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泉霖
近日,省煤田地质局与柘荣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柘荣县富硒富锌产业振兴推进会”。会上,该局“中国长寿之乡(柘荣)生态地质环境研究”课题组代表公布了该县地质富硒富锌研究调查成果。该成果的公布为推动柘荣县富硒富锌产业振兴,提升生态经济价值,打造一批名优农产品打下了基础。
近年来,省煤田地质局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围绕省委“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战略部署,从“十三五”开始战略转型,从以地质找煤为主全面转向服务战略性资源及清洁能源保障、服务城市化和城镇化及美丽乡村建设、服务生态环境保护、服务地质灾害防御、服务蓝色海洋建设等“五大服务”领域,在加快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的新福建征程中发挥了省属地勘单位公益性、基础性、先行性的技术支撑作用。
立足省情,服务战略及清洁能源开发
“无论什么时候,地质找矿都是我们的立局之本,要准确把握省委省政府对我们的职责定位。”据省煤田地质局局长黄玉荣介绍,“十三五”以来,省煤田地质局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开展了战略性、紧缺性及省内急需矿种的地质找矿工作。
在紧缺性资源勘查方面,该局开展了尤溪县管前—新阳矿区稀土矿普查,提交稀土氧化物资源量9.66万吨,矿床品味0.099%,达到中型规模。为推动我省石墨烯产业的快速发展,开展了福建省煤系石墨成因及赋存规律研究,经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等专家组审查,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应用该成果在永安区塘下洋、甫弼等地发现了两个中型的石墨矿产地。为找到省内急需的建设用砂矿资源,开展了机制砂配套矿山的寻找、勘查及矿山开发“三合一”方案编制工作,并实施勘查工作,在解决我省建设工程用砂供需矛盾的同时,间接保护了河、海砂自然资源不被滥采、盗采。
在非常规能源勘查方面,该局开展了漳州市区浅层地温能(指地下深度200米以浅地下恒温资源)资源调查研究,计算出地温能适宜、较适宜开发的地区总面积为154.98平方公里,利用地源热泵技术进行开发利用后,每年可节约的燃煤成本和环保支出2.59亿元。根据我省地质特征运用高热流型干热岩成矿理论,开展了福建省干热岩资源有利区调查评价,对我省9个燕山晚期花岗岩体进行调查,预测了资源远景区,估算连城胡坊—星桥复式岩体3—5公里的热储0.95×1018KJ,相当于3.23亿吨标准煤的资源量。福建省页岩气资源潜力调查与评价项目初步查清了我省页岩气资源赋存情况,优选了两个可进一步勘查的页岩气地质调查评价远景区。为助力康养、旅游、养殖等产业发展,在建阳漳墩、武夷山景区、龙岩双车、漳州汤洋、上杭古田、长乐龙峰等地开展地热资源可行性勘查,找到了十多处可供开发利用的地热资源。在勘查的过程中,该局引进先进勘查技术装备水平,开展绿色勘查技术研究,减少地质勘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协助地方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打造全国绿色矿山试验区。
兴城富村,服务城镇乡村建设
2018年11月,省煤田地质局与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莆田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莆田市城市地质调查成果发布会。该项成果可广泛应用于自然资源、城乡建设、水利、国土、环保、农业、交通、防灾减灾等领域。作为城市地质调查的一项成果,地下水勘查通过在湄洲岛、南日岛及附属岛屿施工的18口井,日出水量达2580多吨,可解决4万多人的生活用水,极大缓解了长期困扰缺水型海岛居民和驻军官兵的饮水难问题。在推进三明城市地质调查的过程中,该局应用物探和钻探相结合的技术手段,基本查明了困扰县域中心城区开发的地下工程地质难题。今后,该局还将开展三明市辖其他县中心城区的地质调查工作,助推山区县经济和社会发展。
柘荣县楮坪乡石咸村的猕猴桃种植基地,远远望去,满山遍野的猕猴桃在阳光下茁壮成长,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据华贵农业合作社负责人池阿木介绍,今年是果园挂果的第三年,由于海拔高、小气候好,猕猴桃、葡萄等水果甜度高、品色好,目前长势喜人,丰收在望。“以前我们的农产品没有优势,白茶比不过福鼎,水果比不过福安,大米比不过寿宁,现在煤田局发现我们的土壤和农产品里有硒有锌,不仅瓜果价格上来了,还供不应求。”
近年来,省煤田地质局开展了漳平市、武夷山市、连城县、仙游县、永定区、三元区、涵江区、永春县、霞浦县、安溪县、周宁县、永泰县等12个县(市、区)的农业地质调查评价项目,完成1:5万农业地质调查2070平方公里,发现富硒土地面积55.94平方公里和富锌土地面积93.63平方公里;划分了富硒富锌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及绿色食品适宜种植区,引导农村和农民调整农产品种植结构,从地质因素进一步佐证了武夷山岩茶、漳平水仙、永春芦柑、仙游文旦柚、安溪湖头水稻、连城地瓜等名特优生态农产品具有的养生养智价值,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此外,该局还完成了“永泰百漈沟省级地质公园”规划编制和地质遗迹调查,去年11月,省自然资源厅发文同意设立永泰百漈沟省级地质公园。遵照习近平总书记“把湄洲岛保护好”的指示,该局联合南京地质调查中心,开展了湄洲岛自然资源综合地质调查工作,摸清自然生态家底,为湄洲岛保护开发做好基础地质文章。局属测绘院承接了工程测量、不动产测绘、自然资源确权调查、国土“三调”等各类项目36个,开展泉州市泉港区、台商投资区,莆田市荔城区、城厢区自然资源确权登记调查,厦门自然资源确权调查试点项目成果被专家组评为优秀。完成建瓯市、浦城县、尤溪县等8个县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任务;完成漳州市平和县、三明市永安市、泉州市晋江市、莆田市城厢区、南平市光泽县、龙岩市新罗区等16个县(市、区)的村镇地籍调查项目。
提升颜值,服务生态环境保护
前些年,受经济利益驱动,我省部分矿山乱采滥挖、不规范开采现象比较严重,造成矿区植被破坏、水质污染,甚至出现水源枯竭、水土流失和地面塌陷等现象,局部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省煤田地质局通过环境地质“体检”手段,为我省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提供数据依据。在三明市、龙岩市、漳州市、南平市、福州市等地区矿产资源集中开采区开展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提交矿山地质调查及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调查报告262份。完成了永定区、清流县、大田县、建宁县、明溪县、沙县和东山县等7个县(区)的废弃矿山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综合治理方案,为后续生态恢复治理和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开展泉州市、三明市、龙岩市等地区的矿山土壤环境调查与评估36项,编制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及土地复垦方案40余份。完成了304件中央环保督察转办信访件及222个敖江流域关闭(废弃)矿山GNSS检查工作,为我省完成中央环保督查回头看整改任务提供了地质技术支撑。协助地方政府及矿山业主,通过对闭坑矿山资源的优化利用,打造地质公园、地质博物馆、种养殖基地、光伏基地等特色矿山小镇,将废弃资源转变为发展资源。
为协助我省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该局先后承担了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福建省部分)福州、莆田、泉州、漳州等市的两期地下水监测井孔的施工任务。完成所施工钻井的土建工程和97个监测井的野外验收工作,为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保护和地下水超采区治理等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承担了龙岩市县级污染源普查入户调查服务项目,共完成7290家污染源入户调查,其中工业源4754家、集中式382家、移动源357家、生活源1787家。完成平潭综合实验区6家重点企业用地调查,基本摸清了他们用地土壤环境基本情况。
人民至上,服务地质灾害防治
我省地处东南沿海,陆域80%由山地丘陵构成,大自然恩赐给福建绿水青山的同时,台风暴雨也时常给山区群众带来严重的地质灾害。
如何保护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始终是省煤田地质局的初心和使命,该局坚决落实好省委省政府、省防指和自然资源厅的部署,主动对接、积极参与重点地灾的治理工作,消除隐患,护好生态。每年汛期,该局地灾应急队伍都勇于担当、主动迎战,切实担负起地质灾害防御工作的重任,为全省21个县(市、区)开展地灾应急救援服务。组建了专业化的地灾防御工作队伍,配备精良装备,做到闲时备战、战时应战、战之必胜。做好基础性的地灾调查工作,协助地方政府划分好地灾的重点危险区、一般危险区以及地灾隐患点等,为地方政府提出防治建议,切实做到预防为主,防治并举。此外,该局还将地灾防治技术推广到矿山安全开采全过程,防止因矿山开发引起的地灾发生。
今年5月31日18时30分,永泰县城峰镇旗山社区后侧山体产生滑坡,部分滑坡体随着雨水下滑,涌入民房一楼地面。当日9时58分,省自然资源厅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预报,永泰县为黄色预警,发生地灾的可能性较大。接到预警预报后,省煤勘院副院长江斌,地灾应急专家刘震、张玉峰立即赴现场进行勘察,并参加了永泰县政府召开的旗山社区屋后崩塌处置协调会,汇报了崩塌灾情、成因分析、已采取应急措施、发展趋势、处置措施建议等情况,协同水利局、自然资源局、应急管理局、城峰镇等多个部门和单位,顺利解决了村民安置和回迁问题。
“十三五”以来,该局累计开展地质灾害隐患巡查、应急排查及救援1100多人次,与地方政府联合开展地灾应急演练46次,向地灾易发区居民、中小学生开展地灾预防和辨识知识讲座53场,有效保障了群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面向未来,服务蓝色海洋开发利用
我省是海洋大省,服务蓝色海洋建设,也是省煤田地质局开展的地质工作之一。近年来,省煤田地质局主要开展了近岸海洋的地质工作,完成了莆田市平海湾生态环境地质调查及修复方案和泉州湾海岸带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与莆田市、泉州市海洋与渔业局达成鉴定非法开采海砂技术支撑合作意向,与省海警第二支队开展了泉港非法开采海砂鉴定工作,累计提交涉海非法开采鉴定报告21份。为泉州市唯一的海岛行政村——泉港区惠屿岛开展边坡整治设计。开展了莆田市湄洲岛自然资源综合地质调查,以及兴化湾、湄洲湾海岸带工程地质调查工作,并对其适宜性开发进行评价。
当前,我省正在新起点上奋力推进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作为省属国有地勘单位,省煤田地质局不忘初心,勇于担当,紧扣省委省政府对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和部署,协助省自然资源厅认真履行“两个统一”职责,一体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海”城乡生态文明建设,更加主动、深度融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为建成经济发展高质量、生态环境高颜值的新福建作出应有贡献。
官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