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目录 - 海峡资源报
加入收藏
首页 本报要闻 往期报纸 国土资讯 文化视野 大地写照 公告 交流平台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本报要闻 - 要闻目录 - 正文

施亚鑫:在防疫一线,接受党组织的考验

2020-04-09 10:36:24

“我曾3次向党组织提交入党申请书,去年1月再次向局党支部提交申请,7月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提起此次战“疫”的感受,永泰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一级科员施亚鑫表示,“紧要关头,要展现自然资源人的担当和奉献的精神,在疫情防控一线,我愿接受党组织的再次考验。”

    梧桐镇圳南村是永泰县第二例确诊病例所在的乡镇,该镇明灯村是去圳南村的必经之路,也是梧桐镇西北路线进出的疫情保障线,与汤埕村一房地产项目区毗邻,外来住户较多,情况较复杂。永泰县在明灯村和汤埕村路口各设一个临时检测点,永泰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主动承担了这两个监测点的防控任务。作为局里的文明志愿者服务队副队长,施亚鑫回到局里报到后,主动请缨,立即随志愿服务队投入到一线防控工作中去。

    明灯村检测点往来车流量大,每天,他们都要认真细致地引导车辆,对过往人员看证件、量体温、记车牌、问情况。24日正逢立春,一大早,施亚鑫就和局里的志愿者冒着蒙蒙春雨奔赴明灯监测点。雨水下了一个早上,每人只能撑着一把伞,虽然衣服裤子些湿漉漉的,但大家都没有抱怨。“能为防控疫情贡献一份力量,再艰难也值得。”他说。当日,还发现了一辆挂湖北车牌的车辆,并上报镇指挥部。防控疫情初期,他和同事们每天需要排查400多车辆。

27日,施亚鑫随永泰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戴有烺赴梧桐镇开展巡查督导工作,远远地,就看到有一辆摩托车停在路边,一位村民和几名志愿者在说话,情绪有些激动。原来,该村民长年在上海务工,几天前从明灯村老家回樟城镇家中,当天想回村和父母一起过元宵节。按照防疫要求,回村需居家隔离14天,但其不听劝告,拒绝隔离。了解情况后,他们立即联系梧桐镇领导,在明灯村部召开协调会研究解决办法,并安排村干部把该村民接到明灯村村部。在村部,大家耐心、细致地做其思想工作。经过轮翻劝说,该村民终于同意居家隔离观察。

“顺利完成检测关卡2天,也不敢相信这只是擦了几次75%酒精的手。”谈话中,施亚鑫给记者看那阵子发到微信朋友圈里的几张图片,一张是脸部的特写,脸颊上口罩的印记清晰可见;另一张是一只握紧的手,手背上一片红斑。“轮换岗位时才发现我的手不一样了,这没什么,身边的同事哪一个不提升点‘颜值’。”他笑着说。

“今天是投入到永泰工作的第11天,也是母亲的生日,记得每次正月十四都是在家里,今年很愧疚。”27日,施亚鑫在日记中记下了这样一段话。年前,他的母亲在家里摔了一跤,腿骨骨折,一直卧床休息,作为儿子未能在身边照顾,心里很不是滋味,这一天,还错过“小家”的生日,只能遥祝母亲早日康复,生日快乐!

331日,疫情一级响应的警报解除后,施亚鑫第一时间加入了局里成立的企业复工复产服务队,陆续下沉福州中纺实业有限公司、华尔锦纺织厂、福州源石建材有限公司、永泰县宏源砂石加工有限公司等企业,做好“惠企政策宣传员”和“项目申报服务员”,主动为企业牵线搭桥,让企业家的心里没疙瘩。

本报记者 陈龚清


在线联系

官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