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目录 - 海峡资源报
加入收藏
首页 本报要闻 往期报纸 国土资讯 文化视野 大地写照 公告 交流平台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本报要闻 - 要闻目录 - 正文

开着小车去种地——建宁县均口镇官常村旧村复垦项目区见闻

2016-09-19 16:37:14

阮晓平

 

中秋时节,笔者来到均口镇官常村横排自然村,只见道路两旁的稻田里,满是绿色,生机勃勃。“看,对面那1.5亩稻田,就是我家的。”村民黎世斌指着山脚下的农田说,那些农田就是他家的旧宅基地复垦出来的。

“这里的村庄被大山环绕,农房建在山脚下,耕地都是山腰上的山垅田。”村干部揭双海介绍说,由于耕地肥力不足,无论是杂交水稻制种还是种植烟叶,效益都不高,居住在这里的14户农户都把毛竹产业作为主要经济来源。

“原来住在大山里,靠种地致富,太难了,就连孩子读书,还得到镇里租房子住,很不方便。″黎世斌说。

前些年,县里出台了政策,对横排自然村实施整体搬迁,村民们全部搬出大山,建了新房,都住到镇里去了,农忙时在老房子那住上一阵子,农闲时又回到镇里,过着两头居住的日子。

老房子都是短时间居住,没有修缮,很快就成了危房。

“房子倒了,还不如让它变身。”均口国土资源所所长张显贵说,县里准备实施旧宅基地复垦,凡是拆除旧宅进行复垦的,不仅有补贴,而且复垦出来的耕地,还归旧宅的主人耕种。

“开始真舍不得拆,从小就在这老房子里长大,有感情了,卖木料也卖不到几个钱,还不如放着,留个念想。”黎世斌说。

村干部给黎世斌算了一笔账:旧房成了危房,要修缮得花钱,如果进行旧村复垦,拆了旧房有补偿款,复垦出来的耕地,由农户自己耕种,又是一笔收入,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黎世斌自己也算了算:房子占地一共700多平方米,拆除后总共可领到4万多元补偿款;旧宅基地加上周边地块复垦,共可新增耕地1.5亩。

想通后,黎世斌拆除了旧房,旧宅基地复垦成耕地。耕地归自己耕种,他一家的生活有了很大的变化。

“竹山一年收入2万多元,打零工一年收入1万多元。”说起现在的生活,黎世斌乐得合不拢嘴。他说,如今家里买了小车,白天就开着车回山里“老家”干农活,晚上再回到镇里的新家住。孩子上学就在家门口,几分钟的路程。农闲时,他还可以在镇里打零工挣钱,增加收入。

“实施旧村复垦,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建宁县国土资源局局长邱春祥介绍说,横排自然村14户村民的旧宅基地复垦后,新增耕地11亩;村民们在镇区建了新房,有的开起了商店,有的外出务工,有的利用农闲时在镇上打零工,家庭收入有了显著增长,日子越过越红火。


在线联系

官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