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党中央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描绘出的宏伟蓝图。为了把这幅宏伟蓝图变为现实,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原省测绘局)主动作为、保障有力,测绘成果在新农村建设的各个领域中发挥积极作用,提供有效的测绘保障。
请随笔者慢慢翻开记事本,展示和回顾近年来省测绘地理信息局为我省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几个突出片段和成就。
之一:村村有图
早在2006年,省政府印发实施的《福建省“十一五”基础测绘发展专项规划》就提出了在“十一五”期间,大力开发适农测绘产品,以现有的省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高分辨率影像数据及其他多种测绘资料为基础,以县、乡行政区域为单元,采用基于GIS技术的计算机制图新工艺,为全省85个县(市、区)、951个乡镇编制公众版县乡域单元的基础地理信息成果,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科学规划、区域总体规划、重点工程项目管理和政府职能部门决策的需要。
2008年,当得知闽西老区武平县基础测绘工作薄弱,集镇、乡村基础测绘基本空白,现有的测绘资料已无法满足实际工作需要,与当地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不相适应时,省测绘局局长陈跃进立即率局有关职能处室负责人,带着专门赶制的武平县公共事务管理最新地图来到武平县,对武平县在新农村建设中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陈旧的问题进行专题调研。调研后,省测绘局立即组织生产,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向武平县赠送了27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所需的92幅1:2000比例尺地形图及27张数字化测绘成果光盘,总价值63.2万元。武平县政府向省测绘局赠送了“关爱农村发展、情系老区建设”的牌匾,感谢省测绘局的大力支持。这批图纸不仅保障了武平县当前正在开展的新农村规划建设的需要,为新农村建设节约了大量前期经费,而且极大地改善了武平县的用图环境,使武平县的基本比例尺地形图一下更新了20年。
2009年春,省委在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上提出:“免费为全省建制村提供大比例尺基础地形图。”省测绘局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贯彻国家测绘局关于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精神,充分发挥测绘高新技术和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资源优势,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加强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方式,率先提出实施“新农村建设测绘保障工程”。积极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提供测绘保障。提出在“十一五”末基本实现“一县一图,一乡一图,村村有图”的目标。
省测绘局党组高度重视,把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测绘保障服务与推进市县基础测绘建设、扩大测绘公共服务结合起来,作为“十一五”时期基础测绘的重点工作,局领导带队深入各县(市、区),就基础地理信息成果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的需求和应用情况进行调研。在了解到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涉农重大工程和广大农民最迫切需要改善的生产生活设施建设对大比例尺(1:500、1:1000、1:2000)地形图成果有着急切的需求,而市县测绘工作基础薄弱,经济欠发达地区基础测绘成果匮缺,无法给新农村建设提供必要的保障等情况后,该局党组专题讨论研究,提出了做好新农村建设测绘保障服务的工作举措:组织实施用图保障工程,主动为新农村建设规划提供测绘保障;组织实施乡村地形图测绘项目,及时为涉农重大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基础测绘保障;推动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积极为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农业生产力水平提供测绘保障。
新农村用图保障工程从2006年启动以来至2009年初,“一县一图”已全面完成,并提供各设区市使用。“一乡一图”完成3个设区市244个乡(镇),“村村有图”完成了651个行政村大比例尺基础地形图。2008年,省测绘局首次举行以设区市范围的大规模新农村建设用图发布会,向南平市112个乡镇赠送了总价值200多万元的乡镇区域地形图。
之二:拓宽领域
2010年,省测绘局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扎实推进海峡西岸新农村建设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围绕《海峡西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和《福建省“十一五”基础测绘发展专项规划》,充分发挥测绘高新技术和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资源优势,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为海西新农村和小城镇建设提供了一系列保障服务。
——大力开发涉农适农测绘产品。省测绘局依托现有的省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高分辨率影像数据及其他多种测绘资料,充分利用已建成的1:5万和1:1万省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以县、乡行政区域为单元,采用基于GIS技术的计算机成图新工艺,为全省85个县(区)、951个乡镇编制便于使用、保密性低的公众版县乡域单元的基础地理信息成果,基本满足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学规划、区域总体规划、重点工程项目管理和政府职能部门决策的需要,并为应急指挥、资源开发利用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基础地理信息支撑。
同时,省测绘局主动延伸服务半径,大力开发影像地图、三维虚拟地图、土壤墒情图、农作物分布图等适农测绘产品,推动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有效改善当前农村信息服务短缺的局面,为推进新农村旅游开发、乡村科技教育和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服务。如省测绘局所属的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与省农业科学院土肥所协作,开展了“GIS在果树生态区域选择中的应用研究”项目,该项目经过对闽东地区农业气候生态及其地理分布特征和现实种植情况的研究,结合历史气象资料,对闽东北地区晚熟南方果树生态区域进行了试验,研究成果通过了农业专家实地验证,农业专家认为该项目研究成果符合实际种植现状,可以进一步在闽东地区进行推广,对发展现代精细农业、开展科学的种植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用图保障工程。根据《福建省“十一五”基础测绘发展专项规划》的总体安排,省测绘局于2006年开始启动新农村建设用图保障工程,几年来,本着急用先测、兼顾平衡的原则,广泛征求各地各部门用图需求情况,利用财政专项资金稳步推进,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成果为新农村规划与建设、村庄整治规划、乡(镇)村经济作物种植规划、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土地登记发证以及省建设厅开展的“百村试点、千村整合”等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测绘保障服务;同时,还满足了地籍图编绘及农村地籍调查的需要,直接服务于“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实现了一图多用,有效避免重复投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高效完成小城镇建设试点测绘项目。为配合省委、省政府开展好省综合改革建设试点小城镇的规划和建设工作,省测绘局本着立足实际、主动服务、注重实效的原则,于2010年3月采用快速更新方法完成了1:10000省综合改革建设试点小城镇19个乡镇地形图的更新项目,并于2010年5月完成了16个综合改革试点小城镇的1:1000比例尺全野外数字化地形图的测绘任务(每个乡镇从5平方公里至15平方公里不等,16个乡镇共施测157平方公里),及时、准确地为综合改革建设试点小城镇提供了测绘保障服务。目前,测绘成果已应用于各试点小城镇建设的总体规划、综合改革等工作。
之三:加大力度
2011年,省测绘局下达了新农村建设用图测制工作任务,根据有关县(市、区)政府、国土资源局对新农村建设用图需求,省测绘局决定在福州、三明等8个设区市35个县(市、区)共314个行政村、2个镇开展新农村建设用图测制工作。据悉,2011年省级财政投入1000万元用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用图的测制。
省测绘局不断加大省新农村建设用图投入的力度,至2010年底完成了85个县的县域地形图、550个乡镇地形图的编制,以及1400多个行政村地形图的测制,有力地推动1:500至l:2000大比例尺地形图对乡镇及行政村建成区的覆盖。这些新农村测绘成果在乡村规划、村容整治、农田水利、农村交通、土地规划利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了高效的测绘保障服务。
省测绘局通过建设安溪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展示了安溪县地理空间信息、自然资源分布、涉农重大工程、农村基础设施等权威信息。平台将三维地理信息系统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以茶产业和旅游产业等安溪重点产业为突破口,为新农村建设规划、农业特色产业开发、农村旅游资源开发等提供了辅助决策系统和对外信息服务的窗口,为探索政府服务新方式、企业营销新模式提供了经验参考。
之四:彰显作用
2012年秋,按照《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和苏树林省长在全省城乡规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要求,省测绘地理信息局负责全省村庄规划编制地形图测绘的组织实施。2013年8月25日,该局向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交了最后批次成果,历时一年,圆满完成全省4178个村庄规划编制地形图的测绘任务。
本次村庄规划编制覆盖全省9个设区市涉及66个县(市、区)尚未规划编制的4178个行政村的1:1000地形图测绘任务,每个村平均测量面积约0.8平方公里,总面积3600多平方公里,以满足村居建设规划、村容村貌整治、人居环境治理及乡村饮水、道路交通、电力能源、农田水利、土地整理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急切需要和城镇村庄地籍调查工作用图的需求。
——承载信任,全力以赴。在尚未规划编制的4178个行政村中,绝大部分位于边远的山区,地处偏僻、交通闭塞,纯农业人口和贫困人口多,农民持续增收困难,农村小康实现程度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自然灾害多,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强;农村社会事业投入不足,社会发育程度慢等等。而处于沿海地区的一些村庄,交通方便,经济较好,但村庄的房屋密集,人流多,车流量大,测绘难度也较大。面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就显得异常艰巨。
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压力大。为了保质保量完成地形图测绘工作,省测绘局领导经常带领省村庄规划编制地形图测绘工作领导小组,分赴各个测区、野外一线,对施测单位项目开展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要求和解决办法,有效地促进工作的开展。泉州市房地产测绘队省级青年突击队勇挑重担,以严谨、细致、顽强的工作作风,体现出极高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展示了新一代青年艰苦奋斗、敢拼会赢的精神风貌。厦门闽矿测绘院党员同志率先垂范,始终战斗在野外一线,该院党总支成员冒着炎炎烈日奔波在一个个村庄,哪里需要、哪里急,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三明市测量队用“最短的工期出最高的效率”的管理理念,采取灵活多变的生产组织方式,按时完成所有测量任务。
——不畏艰辛,体现精神。按照任务要求,省测绘地信局精心组织,来自国土资源、规划建设等部门的12家甲乙级测绘资质单位承担本次地形图测绘任务。各单位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先后组织1560多人,投入530台全站仪、580台电脑、205台差分GPS接收机、78辆机动车开展野外测量工作,测绘产品质量验收合格率达到百分之百。
有道是蜀道难,闽道更难。在此次测绘项目中,测区主要分布在山区县(市、区),村庄分散,交通不便,有的村从县城开车要走两三个小时的盘旋山路才能到,因而作业员们经常天不亮就起床,边吃简易早餐边赶路。很多山区没有公路,车辆只能在坑坑洼洼的山路上行进,通视条件差,再加上对道路不熟悉、天气状况多变,在崎岖的山路上每前进一段都要担负着一定地风险。外业队员的生活就是这样周而复始的循环,从一个村转到另一个村,有苦也有乐,他们不去表白,更不去渲染。
村庄规划地形测图项目开展之初,8、9月的福建依旧处于盛夏,中午室外气温能高达40℃以上。烈日当头,电风扇都成为奢侈品,一条毛巾、一顶安全帽,测绘员们大汗淋漓,坚持工作。如果你要问:“不热不累吗?”他们会说:“这是我们的工作。”在经济条件差,没办法安排住宿的村庄,他们就到村民家里搭伙住宿,没有床铺就打地铺;没办法安排餐饭,就自带餐具做饭。为了能多观测几个点,作业人员经常是自带开水馒头,马虎应付一餐;白天外业观测完,晚上还要整理内业资料,经常整理到凌晨两三点,只为能及早提交成果资料,保证项目进度。福建国土测绘院的3个小伙子原本计划年底结婚,最终都将婚期延后。
——兢兢业业,不辱使命。带着“新农村建设”的使命,此次村庄规划地形测图项目从一开始就引人关注。任务摆在面前,需要付出艰辛努力。自从“挑起担子”的那一刻开始,各测绘单位从上到下都铆着劲下定了决心,要上交一份“村庄规划测绘项目”的漂亮成绩单。
克服重重困难,保证按期保质完成。省测绘院承担的政和县测区,那里每年的春季至盛夏,阴雨绵绵,据不完全统计仅5、6月份的阴雨天就占据一半的时间。当地老乡在谈及今年的雨水时都说从未见过如此多的雨水。为了按期完成任务,作业人员穿着雨鞋、打着雨伞,冒雨作业,长期处于潮湿阴郁的环境下,长时间穿着潮湿的衣物,备用物品与换洗衣物也都长毛、发霉,无法更换。但这挡不住作业者前进的脚步,他们凭着不畏艰辛、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如期完成了一个村庄又一个村庄的测绘工作。7月份,闽北刚刚渡过难熬的雨季,又走入了盛夏的炙热。每天早晨起来便是毒辣的太阳,一直持续到下午5点,气温维持在近40度居高不下。但作业人员对这似火骄阳毫无一丝惧意,在毫无遮挡的空旷田地里马不停蹄地行进着,因观测仪器时无法佩戴草帽,作业员的脸上都呈现黝黑的面容,汗流浃背的身后留下了一串串测绘者的足迹,又换成了一幅幅优质的数字化地形图。毫不夸张地说,每天的工作时间都在十几个小时,有的甚至需更长时间。
严酷甚至恶劣的自然环境是测区的又一大特点,闽西北的农村,山高林密,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村民住所遍布蚊虫,很多带有毒性,每一位作业同志都遭受过无数次的蛰咬,有的甚至全身红肿,遍布红包,痛痒难忍。但这并非危险,令人忧心的是测区的环境是蛇类的生存天堂,毒蛇遍布。对于地形测量来说,测绘队员随时都会进入浓密的草地与树林边缘,但从未因身处险境而中断过作业。他们充分发挥了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按期保质地完成了任务。作业组入村入户时,不厌其烦地向群众解释相关政策,解答群众疑虑。在施测时,作业人员严谨操作,爱护好村民的物品。扎扎实实的工作态度,严谨细致的作风,得到了当地相关部门、村民的赞誉,在测区范围、住宿、饮食、安全等各方面得到有力的支持与配合,确保了项目有序推进。漳州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实施目标管理,制定百分百按照时间节点分批提交成果的工期目标。
规划是龙头,测绘需先行。福建省村庄规划编制地形图测绘,满足国土和建设部门的用途,实现了“一测多用”,节省财政投入。各测绘单位坚持“质量第一、信誉至上”的方针,不仅测绘成果得到使用单位的好评,也使自身队伍获得锻炼,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之五:马不停蹄
在刚刚结束的福建省现代农业流动现场会上,副省长陈荣凯要求,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确权登记颁证进度,省测绘地理信息局要统筹地理国情普查和基础测绘工作,提供1:1000比例尺航拍底图,为确权登记颁证提供有效依据。该局按照陈荣凯副省长的指示,成立了福建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测绘工作领导小组,以加强测绘地理信息为当前农村主要工作提供保障服务。随即,该局党组书记林辉立即带领测绘地理信息服务调研组,赴漳州、厦门、三明等地,为即将开展的新一轮服务新农村建设保障工作做准备。 ■ 张仲增
官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