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目录 - 海峡资源报
加入收藏
首页 本报要闻 往期报纸 国土资讯 文化视野 大地写照 公告 交流平台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本报要闻 - 要闻目录 - 正文

省移民开发局五大举措破解库区发展难题

2016-05-26 16:01:46

本报讯 日前,省移民开发局采取五项举措,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有效破解制约库区发展的难题障碍。

——推进生产开发,破解移民收入低的难题。以实施移民增收致富工程为载体,立足于库区资源,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多措并举有效增加移民收入。在农业方面,加大库区设施农业扶持力度,大力发展库区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对接“互联网+”等新兴业态,培育库区电商,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切实增加移民生产性收入。在工贸方面,以明晰产权为前提,以租赁经营为抓手,着力推动以工业厂房建设、商业店面购置为重点的移民创业园建设,增加移民财产性收入。在旅游方面,充分利用库区生态资源、民俗资源和乡土资源,因地制宜发展以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养生养老、创意农业、农耕体验、乡村手工艺等为主要内容的库区乡村旅游,着力培育100个库区特色旅游乡村,打响库区旅游品牌,增加移民经营性收入。

——深化环境整治,破解库区环境差的难题。以实施移民美丽家园建设工程为载体,按照“四态”融合的理念,深化移民村环境综合整治,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移民家园。以文态塑内涵,结合地理区位、历史背景、民风民俗、地域风情等,打造以孝廉、农耕、建筑、书画、节庆、饮食等为主题的文化特色和亮点;充分发挥库区移民文化活动中心的作用,开展移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彰显移民乡村的独特魅力。以形态展特色,围绕“清理环境、梳理管线、修缮房屋、配套设施、美化绿化、长效管护”六项任务,整村推进,逐村推进,做到“一村一规、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着力打造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的宜居宜业美丽移民村庄。以生态为本底,着力保留住移民村落绿色、低碳、环保的原始风貌,防止大拆大建、过度硬化,真正把移民村建设成为好山、好水、好空气,原汁、原味、原生态的移民乡村。以业态求发展,在巩固和发展好移民村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发展库区农产品生产基地、农家乐、特色小镇、乡村旅游休闲、农村现代民宿等,加快移民群众增收致富的步伐,建设富裕文明的现代移民村庄。

——完善设施配套,破解库区配套缺的难题。在文化设施方面,对总人口300人以上直补移民占50%以上且所在建制村未安排移民文化活动中心的移民自然村,实施村文化室建设或改造,丰富移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在卫生设施方面,对直补移民占村总人口50%以上的移民建制村,经卫生部门审批且村内有建设用地的,实施村卫生室建设或改造,改善移民群众的基本医疗条件。在交通设施方面,对经交通部门立项并列入路面拼宽改造当年补助计划的,实施通村道路拼宽改造,进一步改善移民群众的出行条件。在旅游设施方面,根据特色旅游发展需要,实施停车场建设项目,完善库区乡村旅游配套设施。

——实施精准扶贫,破解库区短板多的难题。全力以赴推进列入全国试点的13个县(市、区)大中型水库移民避险解困工作,对进度相对滞后的县(市、区),实行挂牌督办,倒排时间表,一月一协调,一季一督查,切实加快进度,力争在2016年底前,全省7961避险解困移民全部搬入新居。对省定扶贫线下的全省1.3万个农村贫困移民,加强与扶贫部门的对接,逐户逐人建档立卡,因户因人因类型施策,实行一户一本台账、一个脱贫计划、一套帮扶措施,使各项帮扶措施真正扶到点上、根上。对23个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予以倾斜帮扶,集中后扶资金项目,重点解决当地库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困难。

——强化创业扶持,破解创业能力弱的难题。在全省选择部分移民村设立移民贷款担保基金,为移民群众创业解决″贷款难″的问题;在全省全面实行移民创业小额贷款贴息政策,切实解决移民群众创业贷款“付息重”的问题。利用现有移民创业园,探索培育移民创业示范基地、创业大本营、创客天地等,为移民群众创业创新提供有效平台。针对市场需求和移民自身实际,开展汽车驾驶、家政服务等就业前景好的职业技能培训和果蔬种植、生态养殖、农村电子商务等创业门槛低的实用技术培训,进一步解决移民创业“能力弱”的问题。以福建工程移民职业技术学校为平台,开展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试点,提高移民劳动力技能素质和岗位适应能力。  王裕禄


在线联系

官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