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目录 - 海峡资源报
加入收藏
首页 本报要闻 往期报纸 国土资讯 文化视野 大地写照 公告 交流平台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本报要闻 - 要闻目录 - 正文

福建省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正式投入使用

2014-04-30 11:39:09

本报讯 福建省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经过一年的试运行,日前正式投入使用。

福建省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是根据全国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纲要、我省“十一五”基础测绘发展专项规划以及省政府关于加强测绘工作的实施意见启动建设,由省测绘地理信息局组织实施,于2013年1月建成,建立起覆盖全省的统一的、动态的和高精度的空间数据参考基准,覆盖全省的卫星导航系统综合服务网。

该系统的长远目标之一就是对交通、公安、保险、金融、港口、农田、工程和灾害等方面信息实现三维空间位置和实时动态监控和管理。通过快速信息的采集和传输,掌握社会、环境动态变化,提高动态信息管理能力,提高应付紧急事件的能力,使国民经济与社会保持有序、协调、稳定、健康的发展。

经过一年的试运行,该系统已经有近500个社会用户,为我省的大地测量、国土测绘、城市规划等应用提供了统一的空间数据参考框架,并以此为基础,与我省境内的各级大地控制点、似大地水准面精化等成果相结合,构成省内提供精密定位服务的三维基准。利用该系统提供的源数据服务,在福建省境内提供后处理精密定位服务,为气象预报、地震研究等行业提供源数据服务,大大提高基础测绘的速度、效率和精度,降低我省测绘劳动强度和成本,快速更新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福建省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可以使更多的部门共享GPS 高精度定位服务。它可提供全方位的可降水汽量的变化信息,准确掌握未来数小时甚至半小时内的天气变化;可以提供非常精确的地壳运动信息,为地震的预报和监测提供实时的、可靠的数据信息;可以对传统的交通运输系统及管理体制进行改造,从而形成一种信息化、智能化、社会化的新型现代交通系统,并通过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使全社会获得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可与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配合,更便利地监测农作物产量分布、土壤成分和性质分布,做到合理施肥、播种和喷洒农药,节约费用、降低成本,达到增加产量提高效益的目的;可以更精确地确定林区面积,估算木材量,计算可采伐木材面积,确定原始森林、道路位置,对森林火灾周边测量,寻找水源和测定地区界线等方面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据悉,福建省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的基准站还将增加北斗接收系统,实现北斗和GPS双系统接收,努力推动导航与位置服务这一未来重要领域的发展。     张仲增


在线联系

官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