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目录 - 海峡资源报
加入收藏
首页 本报要闻 往期报纸 国土资讯 文化视野 大地写照 公告 交流平台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本报要闻 - 要闻目录 - 正文

绿色清风拂面来——我省“十二五”地质环境保护工作综述

2016-04-28 09:16:56

程庆展

“十二五”期间,全省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大力加强地质环境保护工作,在地质环境监管、地质灾害防治、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地质遗迹保护、地下水和浅层地热调查监测、广义地质调查等方面,成效显著。

地质环境监管制度不断完善

加强机构建设。省和龙岩、宁德、泉州等设区市及安溪、新罗、永定等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县(区)设立了应急办,依托本地区本级地质环境监测站成立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依托省地矿局相关技术单位建设省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并获得部“丘陵山地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授牌。下放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丙级资质授予权限至设区市,全省共授予乙级资质47家,丙级资质62家,地质灾害防治从业技术人员达3100人。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建立健全包括危险性评估、应急预案、督办治理、搬迁避让等十一项制度,编制了滑坡勘查、设计省级技术规范。在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面,出台了保证金管理办法、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验收及保证金返还工作细则。在广义地质方面,报请省政府出台了推进广义地质工作的通知。

落实考核指标,强化监督检查。建立完善了地质灾害搬迁、矿山复绿、最严格水资源保护、环保目标责任制、重点流域生态环境整治、国土资源节约集约等政府工作目标考核机制。充分发挥无人机航拍、远程监控及外包购买服务等,强化过程监管,形成领导关心、社会关注、百姓关切的良好社会氛围。

地灾防治能力全面提升

建立地灾调查评价体系。组织编制了《福建省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技术要求》,针对房前屋后高陡边坡的地质灾害详细调查,目前已完成全部84个县(市、区)的野外调查工作和数据入库工作。全省地质灾害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现核定地质灾害隐患点10402 处、房前屋后高陡边坡45980 处,逐点纳入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管理,实现省、市、县、乡四级地质灾害防治基础数据 “一张图、一体化”。

健全地灾群测群防体系和监测预警体系。选聘带薪的村级防灾协管员1.5万名,核定群测群防员3.8万多人,开展巡查监测。村委会做到“四应有”,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做到“四应知”,地质灾害易发县做到“十有”。针对群测群防体系科技含量不高的问题,研发了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群测群防手持终端,初步建成风暴雨型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网络。全省建成专业监测点11 个,申报建设了国土资源部德化野外科学观测基地,力图做到专业监测和群测群防相结合。

加大重点时段、重点地区地灾防治力度。全省治理重大地质灾害隐患305 处,降险处理小型地质灾害隐患455 处,近万亩建设用地地质环境安全得到保障;出台了《福建省地质灾害搬迁3 年实施方案(2014-2016)》,通过财政激励手段,鼓励群众搬离地质灾害危险区,并腾退出旧宅基地实施复垦,实现既消除隐患又新增耕地。全省搬迁偏远山区群众2.6万户,12万人免受地质灾害威胁;通过开展应急调查、紧急避让和应急处置,避免伤亡1 万多人,有效减轻了地质灾害造成的危害。

矿山生态恢复治理取得新突破

强化在采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监管。省国土厅会同环保、财政等部门联合制订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省、市、县三级发证矿山全部编制了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案,缴存恢复治理保证金12.4029亿元。按照“边开采、边恢复”的要求,督促矿山企业开展植被恢复、拦渣挡渣、截水排水等工作。实施无人机航拍抽查,对未按方案实施恢复治理的,纳入“黑名单”,从矿权延续、信用、贷款等方面予以限制。

实施废弃矿山“青山挂白”治理。省财政累计投入1.5亿元,实施废弃矿山“青山挂白”治理399处,完成治理面积740万平方米,取得了“生态复绿、景观再造、新增土地”等综合效果,并在实践中探索积累了矿山生态治理、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和废水废渣综合治理与利用等方面的技术经验。

实施中央财政补助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中央补助资金共下达4.2274亿元,带动地方和企业投入资金超过21亿元,实施3个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德化邱村金矿区、永安市洪田镇西湖山锰矿和建瓯市南雅镇皇康村砚瓦坑一振兴煤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和2个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工程项目(安溪县官桥—龙门饰面用花岗岩矿和大田县银顶格—川石矿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工程项目),共完成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面积17.2平方公里,恢复耕地9200亩,建成茶园5100亩,增加建设用地4236亩、林地6749亩;治理矿山地质灾害隐患357处。

地质遗迹保护开创新局面

开展全省重要地质遗迹的调查与规划。调查发现,全省重要地质遗迹分为基础地质大类(地层剖面、岩石剖面、重要化石产地、重要岩矿石产地类)、地貌景观大类(岩土体、水体地貌类)、地质灾害大类等3大类10类22亚类;全省查明重要地质遗迹225处,其中,世界级6处,国家级34处,省级185处。

积极申报建设地质公园。先后建立1个世界地质公园(宁德),4个国家级地质公园(平和灵通山、政和佛子山、清流温泉和三明郊野)和6个省级地质公园(宁德三都澳、寿宁、尤溪汤川、浦城、光泽、平潭)及1个省级矿山公园(寿宁),总面积达2604.43平方公里。地质(矿山)公园的旅游收入逐年增长,并带动相关服务行业,直接或间接解决近20万人就业。

强化地质遗迹保护项目实施监管。实施地质遗迹保护项目4个(泰宁世界地质公园、宁德世界地质公园太姥山白云山、漳州滨海火山地貌和连城冠豸山国家地质公园),共完成地质公园保护区及保护对象勘界面积1853平方公里,设立标牌889个;完成公园地质遗迹保护区的规划5个,抢救性保护濒临破坏的重要地质遗迹、景观57处;建立公园的保护GIS信息系统5个;完成泰宁寨下大峡谷等科考线路25条。

地下水和浅层地热调查监测取得新进展

开展应急地下水源地调查。组织实施了福州、厦门、泉州等应急地下水源地调查和平潭缺水岛屿地下水库场址优选等民生保障工程,在厦门、泉州共圈定16处地下应急水源地,基本查明平潭七里埔地下水库选区水文、环境地质条件以及拟建坝址的岩土工程地质特征。全力推进地下水水质自动化监测,2013年,省政府批复《福建省水资源环境统一监测管理平台建设规划》,省级财政完成投资1.54亿元,实现地表水、地下水自动化监测数据共享。

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迈上新台阶。开展福州、厦门、漳州、连城、平潭等的地热资源调查与评价,提交了海峡西岸经济区(闽江口地区)等地热资源调查报告和地热资源分布图,圈定出福州淮安地热等一批新地热区,提高了地热资源储量,温泉品牌已成为我省旅游新亮点。

广义地质调查取得新成果

全面推进城市地质调查。借助省部合作平台,组织实施设区市城市规划区城市地质调查,为城市规划建设、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工程建筑适宜性评价及地质环境保护提供地质基础数据和决策平台。完成全省综合改革试点小城镇水工环地质调查,查明了城镇规划区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下水、岩土体结构等地质环境背景。

实现农业地质调查全省覆盖。完成全省陆域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发现对人体有害元素的集中分布区,并圈定具有进一步农业开发价值的富硒富锌土地面积3万平方公里,相关有益元素的调查成果为高附加值生态农业开发提供重要依据。

全面开展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现状调查。委托省地矿局、省煤田地质局下属技术队伍,对全省2000多个在采矿山的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现状进行现场踏勘,评定恢复治理进度,为保证金返回提供基础依据。建成“全省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现状数据库”。

全力推进地质环境编图工作。推动编制全省地质环境分区图、地貌及第四纪地质图、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分区图、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图、水文地质图、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区划图等图件,努力实现水工环调查成果图件化、电子化,为公众提供基础地质资料信息。


在线联系

官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