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目录 - 海峡资源报
加入收藏
首页 本报要闻 往期报纸 国土资讯 文化视野 大地写照 公告 交流平台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本报要闻 - 要闻目录 - 正文

荣誉来自奉献

2014-05-29 14:46:19

这是一个具有老、中、青“三结合”的聚合体,他们坚持以争创“一流工作、一流服务、一流业绩、一流团队”为目标,以开展“中国梦·劳动美”劳动竞赛为动力,充分发挥地质尖兵的先行作用,努力拓展广义地质的服务领域,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大力弘扬地质行业的“三光荣”精神,为“海西建设、漳州先行”当好先行军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今年“五·一”被省总工会授予“工人先锋号”先进集体荣誉。他就是——省闽南地质大队地质调查院。

提升素质 当好尖兵

近年来,该院以“提升岗位技能、增强职业素质、转变发展方式、提高服务质量”为主题,把不断提升职工素质作为创建“工人先锋号”实践的有效载体之一,以老带新、以强带弱,发挥“导师带徒”的优势,组织职工开展理论研讨和业务学习,不断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不仅促进了本院职工提升技术水平,还增强自主创新的能力。该院借助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开展了漳州古雷港经济开发区海水入侵数值模拟等为重点内容的综合研究,经过实地勘察和资料整编,完成了《福建漳州古雷港经济开发区专项水文地质调查报告》,为我省重大项目的建设提供了基础性的地质资料,受到专家们的好评。

凝心聚力 团结严谨

在这个20多人的集体中,年龄大的有上世纪50年代的,小的有90后的,可谓老、中、青结合。他们注重团结,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以严谨的工作作风认真对待地质调查项目上的每一道工序,把好质量关。为了第一手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他们坚持做好野外的调查工作。老同志做好传帮带,按规范要求手把手地教,传授经验;年轻同志虚心求学,上进心强创劲足,整个队伍团结和谐、朝气蓬勃。为赶任务,他们经常放弃节假日和休息日,加班加点,办公室有时甚至彻夜通明。

发挥优势 服务发展

在漳州市开展的“大干150天,五大战役当先锋”劳动竞赛活动中,该院发挥技术优势,先后完成漳州港开发区等5个县、市(区)的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及房前屋后高陡边坡调查;海西临港工业区1/5万安海幅工程地质调查;福建省综合改革试点小城镇龙海县角美镇、长泰县岩溪镇的1/1万地质调查;龙海县东泗乡两处地热水地质勘查,储量报告通过省国土资源评估中心审查;完成漳州市、泉州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几年来,还先后完成省、市重点项目“古雷—南太武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价”、“厦漳泉大都市地热地质调查”、“漳州市主城区应急地下水源地调查”、“漳州沿海隐伏地热资源调查”等广义地质调查项目。作为漳州市、泉州市的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支撑单位,该院积极主动地参与年度的地质灾害巡查与应急调查,2008年以来,累计完成了漳州市、泉州市近20个县(市)的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任务,派出应急分队一百多次,提交应急地质灾害评估报告50多份,开展地质灾害防治讲座、培训32场次,拓宽了地质服务新领域,积极打造了“海西先行、地矿人当尖兵”的品牌,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

责任担当 勇于奉献

这是一支敢打硬战、善打硬战的先行队伍。多年来,在地质灾害防治应急响应中,该院每次都能做到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涌现出了许多动人事迹。院长、高级工程师陈向阳每次在地质灾害的排查中都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冒着危险亲临险情现场进行地质灾害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提出科学合理的治理方案;高级工程师卢少山长期来默默无闻地坚守在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的第一线,以翔实的数据、科学合理的判定、可行的应急防治措施及时编写出地质灾害调查报告,为地方政府防汛抗灾提供决策依据和技术支撑服务。当强降雨降临,通往闻名遐迩的世界文化遗产——南靖土楼旅游的唯一大动脉路段山体开裂发现险情时,他们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提出科学的治理与防御措施,并派员日夜坚守在险情监测岗位,确保“世遗”通道的畅通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他们无愧于“工人先锋号”的荣誉称号,但我们看到更多的是荣誉后面的奉献与牺牲。 明铁磷


在线联系

官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