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郑与国 通讯员 潘俊杰 庄云杰
日前,泉州市低效用地开发决策辅助系统获自然资源部向全国推介,典型经验写入《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工作动态(第六期)》,标志着该市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在数字化建设方面形成全国示范,为地方推动城乡高质量发展和片区综合开发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智慧方案”。
从“增量扩张发展”向“存量内涵提升”迈进,泉州市作为盘活利用低效用地试点城市,在自然资源部和省自然资源厅的指导下,率先开始探索和实践,探索有效的盘活低效用地新模式,激发土地利用新动能;探索“以数字换空间”的路径,应用大数据、AI算法、深度求索(DeepSeek)大模型等数字技术赋能低效用地盘活,实现土地集约与经济效益双提升、知识服务和数智决策双优化,赋能全域土地治理现代化。
数智助手
破解“识别—诊断—盘活”难题
一键完成低效工业用地、低效商服用地识别,展示低效用地规模和布局、盘活用地成效,分析2022年以来时空变化趋势……近日,按照泉州市低效用地开发决策辅助系统标准进行在线更新后,泉州台商投资区2024年企业经营、设施分布、土地管理等方面的数据更加一目了然,极大提升了识别和管理工作效率。
“面对产业用地‘村厂混杂’、居住区‘配套不足’、商服用地‘业态低端’等现状问题,我市创新提出以地理空间实体为核心的低效用地再开发国土空间信息模型(TIM),解析土地管理各环节的低效用地表征因子与内因特征指标,并将成果发表于《自然资源信息化》。”泉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土地开发科科长高晓森介绍,此模型突破多源数据精准关联和融合的难题,为低效用地识别、诊断及盘活模拟夯实了数据底座,实现从“经验决策”向“数据决策”的转变。
在此基础上,该模型应用大数据和AI算法,研究建设低效用地再开发决策辅助系统。作为全国首个采用“大数据+AI算法”创新技术的数智化工具,该系统构建覆盖低效用地在线识别、成因诊断、盘活推演的全周期数字化支持体系,通过动态监测预警、精准匹配盘活方案、科学优化决策路径三大功能模块,有效破解传统低效用地盘活中评估维度多元、盘活路径难定等痛点、难点问题,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和开发效益。
——大数据助识别、辅预警。在低效用地研判环节,针对低效用地概念模糊、各地差别大、调查周期长的难题,泉州市打破以往“就低效论低效”的再开发思维,优化“空间—经济—社会—生态”四维评价体系,区分工业、居住、商服等不同用地类型,构建复合性低效用地评价指标体系和动态评价标准体系。依托低效用地再开发决策辅助系统的大数据技术,实现用地效益因地制宜的动态评价和低效用地在线识别,识别周期由6个月缩短至1个月以内,显著节约时间成本。在系统中,自然资源、园区管委会等单位能够数据同步,一屏总览低效用地规模、分布、影响企业和就业人口、居住人口等信息。通过联动企业经营状况、就业或消费人口活力等社会大数据进行低效用地动态监测,并根据企业经营异常信息、人群活动信息,及时开展用地低效监测预警,实现尽早干预。
——AI模型诊成因、优路径。针对低效用地成因复杂难判断、盘活路径难选择的问题,依托低效用地再开发决策辅助系统,优化以往“低效用地项目设计方案”多轮审查流程,精准诊断产业优势度和互促度、业态类型、配套设施、交通条件等低效关键成因,自动智能推荐盘活方案,科学优化决策路径,落实工作抓手;并可量化比较不同方案盘活后亩均效益提升、投入成本等,项目研究策划周期从2个月缩短到1周以内,提高决策效率,降低机会成本和决策风险。
——智能工具估成本、助统筹。针对自然资源部关于加强全市域、分区域规划统筹的政策要求,集成多项目投入产出自动核算和项目组合灵活调整等工具,加强项目成本片区统筹,避免过度依赖单一地块增容来实现项目资金平衡。通过模拟分析,引导产业用地整合为连片净地,合理布局建设“垂直工厂”,优化城市功能服务,节约用地超20%。
DeepSeek
驱动“空间—活动—效益”协同
打开低效用地开发决策辅助系统,点击进入晋江市霞行社区,决策辅助系统自动分析出该片区年轻人口密度较高、夜间外地人口集中等人口特征,同时存在社区卫生设施、幼儿园服务半径覆盖不足等问题。由此,决策辅助系统智能推荐低效商务办公用地的盘活方向为建设社区卫生服务设施,或作为机会用地建设酒店,从补齐民生短板、补充商业业态两个不同视角,为社区盘活项目策划提供科学参考。这是泉州局开发科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系统推演的过程。
为进一步深化低效用地数智盘活,该局还将基于DeepSeek等AI大模型技术,深度融合低效用地再开发业务知识,升级打造盘活利用低效用地的“AI专家”,深刻变革低效用地治理模式。
构建低效用地知识图谱,推动低效盘活知识增强。探索建立全国首个“低效用地政策与试点优秀案例向量知识库”,纳入泉州“高效用地标准”“工业用地出让弹性年期”“工改商”等专题政策研究成果,智能构建兼顾全国引领性和地方特质性的低效用地知识图谱,支持基于专业知识的低效用地特征对标研判、适配案例精准推荐等功能,详细解读片区或地块现状、规划,自动生成监测分析报告,精准推送适配案例,高亮政策创新点与实施难点,提供政策创新等关键环节实操参考。
打造低效用地智能体,支撑低效盘活数智研判。融合数据分析模拟与低效用地政策知识、优秀案例,智能解读低效用地影响因素,分类引导盘活方向,智能推荐土地用途、建设规模、产业转型、业态布局等不同盘活路径,以及地块分割、组合供应、弹性年期等实操建议。并根据决策者的反馈,及时调整,持续迭代优化方案,提高盘活方案的科学性、可落地性。
“领域知识+智能计算”双驱动,实现低效盘活“专家式”服务。深度应用DeepSeek的多模态理解和自然语言生成(NLG)能力,将用地集约节约相关技术规范、优秀案例经验拆解为可计算的决策规则和参考要点,实现政策条款、案例与空间参数的智能映射。并自动将区位熵、网络预测模拟等专业分析结果转化为产业功能导入、生产性服务业配置等可执行建议、行动计划。通过“领域知识+智能计算”双驱动,降低专业应用门槛,为低效用地盘活工作人员提供“AI专家”式的易用服务。
“下一步,我们还将积极探索数字盘活的业务模式创新,通过建设低效用地再开发决策辅助系统,打造‘大数据+AI算法’创新技术数智化工具,不断破解各县(市、区)低效相对、标准差异的识别难题和盘活决策难题,进一步提升低效用地调查研判、低效盘活项目策划的工作效率。”泉州局局长刘文发表示。
官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