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亚群 高胜蓝
日前,笔者在漳州市灿坤工业园龙池大型工业综合体项目E地块看到,6栋标准化厂房、配套设施已建成。据漳州市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火金介绍,这些建筑的总面积有31.75万平方米,占地面积186亩,已通过初步竣工验收。该项目A地块占地面积138亩,拟建设27栋4层以上标准厂房和1栋物流仓储厂房,总建筑面积18.5万平方米,已于2024年10月开工建设。
“灿坤工业园开发于2002年,单层厂房,配套设施不足。台商投资区采取滚动开发的方式对园区进行改造,改造后总建筑面积将从原来的65万平方米增加到近300万平方米,打造成生产、生活、生态、生意融合的标准化产业社区。”张火金说。
2024年,漳州台商投资区突出“亩均效益”,积极盘活存量用地,有序推进低效用地提质增效,促进城乡高质量发展。据台商投资区自然资源局局长陈水生介绍,2024年,台商投资区共策划生成低效用地提质增效项目43个,累计盘活用地3646亩,总投资233.6亿元,建成后可新增建筑面积561万平方米,投产后预计可新增产值218亿元,有3个典型案例被自然资源部、省、市级推广,龙池大型工业综合体项目被省自然资源厅列为2024年下半年优秀典型案例之一。
这一年,该台商投资区整合周边低效、停产、零散工业用地,采取政府收储、国企收购等方式连片开发;不断强化组织保障、资金保障、配套保障、服务保障、运营保障五项保障,充分挖掘低效用地,推动园区标准化建设。
“台商投资区成立低效用地提质增效指挥部,下设批而未供土地、供而少(未)动用地、建而未投项目、已投低效用地、物流园用地、帮扶保障6个工作专班,实现全区域统筹、全流程监管、全方位帮扶、全要素保障,为项目提质增效构筑优质温床。”台商投资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薛杰介绍。为确保工作落实到位,指挥部制定会议沟通、项目量化、工作协调、项目流转、比学赶超、督察评价等机制,及时跟踪各专班工作进展,定期会商,进行工作难点、堵点问题分析,加强统筹协调、资源共享,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对已摸排的低效用地清单建立土地利用“一本账”,放弃原先“摊大饼”的发展模式,通过资源整合、规划提升、功能升级、产城融合,建设更高效的产业园区。
在福龙智造产业园里,一场“问天要地,凭空发展”的土地“空间革命”正在上演:标准化厂房建设热火朝天,6栋5层共5.5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已经全部封顶,目前1至4号厂房已完工,5、6号厂房正在进行内外墙装修,并同步室外工程。
据该产业园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用地是相邻的7宗低效工业用地和部分闲置空地进行合并改造、盘活利用的,用地面积共290亩,计划投资13亿元,总建筑面积由原来的9.6万平方米提高到40.5万平方米,容积率也由原来平均不足0.5提高到平均2.06,预计年新增产值10亿元以上,税收超8000万元。
台商投资区现有6家物流园(含B型保税区),占地面积1083亩,以仓储为主,稳定性差、流动性强、经济效益不高。为此,台商投资区鼓励引导招引加工制造业,以提高土地利用率。目前,已有43家企业分别入驻这6家物流园。此外,京东(漳州)智能产业园于2024年5月建成,陆续投入运营,吸引了福建班班、福建旗扬、厦门鼎力等多家纸业制造上下游企业入驻。
今年1月2日,又一个低效用地提质增效项目——厦龙国际企业港(二期)正式落户漳州市,成为漳州台商投资区2025年招商工作“第一签”。据介绍,厦龙国际企业港项目就是利用原本企业尚有部分闲置土地进行建设,项目一期2024年3月实现拿地即开工,用地面积113亩,主体结构已通过竣工验收,今年6月可投产,已招引优质企业18家落户园区16栋厂房。此次签约的二期项目拟用地面积83亩,项目计划投资10亿元。
今年,漳州台商投资区还将持续聚焦节约集约用地,盘活存量用地,不断推动新质生产力持续优化与升级,让每个工业园区都成为发展的“热”土。
官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