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百日攻坚行动以来,我们快马加鞭,白天抢着干,晚上挑灯战,目前,市区39个地灾隐患点治理项目,已完成28个,占项目总数的71%。”近日,三明市国土资源局地环科科长邓杰告诉记者。
10月,三明市召开“城市双修”(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全国试点城市建设暨示范项目百日攻坚行动动员大会,全面启动“城市双修”工作。作为生态修复的重点内容之一,该市把危害较大、社会影响较广的39个地灾隐患点列入其中,力争通过百日攻坚行动,尽早还市民一个良好的居住、出行环境。
11月16日,记者在梅列区列西街道翁墩地灾隐患点整治现场看到,工人正在对混凝土喷射面进行浇水养护作业,30多米高的陡坡被挖成了3个台阶面,横截面长近百米。据三明市国土资源局梅列分局矿政股股长巫青松介绍,翁墩通往205国道改线点存在地灾隐患,区内地层主要为泥质粉砂层,较为松软,雨季易发掉块、滑坡等地质灾害,严重威胁翁墩片区过往行人、车辆及附近鹰厦铁路的安全。“工程于10月1日动工,原计划11月30日前完工,但我们加班加点,本月10日就已基本完成治理任务。”巫青松说,该项目共削坡卸载土方2万多立方米,喷射混凝土2600多立方米,目前工程已进入扫尾阶段。
在梅列区第二实验学校操场后山记者看到,一道200多米长5米高的混凝土挡墙横亘在山脚,墙顶安装着绿色的防护网,墙体外侧山坡已被新生植被覆盖。巫青松介绍,通过削坡减载、设置挡土墙及喷播植被等,边坡能够有效维护师生安全。据了解,像这样涉及学校的地灾隐患点治理工程共有3处,目前已全部治理完毕。 ■ 记者 陈龚清 通讯员 林国波
官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