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目录 - 海峡资源报
加入收藏
首页 本报要闻 往期报纸 国土资讯 文化视野 大地写照 公告 交流平台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本报要闻 - 要闻目录 - 正文

将乐:结合土地整理复垦改造山垄田

2015-05-29 09:37:08

本报讯 5月14日,记者在将乐县古镛镇山门村土地整理项目现场看到,烟叶、西瓜等作物郁郁葱葱,长势喜人,宽阔畅通的机耕路四通八达,完全看不出昔日参差不齐的山垄梯田模样。

将乐县许多耕地地块由山垅田与溪流沿岸阶地构成,受2010年“6.18”特大洪灾影响,不少田块被冲毁,树根砾石遍地,恢复生产的难度较大,不少农户干脆弃耕,久而久之一些农田逐渐被抛荒。

2013年初,将乐县古镛镇、光明乡、大源乡等乡镇政府会同县国土资源局将当地可开发整理项目上报三明市国土资源局,作为三明市2013年度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立项。

古镛镇山门等3个村土地整理项目区位于山间溪谷,属丘陵山垄台地,地面高差较大。项目区面积为2566亩,其中土地整理面积2424亩,其余为山垄田改造。整理过程中,依据当地村民的意见、耕作田块的大小、地形等来设置田间道和生产路,使耕作田块的道路通达率达到90%以上。项目于2013年11月动工建设,今年1月通过验收,完成后新增耕地244亩。

光明乡际下村山垄田复垦改造项目面积850亩,目前已完成建设任务的85%,5月底可全面完工。项目建成后,将有效增加耕地面积,改善田间耕作条件,可实现农业机械化耕作,粮食和蔬菜产量预计分别年增加204吨、250吨,产值分别年增加53万元、38万元。

大源乡廖家地等4个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区耕地大多以梯田为主,通过整理,将过去高低起伏、大小不一的田丘整成方正的田块,并配套田间道路、灌排渠系等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已达到现代农田耕作要求。目前,项目区有效耕地面积达到899亩,新增耕地112亩,耕地比重从原有的70.7%,提高到80.8%。    本报记者 陈龚清


在线联系

官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