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目录 - 海峡资源报
加入收藏
首页 本报要闻 往期报纸 国土资讯 文化视野 大地写照 公告 交流平台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本报要闻 - 要闻目录 - 正文

美丽蜕变 新城崛起——三明(沙县)生态新城低丘缓坡开发建设现场走笔

2016-04-22 09:14:37

陈龚清 张世平

 

3月10日,记者走进三明(沙县)生态工贸区生态新城低丘缓坡开发建设现场,只见处处是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工地上,车辆来回穿梭,机声隆隆;商贸、旅游区里,人流涌动,一个充满活力、富含现代气息的生态新城正蓄势崛起。

驱车驶入园区,最显眼的是四通八达的园区大道以及平整后空阔无边的工业用地。随行的沙县国土资源局用地股副股长朱升起介绍道,区域内大部分属于低丘缓坡地,过去既没有一个像样的工业项目,也没有一个让广大群众受益的旅游项目。

机遇来自于三明生态工贸区理念的提出,2011年11月,《海西三明生态工贸区发展规划》获得省政府正式批准。这片区域与沙县老城隔沙溪河相望,是进入三明的陆、空门户,距离动车三明北站1.5公里,沙县机场7公里,三明绕城快速路通车后,到三明市区大约10分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明显的交通优势,使得这里成为沙县继小吃城之后的又一片投资热土,成为三明生态工贸区生态新城的核心区。

作为国土资源部低丘缓坡地开发利用试点和我省6个节地型生态型低丘缓坡土地开发利用示范片区之一,自2012年起,沙县就开始进行低丘缓坡开发利用探索。2015年8月,国家发改委正式下文,将三明生态新城列为首批8个国家低碳城试点之一,这片区域的开发从区域战略上升为全国战略。记者从“三明生态新城核心区控制性详规”中了解到,生态新城建设用地面积96平方公里,核心区建设用地面积约24平方公里,其中八成是坡度较缓的丘陵地带。

站在三明生态工贸区管委会大楼,鸟瞰整个区域,只见生态新城区域犹如盆地间的一个平原,纵横交错的道路将其分隔成一个个建设工地,要不是周边还有几个山包点缀,让人无法相信过去这里曾经是荒丘林立、沟壑纵横的低丘缓坡地带,如今经过削峰填谷,地块平整部分配套设施已完成。

“园区开发充分利用坡地优势,进行合理开发利用,使之成为生态工业项目集聚洼地,发挥出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管委会土地收储中心负责人张剑飞指着眼前一大片平整的地块告诉记者,利用低丘缓坡地,不但节约了耕地,而且大范围的成片土地,有利于高起点、高标准规划产业布局,有利于招商选资和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产出率,从而提升了城市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实现了土地的节约集约使用。去年,生态新城核心区招商共计对接项目60个,其中已落地项目10个,计划总投资40亿元,一个个产业集群不断形成。

在他的带领下,记者来到陆地港项目现场,大型箱式货车不时进出,一派繁忙景象。张剑飞介绍说,得益于位于机场周边的“近水楼台”优势,这块总规划建设用地面积960亩的区域内,根据项目运营模式分为两大功能分区,分别为仓储区563亩和商贸区397亩,现已完成投资2.45亿元,建成综合楼、一万平方米非保税仓库、5000平方米海关监管仓库、2200平方米保税仓库以及堆场、卡口等,为三明的外向型经济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基础设施。

记者走进厦门港务进口商品自营店展示销售区看到,崭新的货架上,化妆品、名烟、名酒一字排开,虽然是工作日,仍有一些市民驾车前来选购商品。朱升起告诉记者,商贸区一期占地面积172亩,当中的进口商品直销中心刚刚于去年6月29日开业运营,首期投入的500多种进口商品来自欧洲、澳洲、日本和东南亚,均为厦门港务集团旗下企业代理进口或报关,让三明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买到质优价廉的进口商品。

离开陆地港项目现场,来到生态新城西南侧的职教园区,只见一个狭长的山谷中,几幢教学楼和行政综合楼已经矗立,与跌宕起伏的葱郁山峦有机结合,形成一幅原生态的校园景观。朱升起介绍说,职教园区由三明职业中专学校、三明市高级技工学校、三明市少年体育运动学校等组成,规划总用地面积1000亩,其中主校区建设用地396亩,户外拓展、训练基地600亩,总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规划招收中职学生和运动员6500人。“集中在一个地方办学,三明不久就有一座自己的学城了。”他接着介绍道,为了节约集约用地,体育场馆、图书馆等由3所学校共享,在规划布局上则利用原有山谷水源,营造出多层次的学习生活空间。

如何在低丘缓坡开发利用过程中保护好原有的生态环境?走进离职教园区不远处的湿地公园,小径蜿蜒,鲜花绽放,栈桥卧波,湖水连天,仿佛进入一个绿色的世外桃源。这是生态新城开发建设中有效利用未利用地和低效劣质农用地,优化用地布局结构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总面积687亩的湿地公园分为生态净化区,生态保育区,生态科普区三个区域,具有生态观光、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公园设计依托生态新城基地现状的自然条件及新城建设的优势,在建设过程中,没有大填大埋,整体设计基于场地现状的鱼塘、农田、水系等自然条件,构建山地式的竹林水乡。

沿着公园大门附近的如意湖栈道行走,三三两两的人群不时走过,或驻足观赏,或拍照留影。据介绍,如意湖湖体原本是一块低洼地,按照规划,要先把湖体填平,再挖出如意的样子,但是这样做,要毁掉原先存在的一片松树林,着实浪费。本着“师法自然”的原则,最后只是引水而来,稍加改造而成。如今,湿地公园俨然成了生态新城的一张绿色名片,也为三明市民提供亲近自然的景观空间。

一路行,一路看,通过低丘缓坡土地的开发利用,三明(沙县)生态工贸区生态新城建设成功破解了发展中的土地瓶颈,一个充满活力、魅力四射的城市新区正向我们走来。


在线联系

官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