。
在马驮新村点,记者走进村民曾世龙家,他和妻子热情地带记者到已经装修好的小楼房里参观。“你看,厨房、餐厅在一楼,卧室在二楼,光线好,厕所也都在屋里。原来家用电器只有电视,现在电压稳了,可以把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都买回来。”曾世龙高兴地说。
“好处还不止这些呢!”熊红莲接着说,马驮自然村经过旧村复垦可以增加耕地15.74亩,这两年无偿给搬迁户耕种,由于电灌站还没建好,目前只种些花生、地瓜等旱生植物,每亩收入大概2000元。等新增耕地的土壤经过改良,电灌站也建好后,水源问题解决了,可以达到水田的标准,到时再分给农户种植水稻。
官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