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目录 - 海峡资源报
加入收藏
首页 本报要闻 往期报纸 国土资讯 文化视野 大地写照 公告 交流平台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本报要闻 - 要闻目录 - 正文

千方百计划增量  天罗地网护存量——2017年我省耕地保护工作综述

2018-01-19 09:11:46

“宝贵的耕地不是任人觊觎的‘唐僧肉’,而是全国人民的‘大熊猫’,必须守好护好!” 

去年,全省国土资源系统牢记职责,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攻艰克难,交出一份满意的耕地保护答卷:一年来,全省共完成补充耕地近7万亩,共划定永久基本农田1609.55万;连续18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牢牢守住人民群众的“饭碗田”。

为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落到实处,实现耕地保护从“一家管、大家用”的局面向“大家管、大家用”的共同责任转变,2017年,省国土资源厅研究起草并提请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实施意见》,提出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改进完善耕地占补平衡管理政策的具体措施,并明确各地政府(管委会)及省直各相关部门的责任,统筹推进耕地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为“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构筑坚实的资源基础。

去年初,省政府即与各设区市政府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各设区市政府也完成了与各县(市、区)政府的责任书签订工作,并督促各县(市、区)政府与各乡()政府签订了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明确各级政府的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年度补充耕地等各项工作任务,让各级政府站在耕地保护的同一艘船上。一年来,全省共完成补充耕地近7万亩,其中,补充水田3.7万亩,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2017年,我省有序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共划定永久基本农田1609.55万亩,完成国家下达的划定任务。永久基本农田中耕地平均质量等别为8.21等,与划定前相比,质量等级提高了0.03等,基本农田布局进一步优化;签订耕地保护责任书14904份,设立保护牌2627面,界桩33595个,实现了基本农田图、数、实地相一致。

“坚持优进劣出、提升质量是我们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的一个原则。”三明市国土资源局规划科科长谢桦介绍,按照规划,该市在确保目标任务完成的前提下,将零星分散、规模较小、质量较差的耕地依次划出。在划定工作中,三明、南平等地还将所有地块逐一对照最新航摄影像图,将现状中有建设用地的耕地、可调整林地以及坡度大于25度的坡耕地等全部予以划出,以确保保留和新划入的永久基本农田为优质耕地。

“占一补一”“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新形势下,国家对新增耕地质量也提出了新要求。2017年,我省还运用补充耕地远程监管系统加强对补充耕地项目立项、实施、竣工验收等阶段的管理,督促地方加快工作进度和提升新增耕地质量,全年共抽查60个批次470个补充耕地项目,把牢补充耕地“质量关”。去年7月,省国土资源厅组织在福清市召开全省耕地保护工作现场会,推广该市耕地表土剥离再利用和旱地改水田等耕地提质改造的经验,以推动新增更多的高等别耕地。   

一年来,我省围绕“互联网+国土资源管理提升”,以云管理与服务平台建设等技术手段为支撑,逐步建立了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库,并结合中期卫片执法监督检查,对重点区域进行动态监控,实现“处处可管、时时可控”,对破坏耕地的行为形成强有力的震慑;同时,充分利用动态巡查和群众举报等方式,及时掌握和发现违法占用耕地线索,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问责一起。通过天上看、地上查、形成天罗地网式立体式管理机制,违法占用、破坏耕地行为得到有效遏制,耕地保护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巩固和加强。

                                                ■ 本报记者 陈龚清


在线联系

官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