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目录 - 海峡资源报
加入收藏
首页 本报要闻 往期报纸 国土资讯 文化视野 大地写照 公告 交流平台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本报要闻 - 要闻目录 - 正文

全面 精准 高效——福州市开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摸排工作纪略

2020-11-06 16:36:14

7月3日,国务院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福州市采取有力措施,科学组织,精准而高效,按时间节点完成摸排工作。10月21日至23日,自然资源部法规司司长魏莉华带领调研组到我省调研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行动工作,对福州市开展形式多样的整治宣传和扎实细致的摸排工作,以及完成95%图斑外业调查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加强领导,扎实开展前期工作
    “本次摸排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成果质量要求高。”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吴建青介绍,“福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专项整治工作,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及城建专题会等,进行全市总动员,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摸排工作负总责,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摸排工作。”
    据介绍,福州市成立了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市长尤猛军任组长,作为第一责任人,亲自抓部署;杨新坚、严可仕两位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靠前指挥,具体抓落实。同时,福州市建立局际协调机制,作为工作专班全力推进摸排工作。局际协调机制办公室设在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办公室主任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农业农村局、城管委、法院作为牵头单位,其他成员单位抽调人员集中开展工作。局际协调机制办公室组织召开全市摸排工作部署会、推进会和业务培训会,部署任务。同时,针对摸排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加以研究,为一线摸排提供政策、法规和技术等方面指导。另外还设立专用咨询服务电话并建立微信工作群,及时为基层答疑解惑。
    早在今年5月,福州市受邀参加自然资源部执法局座谈会,研究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工作。会后,福州市委、市政府即开始研究部署乱占耕地建房行为摸底排查工作。今年7月3日全国电视电话会议后,福州市政府办公厅立即下发《关于坚决遏制农村新增乱占耕地建房行为的通知》,采取有力措施,坚决遏制新增乱占耕地建房行为。
    同时,福州市积极做好宣传和引导工作,在福州城市规划馆举办“保护耕地始于心,节约用地践于行”图片展,通过省电视台、福州市电视台、《福州日报》《福州晚报》等省、市主流媒体,以及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开展多形式、多载体的宣传活动,向广大市民宣传乱占耕地“八不准”和有关农房用地政策。充分利用村两委会、党员大会及流动宣传车等进行政策宣讲,印制“八不准”宣传海报3万余张,悬挂宣传横幅1千余条,让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深入了解国家政策。

    先行试点,寻找摸排有效方案
    7月中旬,福州市选定福清市镜洋镇开展摸排试点,至8月底完成试点工作。本次试点验证了技术路线、确定了工作方法、制定了作业流程、优化了信息采集表、开发了信息平台,为全面摸排奠定了基础。
    据介绍,试点综合运用二调和三调成果2012年12月和2020年6月两个时点的遥感影像资料,结合确权发证、地籍调查(测量)、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镇规划、永久基本农田、卫片执法、房屋结构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等各类基础数据,套合提取待核查图斑,建立初始数据库,为摸排提供了有效的技术路线。
试点通过购买社会服务的工作方法,组织“作业单位技术人员+村干部”的摸排小组,进村入户开展实地图斑核查,采集房屋相关信息。  
    本次试点将摸排工作细分成“工作准备、搭建平台、图斑处理、实地排查、内业核查、成果公示、督导检查、数据汇交”8个步骤的作业流程,既明确各层级的工作职责,又做到层层把关、环环相扣、相互支撑,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摸排质量。对照自然资源部下发的信息采集表,结合福州市摸排工作实际,通过归纳梳理采集信息属性,优化外业摸排表单,最终形成了按村、乡、县三级集成的外业摸排“一张表”,做到流程清晰、表单简明,便于操作。按照自然资源部确定的数据标准,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发挥自身技术优势,自行开发建设了“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信息管理平台”,实现摸排工作全流程管理。
“福清市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承担试点摸排工作,从7月27日开始,8月31日完成,试点工作获得省级专家评审通过,为全市范围开展摸排工作打下了基础,也为部、省制订摸排工作方案提供了实践经验和决策参考。”福清市副市长施家雄介绍。 

    科学组织,全面开展摸排工作
    9月27日,福州市下发《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摸排工作方案》后,市局际协调机制办公室立即召开全市摸排工作部署及业务培训视频会,编印《摸排工作指南》,为一线摸排提供政策、法规、技术等指导。
    “我们村工作人员按照试点工作探索制定的工作流程,对摸排工作划分成3个阶段,即前期准备、信息填报、监督检查,做到职责明确,科学组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福清市镜洋镇波兰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陈力福说。
    前期准备阶段方面,收集汇总各项基础数据,制定摸排工作方案,购买服务选聘技术作业单位,宣传动员与业务培训。同时,根据工作需要对开发建设的“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信息管理平台”和信息采集手机APP进行升级,做好与国家层面数据汇交平台的数据接口,确保数据顺利汇交。对上级部门下发的任务图斑进行优化预处理,生成初始数据库,再下达给各乡镇摸排。图斑优化就是通过基础数据的综合运用,将不属于摸排范围的图斑筛选剔除,对任务图斑进行预赋值,减少工作量。第一批下发的14.1万个图斑,经比对,共剔除3.1万个图斑,减少了22%实地核查工作量。将优化后的图斑上图,制作成1:2000工作底图,同时打印出部分赋值的信息采集表供排查使用。
    信息填报阶段,将摸排任务进行科学拆解,按照职能分工,发挥村、乡、县和专业技术单位的各自优势,分工协作,共同参与排查。通过分级摸排,逐级审核把关,确保了摸排结果完整、准确的高质量要求。
    其间,与房屋自然属性相关的基本信息,通过现场观察或简单问询就能作出判定,交由村一级负责;技术作业单位协助村(社区)进行图斑比对编辑和拍照取证,信息采集录入和上传佐证材料。与政策相关的管理信息,交由乡(镇)一级负责,乡(镇)组织资源规划、城建、农业农村、公安、民政等部门,核查房屋用地审批情况,认定是否符合“一户一宅”政策或分户条件。县(市、区)开展复核,主要负责复核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行政处罚及执行情况等。
    监督检查阶段主要有成果公示、检查纠正。由乡(镇)组织,对农村村民自建房占用耕地摸排情况进行为期15天的公示,接受群众监督。由设区市级组织督查组,对各县(市、区)摸排成果进行线上+线下的抽查再复核,抽查率不低于20%。对大面积占用耕地建房、群众反映强烈的,进行特定图斑实地复查。
    据介绍,全面摸排过程中,福州市强化督导、落实责任,成立了由资源和规划局、农业农村局、城管委、中级人民法院、建设局、民政局等单位牵头的6个督导组,重点对各县(市、区)摸排工作进行指导检查,对摸排迟缓的乡(镇)、摸排质量不高等问题,及时督导督办。同时,福州市纪委监委、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市效能办等部门也全程介入,进行执纪问责或政务督查,确保了摸排工作高效推进。
                                                                      ■ 本报记者 郑与国 通讯员 杨子华


在线联系

官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