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目录 - 海峡资源报
加入收藏
首页 本报要闻 往期报纸 国土资讯 文化视野 大地写照 公告 交流平台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本报要闻 - 要闻目录 - 正文

“让村民都过上好日子!”——宁化县禾坑村实施土地整治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侧记

2016-07-15 09:28:04

齐培松 吴立水 熊清平

错落有致的青瓦白墙住宅楼,宽阔整洁的水泥村道,宽大平整的村民休闲广场,绿树成荫的农民公园,设施齐备的老年公寓,还有那舒适漂亮的幼儿园……5月26日,记者在宁化县淮土镇禾坑村见到了一个环境优美、村民和谐、充满活力的美丽新村;禾坑村借力土地整治惠民政策,开启了一幅村美民乐的新农村画卷。

实施搬迁改造  荒坡上崛起一座美丽新村

在禾坑村的村口路旁,竖立着一块大石头,上面镌刻的“禾坑村”三个字特别引人注目;村口一条6米多宽的水泥路直通新建的行政服务中心大楼,楼前竖立的旗杆上飘扬着一面五星红旗;水泥路右边的山坡上已建起了好几排三层高的住宅楼。沿着宽阔的水泥村道,我们走进新建的农民住宅新村,连体楼房白墙青瓦,错落有致,凸显客家特色;住宅楼前的水泥路平坦干净;新村口的小花园里摆放着石桌、石凳,鲜花争艳,青草茵茵。

“这里原来是荒山坡也是乱葬岗。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中,我们着眼精准扶贫,将土地整治与造福工程和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采取“搬迁改造”方式,在这“瓦窑埂”建设百户村民集中安置新村,规划用地100亩,建设106栋的农家住宅,搬迁安置居住在地质灾害隐患点、偏远地区以及水土流失重点区域的村民。安置新村建设没有占用一亩耕地。安置新村建设中,最大的压力就是迁坟,村两委通过耐心细致地做好群众思想工作,逐步达成了共识,在党员干部带头下,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将315座坟全部迁移到新公墓区。”禾坑村党支部书记廖罗金边领路参观边介绍道。

听介绍,安置新村每户农民住宅楼占地面积96平方米,统一采用客家建筑风格;禾坑村利用旧村复垦产生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的资金,实施完成了新村绿化、道路硬化,以及村道57盏太阳能路灯安装等新村基础设施建设。截至今年5月26日,该村已有85户村民喜迁新居。

顺着安置新村水泥路走,我们来到村民廖太老住宅楼前,他热情地邀请到屋里坐一坐。廖太老的住宅有3层,每层96平方米;一楼是大客厅,宽敞、明亮;客厅的右边楼梯下是放农具的杂物间;二楼是厨房、餐厅和储藏间,三楼是卧室。听介绍,廖太老原来的住宅是砖木结构的老房子,又是建在地质灾害危险区;2014年,屋后山体发生滑坡,约有4立方米的泥土滑进房间。去年5月下大雨,后山发生滑坡,他家靠山坡的后墙被滑下的泥土冲倒了,挺危险的!“现在搬迁到这里,房子新,环境好,住得舒服又很安全,新村比原来住的地方好多了。”说到新的环境、新的生活,廖太老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喜悦。“要感谢政府的好政策,感谢村两委和魏书记为我们村民办了实实在在的好事!”廖太老说。他称赞的魏书记就是禾坑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省国土资源厅派驻挂职干部魏伟恒。

我们边喝茶边听廖太老谈他家现在的生活与生产情况。“我们夫妻俩承包了40亩的耕地,上半年种植烟叶,下半年播种水稻,还有种些玉米和蔬菜。”“这么多的田,忙得过来吗?”“40亩没问题!以前只耕种三五亩地,村里实施土地整理后,田块大了,道路通了,排灌又很方便;现在用拖拉机耕作,效率高了,平常田间就我们夫妻俩管理,到农忙时,我们有请了10多位村民帮忙。”廖太老讲的轻松,说得自信。听介绍,扣掉承包地的租金和耕种成本,廖太老夫妻俩一年下来纯收入超过10万元。真是有了好政策,加上好环境,农民勤劳就能脱贫致富。

立足因地制宜 小山坡建成乡村文化休闲公园

顺着整洁的水泥村道,路过禾坑村行政服务中心,我们来到了该村农民休闲文化公园。依山坡地形而建的公园里,绿树成荫、郁郁葱葱,映山红舒展着翠绿的叶子,观赏桃树上挂着青色的小桃子;竖立的太阳能路灯有序分布;半山坡有一个休闲凉亭,林间两条木走廊前后相连。沿着公园休闲小路漫步,路旁的树下还放置了石桌、石椅。走到山坡上,有块二三十平方米平整的场地,仔细观察,场边还设置了6张座椅。“这里叫生花广场,原来村里的妇女常来跳广场舞、健身舞。”廖罗金说道。听介绍,在建设美丽乡村过程中,为了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培养村民文明健康的生活情趣,禾坑村因地制宜,利用小山坡修建起这个面积近50亩的农民公园,也叫乡村文化公园,并在公园旁安置了几套健身器材,让村民们有了一个休闲娱乐、健身锻炼的好去处。这个农民公园虽然不大,景观有限,但走在公园里却让人感到自然、生态、舒适。“我们村还在行政服务中心大楼前新修了个健身广场,面积有一百多平方米,在大楼后面新建了一个标准的篮球场,为村民增添了两处业余文体活动的场所;魏书记带领村两委实施旧村改造,把村中廖氏宗祠门前的10口旧鱼塘改造成休闲景观池,池中养鱼,池上架设了具有客家风情的屋桥,为村民又创造了一个优美的生态环境和休闲生活的空间。”廖罗金笑着介绍说。

我们顺着农民公园右边的水泥村道往回走,半坡旁,看见有七八位妇女正围坐在公园里的凳子上开心地聊天,记者顺路走近访问。“你们常来公园这里吗?”“建好了公园真好,我们每天有空了就会来坐坐,碰碰面。”“您今年高寿?”记者笑着问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她名叫伍仕根,今年92岁了,她旁边那位也85岁啦。”一位年纪轻点的妇女笑呵呵地帮着介绍。“这里环境好,如果能再搭个蓬遮阴,那就更好了!”她接着稍稍大声地说道,在场的人听了都开心地笑了。笑声饱含着快乐,表达了对建设美丽乡村的认可。

建设幸福公寓 五保户特困户喜圆多年安居梦

公园的对面有一栋4层高的大楼,二楼白色的外墙上,“幸福公寓”四个金色的大字特别得醒目。“那是我们村盖的老年公寓,用来安置村里的五保户、特困低保户。”廖罗金边领着我们走进二楼的公寓边说道。我们走进靠右边的房屋,一间卧室,一间客厅,卫生间还配有电热水器。“这是廖有道老人住的,他是烈属,也是困难户。”同行的村干部介绍道。采访中,我们见到今年81岁的五保户吴运女,“您好,老人家,住在公寓适应吗?”“很好,很好!”吴运女连声回答。据了解,禾坑村在实施“搬迁改造”建安置新村时,迁出地仍有10多户贫困户缺资金无法在新村点建房。村两委经过研究并经批准,在集中安置规划区中筹资建设“幸福公寓”,实施“搬迁改造”扶贫。该公寓占地380平方米、建筑面积1227平方米,建有17套公寓房,每套建筑面积32—46平方米,配套建设食堂、医疗室等服务设施,由村集体统一配备炊具、床铺、衣橱、餐桌等生活设施,可以说是拎包即住。“2014年“幸福公寓”建成后,到现在已安排了村里的6户五保户、特困低保户入住。”廖罗金边走边介绍。

刚走出“幸福公寓”,隐约听到从公寓一层楼传来小朋友的玩耍嬉笑声和稚嫩的歌声。“公寓的一层是村办的幼儿园,村里的妇女可以将学龄前孩子送到幼儿园,这样她们就能安心地去村里的加工厂做工,增加家庭收入。”廖罗金说着带着我们从公寓旁小路走到了幼儿园门口。“今天,幼儿园里有20位小朋友,他们都很可爱!”幼儿园廖宁静老师微微地笑着说。

致力精准扶贫 让村民都过上好日子

在禾坑村福建禾森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办公楼,记者约访了该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魏伟恒。“开展土地整治,加快建设美丽乡村,实施精准扶贫,让村民都过上好日子,这是村两委近期和今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听介绍,在开展土地整治方面,2013年以来,禾坑村共实施了旧村复垦55.35亩,新增耕地51.08亩,实际完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51.08亩,挂钩指标收益的投入,加快完善了村庄公益性基础设施,有力推进了禾坑村省级美丽乡村试点建设。在实施精准扶贫方面,禾坑村努力探索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在稳定烤烟和烟后稻生产种植面积,提升烤烟和烟后稻种植效益的同时,该村鼓励村民实行土地流转,培育了廖木良等一批种烟、种粮大户。村民土地流转后,每年都有稳定的耕地租金收入外出务工有困难的村民,可以受聘当农业工人,或进公司当员工,实现在家门口就业,每月有工资收入;农业大户流转村民土地后,可以实现集约经营,规模生产。禾坑村还利用村新建的厂房以及废弃办公场所,引进福建翔龙集团江西飞龙鞋业有限公司“落户”,有效解决了村里260个留守人员的劳动就业问题,真正实现了自身的“造血功能”;去年12月,禾坑村通过多方努力,引进了福建禾森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该村落地投资兴业。该公司经流转承包了禾坑村200多亩耕地,700多亩山地、林地,20多亩的水库水面,规划发展现代农业和休闲观光生态农业。项目实施后为禾坑村实现村民“家门口就业”奠定了基础,不仅增加了村民就业岗位、带动村内农业产业发展,还可以通过土地流转,让村民每年获得一定的租金收入。

参加座谈的该公司董事长吴风华递给记者一本印刷精致的投资项目规划设计书,兴奋地说:“整个项目工程建设,计划总投资6000多万元,目前已建好设施大棚30多亩;在当地聘请了20多名农业工人,有长期的,也有临时的,他们平均每月工资近3000元。”谈到禾坑村精准扶贫和今后发展目标,魏伟恒信心满满地介绍说:“我们村两委确立了到2017年全村有三分之二以上扶贫户脱贫,实现“四有三保障”,即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比较稳定的收入来源和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养老有保障的工作目标。明年夏天,你们再来禾坑村时,一定会感受到我们村美丽乡村建设又有新的面貌。”

在禾坑村采访,记者收获颇丰,感触颇多。采访结束了,可村民们淳朴的欢声笑语仿佛还在耳边萦绕;离开禾坑村时,已是万家灯火,我们似乎有点依依惜别的感觉;车行大路上,回眸禾坑新村,村民的楼房里透出了明亮的灯光,村道上太阳能路灯洒下耀眼的光芒,夜幕下的禾坑村依然是那么美丽迷人!记者坚信,禾坑村的明天一定更加灿烂,记者由衷地祝愿,乡亲们明天生活更美好!


在线联系

官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