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目录 - 海峡资源报
加入收藏
首页 本报要闻 往期报纸 国土资讯 文化视野 大地写照 公告 交流平台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本报要闻 - 要闻目录 - 正文

“生态银行”在浦城的实践——以“十里莲塘”田园综合体为例

2020-03-26 15:20:40

涂海丹 沈锦君

摘要 阐述在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南平市创造性地提出了“生态银行”的发展理念。该市下辖的浦城县在建设“十里莲塘”田园综合体的过程中做了很多探索,可为“生态银行”的实践提供借鉴。

关键词 生态银行 生态文明 南平市 浦城县

1.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大格局中,生态文明新时代来临。党的十九大再次对生态文明目标进行了深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树立生态文明观”等也写入了党章。党的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提出,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些重要的发展理念,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在一些生态环境资源丰富又相对贫困的地区,要通过改革创新,让土地、劳动力、资产、自然风光等要素活起来,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把绿水青山蕴含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为金山银山[1]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何破题,成为全国的热点命题。南平市以新理念、新思路来谋篇布局,在机制上大胆开拓、先行先试,“生态银行”应运而生。通过“生态银行”整合转化全市生态资源优势,构建资源向资产资本转化的平台,结合创新推进武夷品牌、水美经济建设,加快推动全市绿色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先行先试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走出一条保护生态和发展经济相得益彰的路子[2]。而浦城县在实践“生态银行”发展理念过程中,走出了自己的新特色。

2.创新理念和运行机制

2.1创新理念

“生态银行”借鉴了商业银行分散化输入、集中式输出的模式,通过对生态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实现综合效益递增。它是绿色产业和分散零碎的生态资源资产之间的中介平台,通过建立正面引导机制,整合资源对接渠道,强化资源开发利用效益。同时,它也是一个围绕生态资源进行管理、整合、转换、提升、市场化和可持续运营的平台。

2.2运行机制

“生态银行”的运行机制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政府搭台,即政府掌控资源,在宏观上积累出规模化的效应,从而形成集约化发展模式。二是农户参与,通过鼓励农户参与,盘活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态消耗成本。三是市场运营,解决自然资源全过程开发的资金需要,缓解政府资金压力,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四是企业主体,引进生态、绿色、高新科技企业,在“生态银行”的发展理念下,政府给予一定政策优惠和支持,共同运营自然资源资产,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新思路[3]

3.浦城县“十里莲塘”田园综合体发展探索

3.1资源概况

浦城县“十里莲塘”田园综合体项目位于莲塘镇山桥村,距县城3.5公里,下辖5个自然村,分别是山桥、水阁前、水阁东、窑止头、潘墩,现有农户620户,人口2777人。因山桥村紧邻浦城县中心城区、浦城县工业园区和荣华山产业组团,交通便利,生态环境良好,人文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显著,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3.1.1自然资源

山桥村村域面积10399.8亩,其中,耕地面积4026.8亩,林地面积3798.7亩,园地面积1082.7亩。山桥村土质肥沃、水利资源充沛,适宜种植水稻、油菜、甘蔗、蔬菜等。山桥村耕地经过土地平整升级改造后,已形成田成方、路相连、水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现代化综合农业示范区。

3.1.2人文资源

山桥村农耕文化深厚,史上有“谷满山桥”之称,清代文人孙振豪曾撰诗“夕阳古道上、万顷半桑麻”。山桥村的章氏功德院是海峡两岸章氏文化交流中心,拥有“天下无二章,祖籍在浦城”的章氏文化,且章氏家训被中纪委认定为全国十大家训之一。山桥村的红色文化也是一大特色。19329月初,方志敏率领红十军解放浦城时,在山桥的水阁自然村驻扎,现今尚存着红军临时医院、红军井、叶子通饭店等遗址,故山桥又有“红军村”之称,山桥的历史文化资源较丰富。

3.2工作创新

浦城县践行“生态银行”理念,深刻认识到创新是加快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 “动力源”,结合南平市提出的“三项创新”探索“点绿成金”之路[4]。莲塘镇在自然资源、水利、农业农村等部门配合下全力打造集自然生态保护、休闲健身娱乐、美丽乡村建设、绿色产业发展为一体的“十里莲塘”田园综合体项目。牵头引进福建省晓禾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推动现代农业规模化生产步伐,并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带领群众入社参股,推动了集体经济发展,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3.2.1“三大创新”有机结合,实现发展倍增

浦城县“十里莲塘”田园综合体项目的高质量发展,是南平市“三大创新”有机结合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是以“生态银行”的发展理念来引导项目开展,实现资源变资产变资本。依托山桥村丰富的生态环境资源,通过改革创新,让土地、劳动力、资产、自然风光等要素活起来,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把绿水青山蕴含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为金山银山。二是借力当前浦城县正在大力建设的“水美经济”。“十里莲塘”田园综合体积极融入到浦城县水美城市建设中,借助马莲河防洪堤、生态护坡等子项目,成为了“高颜值”大城区水美经济体系不可分割一部分,实现了自身的飞跃发展。三是借助“武夷品牌”的知名度扩大产品营销。“十里莲塘”田园综合体与旭禾、浦之玉米业等企业合作,建立优质水稻种植基地,是“浦城大米”最重要形象展示区。同时园内打造的高科技灵芝观光科普园、成片美丽的丹桂树,也让“武夷品牌”的魅力更深入人心。

3.2.2科学规划布局,精准定位发展

坚持高站位规划,围绕浦城县中心城区规划,结合美丽乡村建设,融合产业发展、旅游、农房建设等专项规划,编制“十里莲塘”片区总体规划。利用比邻区域万亩集中连片耕地的优势,把农田变公园,以15公里漫游步道为主线,将马莲河、晓禾生态农业观光园、章氏功德院、美丽桐源、东风水库等景点串连,确立浦城县城市“后花园”的发展定位。

3.2.3做好土地文章,拓宽增收渠道

莲塘镇践行生态银行理念推行点绿成金,在山桥村试点探索“生态银行”建设,主动对接引进福建省晓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实现对土地资源的高水平开发运营。并采取召开村两委会议、村民代表大会、挨家挨户上门走访等方式破解土地流转难题,集中流转土地2600亩,形成连片规模化自然资源包,流转年限15年,企业以前5750/亩的价格,后10900/亩价格与农户签约。通过土地流转,村民得到高于平常耕种收入的补偿金,村里剩余劳动力有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山桥村集体经济实现年增收10余万元,真正实现民富村强。

3.2.4模式创新,焕发新活力

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创新“政府+公司+加盟商+农户”模式,县政府做好水电路讯等公共基础设施配套服务,实现自然资源规模化整体提升。福建省晓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成智能温控大棚9100余亩,提供种植、采摘、运输、销售等服务,目前已吸引浦芝韵等8家加盟商入驻,形成“一栋一特色”,实现亩均年产值8万元。构建利益联结机制,晓禾农业与加盟商按照产值实行二八分成,同时与土地流转农户建立分红型合作方式,促进农户持续增收。为助力脱贫攻坚,企业在用工方面首先考虑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目前已带动40户贫困户通过务工稳定脱贫,待田园综合体建成后预计可安排1000余个就业岗位。该模式既聚集起山桥村“十里莲塘”田园综合体的资源优势和人气优势,又带动加盟企业提高效益,更有效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有效激发了各参与方积极性。

3.2.5 提高土地利用率,助力脱贫功坚

浦城县开展自然资源调查摸底工作,立足丰富的冬闲田资源,制定《浦城县加快推进粮食产业转型升级暨粮食产业扶贫行动计划(试行办法)》,对“稻—药”种植模式达100亩以上的给予每亩200元的补助。目前,福建省晓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山桥村为基地,在全县范围内集中流转冬闲田约5200亩,试点稻药轮作模式,规模种植浙贝母等经济中药材,帮扶300余户贫困户实现户均年增收约4000元。同时采用稻鱼共养、稻虾共养、稻蛙共养等混合种养模式,获得多种高品质农产品,提升水体资源的利用效率。在荷花池中套养泥鳅、龙虾,实现三维立体养殖,收入大大增加。

3.2.6科技支撑树品牌

目前,“十里莲塘”田园综合体园区已建立优质稻品种展示区5个、总面积310亩,展示品种100种;建立省级优质稻示范片3000亩,平均亩产608.72公斤,亩产值提高380元,“浦城大米”品牌效应日益凸显。福建省晓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福建省农业农村厅、福建农科院作物所、福建农林大学作物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发挥省级科技专家服务团队优势,开展果蔬花卉新品种选育、引进和高新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工作,打造节水降肥示范基地,建设高标准温控大棚,种植过程完全采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有机肥使用比重达90%以上,实现农产品品质提升的高质量发展目标。

3.2.7农旅融合强品牌

“十里莲塘”田园综合体项目充分发挥水美地肥的生态优势和城市“后花园”区位优势,引进种植圣女小番茄、草莓、台湾礼品瓜、百香果、火龙果等30余种果蔬,建成果蔬采摘体验园;采用稻鱼共养、稻虾共养、稻蛙共养等水稻立体种养模式,同时引进彩色大米品种构建水稻田园图案,打造大型水稻生态种植观光主题公园,并于冬春水稻收割后连片种植油菜、郁金香等大型花海等方式,形成春赏油菜花、夏观荷花、秋看稻海、冬品郁金香的景致,待后续项目配套齐全,预计年吸引游客超100万人。

3.2.8营销策划响品牌

“十里莲塘”田园综合体园区作为2019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现场直播点之一,秉承“庆祝丰收、弘扬文化、振兴乡村”宗旨,在“十里莲塘”景区成功举办“2019年浦城中国农民丰收节”。打造稻草人艺术园、樱花鲤鱼溪、玻璃观景栈桥等景观,举行庆丰收文艺汇演、打谷英雄会、千人齐捕稻花鱼、庆丰收果蔬采摘、海峡两岸大米产品发展研讨会、浦城名优特农产品展示、斗茶赛、“醉美茶山”摄影评选等系列活动,丰收节活动前后共吸引近12万群众参与,进一步提升了“浦城大米”和“十里莲塘”品牌影响力。

3.3存在问题

“十里莲塘”田园综合体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主要存在问题:一是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道路狭窄,高峰期人流量增加,交通拥堵不堪;晓禾农业生态园内没有购物便利店,附近也没有吃饭和住宿的场所,给游客带来很大不便。二是现代农业规模偏小。根据目前接待客流量情况,晓禾农业采摘园9栋大棚规模偏小,种植的特色产品相对偏少,尤其是果蔬类稀缺,无法做到一年四季游客都可以采摘,也无法满足城区的供应量。三是缺少资金和融资渠道。目前,“十里莲塘”田园综合体项目后续开发和晓禾农业生态园二期建设,因无法获得足够的资金和贷款担保,后续项目开展迟迟难以推动。四是当地文化元素融合度不高。目前开展的内容,与当地的历史、文化、民俗等独特的内容融合得不够深入,如章氏功德院、谷满山桥、红军村、开路节等特色文化有待深入挖掘开发。五是品牌建设不够突出。“十里莲塘”田园综合体项目主要通过举办活动提高知名度,影响力仅限于本县域内,项目品牌的推广和知名度的提升还任重道远。项目后续做大做强,需要更多优秀的公司和加盟商加入。

3.4后续展望

“十里莲塘”田园综合体项目后续发展规划展望:一是坚持高站位规划,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深度融入“十里莲塘”片区总体规划,根据目前成效和存在问题,调整完善山桥村后续发展规划。二是继续推动“十里莲塘”田园综合体项目后续子项目的建设。完善集游客垂钓、烧烤、野炊、森林氧吧于一体的休闲区;打造人工“白水洋”,布置千米浅滩戏水区;建立15公里长的环山健身步道,举办马拉松或自行车比赛;打造山桥景区夜景工程,配套健全景区吃、住、游相关设施,全方位服务好游客。三是谋划建设红糖观光工厂,打造红糖伴手礼“东方巧克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引进优良品种,增加葡萄种植面积,既可游览采摘,作为鲜食葡萄食用,也可制成葡萄干,或建立加工厂进行葡萄酒酿造;增加“浦芝韵”灵芝大棚种植面积,建立“浦芝韵”灵芝破壁加工厂,进行深度加工,提高效益。四是精心谋划,充分利用好武夷品牌,大力推介浦城大米、浦芝韵灵芝等农副产品。五是引进建立喜马拉雅有声听书馆,与中央美院合作建立写生基地,举办篝火节等提升文化氛围,丰富旅游内涵。

4.“生态银行”实践探讨

4.1梳理巩固提升,扩大试点范围

依据“生态银行”发展理念,总结“十里莲塘”田园综合体项目发展的得失,结合各地实际情况,资源特色,大力推动相关特色产业的发展,扩大试点范围,适时纳入新的项目。真正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大力推动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4.2注重“三产”融合,协同发展

上一条:永泰局:部署保用地促发展工作
下一条:南平奖补闽江流域生态保护修复试点项目

在线联系

官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