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目录 - 海峡资源报
加入收藏
首页 本报要闻 往期报纸 国土资讯 文化视野 大地写照 公告 交流平台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本报要闻 - 要闻目录 - 正文

德化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序推进

2015-06-26 09:28:46

本报讯 6月11日,记者在德化县城东工业项目区的城东保障性住房项目二期施工现场看到,施工人员正在忙碌地工作着,十几幢20多层的大楼主体已初现雏形。“二期工程主体于2013年6月开工,主体结构已全部封顶,目前西区已完成首批144套进城务工人员安居住房和951套第二批农村土地整治安置房选房工作,正在办理签约及按揭相关工作。”项目经理张达忠介绍道。

据了解,城东保障性住房项目是德化县结合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以及“林权两换”改革试点配套建设项目,也是该县首个进城务工人员安居工程。该县规定,旧宅基地复垦每新增1亩耕地、转让林地使用权每流转120亩林地,除按规定享受补贴和有偿流转费用外,还给予进城务工人员1套限价房购买指标。这让不少进城务工人员在县城实现安居置业的同时,还享受到农村土地、林地的权益流转回报。

城东保障性住房项目按构筑一个生态、健康、宜居的多元化人文景观居住环境进行规划设计,于2011年启动建设,规划总用地124.4亩,规划总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建成套房3262套,其中一期865套、二期2397套,可安置1万人,每幢楼层数设计22-28层,户型设计在65-90平方米之间。

在二期工地不远处,一个名为嘉德新苑的小区里,6幢高层的楼房已经竣工,据介绍,那就是一期项目,目前已完成外架拆除、铝合金安装、电梯安装等,正进行消防、规划验收及景观绿化配套设施建设,近期将进行竣工验收。其中的765套住房已分配给参与旧村复垦的农民,购房人已完成选房及合同签订,银行按揭手续也已基本完成。

“保障房建设都选在低丘缓坡地上,没有占用一分耕地。”德化县国土资源局地籍股股长林双红告诉记者,旧村复垦安置区项目位于城东工业区核心位置,周边集合陶瓷、建筑、物流、电子商务等多种产业,可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并在周边配套公交总站、中小学幼儿园等公共服务配套项目,方便群众就业、子女入学等生活需要。■ 陈龚清 林星焕


在线联系

官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