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 旭
一个村落,森林覆盖率达到83%,是个什么概念?应该呼吸都会陶醉的吧。
那么,去坪埔村就对了。
1972年,为安置泉州南安市山美水库移民,坪埔村在南靖县龙山镇“落地生根”。日月如梭,曾经“年少轻狂”的坪埔村,因为猪舍、羊圈、旱厕、牛棚、鸡窝的私搭乱建脏乱不堪,而如今“年过不惑”,坪埔村却在2013年因“库区环境综合整治”而改头换面、精神焕发。
我们的车沿龙山线蜿蜒而上,直至“美丽库区移民示范村”的招牌立于眼前,便落了脚。
连绵的阴雨积攒下的浓云,把往日的艳阳遮得结结实实。但伸伸腿脚的功夫,眺望周遭,竟一片豁然。远山悄然隐没在云雾蒸腾处,葱郁的香蕉园连同青翠的竹林吸足了水汽,弥漫起草木烟水的气息,苍绿阡陌间卧着一座座黄墙红瓦的房子,院前屋后苗木繁茂,鲜花怒放,溪水贯穿全村涓涓流淌,拱桥凉亭错落有致,几声清脆的鸟叫不时惊扰几分宁静,农妇陪着孙儿在家门口说着话。猛地吸一口湿润的空气,真叫人神清气爽。
远离尘嚣、清新宁静,这一切,都能极大满足文艺小资们对于田园生活的想像。
但生活不及想像,终归要踏踏实实地过。
“居住似别墅,出门是公园,雨天不沾鞋,伸手水就来”的幸福小日子,是两年多来,坪埔村坚持生态文明理念,通过争取上级移民扶持资金、群众自筹等方式,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后给村民的答卷。村里党员真心换民心,“一旬一串门”服务群众常态化;村民有觉悟,主动配合环境整治,全村零补偿拆除2.3万平方米不协调建筑。与此同时,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环境美化、公共设施配套化的“五化”工程,更让坪埔村这朵深山里的生态之花悄然绽放。
对生态环境要求近乎苛刻的台湾知名的农友种苗有限公司,对村子优良的绿色环境称赞有加,在此建立了培育基地进行种子繁育。预计每年可推广销售高优种子500公斤,推广种植1万亩,每年带动农民增收1000万元以上。在家门口就能依靠绿色致富,是许多干了一辈子农活、一心在家带孩子的农妇们以前不曾想过的事。
接近晌午,村民李幼丽的屋前庭院又热闹起来。忙完手头的家务,邀上邻里围坐一起泡茶小憩已成了她的习惯。从农友做完工“下班”的妇人们,三三两两结伴回家,经过李幼丽的门口,都热情地打着招呼。“回来啦!”“来喝口茶!还有红枣。”“不了,还要回去煮饭。”……这时候,一种在城市里久违了的乡里乡亲的熟络热乎劲儿,突然间就跳在眼前了。
都说“风景如画”。而坪埔村的画卷里,青山绿水间映衬的有水光潋滟的晴日,也有山色空蒙的雨后,更少不了村民尝到绿色的甜头后,对幸福和未来的信心。
又富又美的日子,才叫风景吧。
官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