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目录 - 海峡资源报
加入收藏
首页 本报要闻 往期报纸 国土资讯 文化视野 大地写照 公告 交流平台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本报要闻 - 要闻目录 - 正文

莆田市推广不动产权证书“一证一码”

2022-01-24 13:58:38


   本报讯 只要打开手机扫码功能,对着不动产权证书上的二维码一扫,20秒左右,手机上即可显示该户不动产权证书的具体信息,包括产权面积、坐落、宗地图和分户图等。这是自2021年12 月17日起,莆田市推广的不动产权证书“一证一码”带来的便捷。
    “一证”即不动产权证书,“一码”即不动产权证书附图页上的二维码。颁发的不动产权证书附图页不再粘贴纸质宗地图和分层分户图,改用系统调取附图信息转换成的电子二维码。企业和群众扫描不动产权证书上的二维码,即可随时查看该不动产的宗地图和分户图及该不动产权证书登记内容的信息。
    “实行‘一证一码’,每户至少精简2至3份材料,对企业来说办事更方便。”莆田市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宁小玲说,“凤凰城楼盘大概有800户需要办证,实行‘一证一码’,一个上午就办了238本不动产权证书。”
    据莆田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以往商品房的不动产权证书附图页要粘贴附上2张图,即房屋的宗地图和分层分户图,再盖上骑缝章,费时费成本,且存在可能被伪造的风险。以一个楼盘1000户的不动产权证书为例,打印完不动产权证书后,要复印宗地图和分户图,并粘贴在不动产权证书上,再盖骑缝章,每本不动产权证书需要再用时10分钟左右,且每本不动产权证书需要2张A4 纸。如今,在办理商品房楼盘首次登记时,把每家每户的分户图和宗地图都按户或按套配置好后,上传到不动产登记信息系统,直接生成二维码;在办理商品房转移登记时,宗地图和分层分户图自动匹配。“一证一码”不再粘贴宗地图和分层分户图,至少省去了2000多张A4图纸成本,也省去了每本人工粘贴图纸的10分钟时间,还防止被伪造的风险,方便快捷。
    与旧证相比,实施“一证一码”便民服务模式,可以有效精简办证材料,加强不动产权证书的真伪防护,缩短不动产登记时限,提高不动产登记效率,真正实现通过互联网技术让不动产登记工作更加舒心省力,不断提高企业和群众的办事幸福感。

                                                                                                                               ■ 特约记者 张步雄


在线联系

官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