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目录 - 海峡资源报
加入收藏
首页 本报要闻 往期报纸 国土资讯 文化视野 大地写照 公告 交流平台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本报要闻 - 要闻目录 - 正文

村落处处皆美景——寿宁县武曲镇塘洋村土地综合整治推进新农村建设小记

2015-11-27 15:25:13

本报记者 陈龚清

 

乡村的傍晚是宁静、祥和的。11月11日,记者走进寿宁县武曲镇塘洋村,整齐划一的安置新居、干净整洁的水泥村道、已现雏形的河滨公园伴着欢快的溪流与翠绿的山林,都成了这个山村的优美点缀。

塘洋村位于武曲镇北部,离镇区2公里,是革命老区村,全村现有131户513人。今年以来,该村围绕“一路一园一长廊一漫道”的建设目标,大力实施土地综合整治,完成防洪堤工程及边坡绿化长廊、石栏杆和景观灯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宁德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在村委楼旁,记者看到,30座3层的农家联排小别墅已基本建成,蓝色琉璃瓦与米黄色的外墙,成为这个乡村最靓丽的一道风景。“那是村里的安居房,是本村村民地灾搬迁及造福工程安置的新房。”塘洋村党支部书记吴光荣高兴地介绍道。

在村委楼上,一张新村建设效果图引起记者的注意,吴光荣指着效果图说:“省住建厅推荐好几款农村居民建房户型,村民经过商量后一致选择目前这种户型。”他还指着一旁的公园规划设计图介绍说,村里还准备沿溪修建无障碍自行车道、健身广场、风雨篮球场等,让村民切实感受到新农村建设的美好。

站在村委2楼望去,村庄后山脚下有十几栋旧房,村民郑平一家6口原本就住在山脚下的老房子里,每当雨季来临,一家人便担心雨水冲刷造成滑坡将房屋毁坏。2013年8月,为推进新村建设,塘洋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从整治村容村貌入手,到村民家中收集意见、建议,有50户村民表达了想改善居住条件的愿望。随后,村里结合新农村建设规划启动了新村建设方案。郑平一家积极地报名参与建房。

为减轻建房户的负担,村委会指定6位有威望的建房村民组成建房户委员会,全权负责新村建设的各项工作。在国土资源部门的帮助下,组织征地12亩,并通过统一收取押金、统一安排土地平整、统一购买建材等方式,为每个建房户节约了5万多元费用。“在地方政府和上级国土资源部门的帮扶下,新村建设还纳入造福工程与地灾搬迁安置范畴,参与搬迁安置的村民每人还可享受3000元的造福工程补助。”吴光荣说。

在他的带领下,我们走进郑平的新居,新房占地78平方米,厨房、客厅、卫生间、卧室应有尽有,冰箱、电饭煲、平板电视等各类家电一应俱全。吴光荣说:“目前,新居已搬迁入住22户,其余几户正忙着进行室内装修,年前可全部入住。等村民都搬迁安置后,旧房将进行拆除,可复垦耕地8亩多。”

告别郑平家,记者顺着村道往河滨走。“之前,村道旁、溪边到处都是垃圾,下雨的时候,通往后山的道路泥泞难行,现在这些情况都不见了。”武曲镇镇长卢莹边走边介绍说,在美化家园过程中,塘洋村先后投入6万元,推行“美化、绿化、亮化”工程,在村中各干道投放垃圾桶,并聘请2名卫生保洁员。同时,制定村规民约,禁止乱扔乱倒垃圾,发动群众清理卫生死角,在房前屋后种植香樟、柳树。在上级部门和村委的努力下,该村先后完成村道硬化、防洪堤修砌、农民休闲场所建设等工程,整治了村容村貌,改善了人居环境。

来到河滨公园施工现场,只见经过整理后的地块连片、平整,全长近1100米的生态护岸石栏杆一直延伸到村头,一侧新建的停车带里整齐地停着几辆车。听介绍得知,河滨公园占地2.5亩,原先全是河边荒滩,部分村民在此种菜,圈养家禽,造成污水横流、恶臭遍地。在该村村委为听取老党员、离职村干部、致富能手和普通村民意见和建议而开设的夜间“民情茶话会”上,有村民呼吁要做好河滨公园的卫生问题。村委高度重视,随即召开党员大会、两委联席会议和村民代表座谈会,研究解决河滨整治问题。

经过整治,如今,河滨公园已完成基础堆填、排水沟建设及绿化补植。在省地调院驻村蹲点干部邵伟的建议与帮助下,邀请省地质测绘院对河滨公园进行细节设计,规划建设全省首个村级地质公园,目前已落实近30块矿石标本,正着手制作详细标识及说明牌,年底前建设完成,届时将成为当地集休闲、娱乐、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日暮时分,漫步村庄,环村的长溪河宽水缓,沿岸绿柳依依。一幅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社会和谐的新农村图景正逐渐绘就;一个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家园正一步步从愿景走向现实。


在线联系

官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