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实施的《福建省“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规划》,制定了优化现代农业发展布局,改善现代农业基础条件,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规划,强调加强耕地质量建设,节约集约利用水土资源。
在改善现代农业基础条件方面,《专项规划》提出,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分片改造中低产田、连片土地整治,建设高标准农田,提高耕地质量和地力等级;加快山垅田复垦改造,提高山垅田增产潜力;健全高标准农田管护监督机制,明确管护责任主体;将高标准农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把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纳入地方各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内容;以培肥地力、改良土壤、平衡养分、质量修复为主要内容,以高标准农田工程建成区、占补平衡耕地项目区、耕地质量问题突出区为重点,实施“地力提升1112工程”,即每年种植绿肥100万亩、秸秆还田100万亩、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100万亩、实施测土配方施肥2000万亩(次);优化土壤、肥料、水资源配置,鼓励秸秆还田、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引进、繁育绿肥新品种;开展建设占用耕地的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试点工作。
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专项规划》提出,节约集约利用水土资源。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耕地,严守耕地红线,确保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国家下达指标;以粮食主产区和基本农田保护区为重点,实施新一轮土地整理工程;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推进农村废弃宅基地整理和复垦;推进水土保持与坡耕地改造,以小流域为单元,以水源保护为中心,实施沟道整治和小型蓄水保土工程,加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在水土流失严重、人口密度大、坡耕地集中地区,建设坡改梯及其配套工程。 ■ 本报记者
官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