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目录 - 海峡资源报
加入收藏
首页 本报要闻 往期报纸 国土资讯 文化视野 大地写照 公告 交流平台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本报要闻 - 要闻目录 - 正文

大美家园 爱心呵护 ——灾后集中重建点顺昌大爱新村见闻

2016-04-14 15:59:55

陈龚清

 

清明时节,春意盎然。出顺昌城关沿着316国道往南平方向而行,富屯溪岸的一片平地上,几十栋小楼拔地而起。平整的水泥道路、漂亮的园林绿化和规划整齐的楼房,让人感觉仿佛来到都市里的花园式居民小区。这里,就是顺昌县2010年“6.18”灾后最大的集中重建点,它有一个与众不同的村名——大爱新村。

大爱新村位于洋口镇上凤村,是由田坪、谢坊、大坪、上凤4个村的550多户2000多名村民组成的大型灾后重建新村。走进村里,眼前所见都是一排排漂亮的五层楼房,每户面积少则45平方米,多则120平方米,最大的有140平方米,全部有宽敞明亮的客厅、功能齐全的厨房、卫浴设施配套的卫生间。

漫步大爱新村,除了漂亮的篮球场、热闹的农家超市、正规的幼儿园外,给人留下最深印象的,还是立在村子中心广场边上的四根高大醒目的大理石圆柱。村民们告诉记者,圆柱上雕刻的凤凰图案,是少数民族畲族的图腾标志。原来,大爱新村还是目前全省最大的畲族聚居村,全村60%的人口是畲族。当初,洋口镇党委、政府在规划建设大爱新村时,就充分考虑到村民的民俗习惯和文化传统。如今,每当畲族传统的节日来临,村民们都会穿上畲族传统服饰,在广场上赛歌赛舞,热热闹闹庆贺一番。

田坪村村委会主任雷财祥告诉记者,村里的房屋分三期建成,其中2012年建成400套,之后村民又集资兴建了两批共150套房,全部都是五层高的钢筋水泥框架结构楼房,共有60多栋。当初能住进这么漂亮的、连城里人也羡慕的楼房,是村民们想都不敢想的。因为,2010年夏那场因持续特大暴雨引发的山体滑坡灾害,曾使得他们这些原本散居在大山深处的村民一时间惨遭重创,甚至倾家荡产,苦不堪言。“暴雨、山洪、泥石流袭来,村里的房子几乎都被冲垮,有的被厚厚的泥浆埋了,田里堆满了从山上滚下来的大石头,家就这么没了。”村民吴土根回忆起那段痛苦的经历,仍然心有余悸。

灾后,考虑到村民们重建家园的迫切心情,洋口镇国土资源所立即着手开展灾后重建新村的选址勘查论证工作。“这里地势平坦,地质条件好,可以避免再次发生洪灾带来的灾害。”洋口镇国土资源所所长黄代文介绍说。台湾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在了解到洋口镇的严重灾情后,第一时间献出无私大爱,通过与当地政府联系,派出义工到实地察看灾情,决定捐建这个该县安置受灾群众户数最多、难度最大、任务最重的集中重建点,使得大爱新村仅用短短一年零三个月时间就完成了第一期共400套灾民的安置新房建设。

大爱新村给记者的另一个突出印象,是这里的水泥路面干干净净。雷财祥对此的解释是,住在这么好的新村里,交通又方便,整洁的家园环境当然要用一颗爱心去维护。平时村民们到周边的企业去打工,收入比在山里光靠种点田高多了,既没时间也没人愿意再像过去那样养鸡养鸭了,没了乱跑的鸡鸭,加上又有专人保洁,自然就干净了。生活条件的巨大改善,也大大激发了村里新一代的学习上进心,仅去年,村里就有两名学子分别考取了北京大学的研究生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本科生,村民们都为此感到自豪。

“说起大爱新村,最值得一提的是建设中对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黄代文告诉记者,别看小区占地108亩,建筑面积4700多平方米,由于在规划中全部采用了能最大限度地节约用地的小高层模式建房,居住面积按人口分,两人户的一室一厅一卫有45平方米,3到5人的三室二厅二卫120平方米,最大的四室二厅二卫140平方米,居住条件可谓宽敞。但按户均的占地看,平均只有20多平方米,可谓节约,但村民们对这种集约化的楼房却都住得很满意。“新村建好后,对村民们腾退出的旧宅基地进行复垦,新增了70多亩耕地。”他说道,如今,这些新增耕地已由一些种植大户进行承包经营,种上地瓜、黄豆、玉米等,产生了新的经济效益。

吴土根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过去虽然看上去家家独门独院,住宅占地少则70多平方米,多的有200多平方米,但居住在深山老林,都是破烂土木屋。现在住上了宽敞明亮、设施齐全的钢筋水泥单元房,条件不知比过去好了多少倍。“过去大家隔个山头,走动不方便,现在楼上楼下,可以常来常往。” 他笑着说,从交通闭塞的大山深处迁到国道边,距离县城近,交通也方便,可以外出做点小生意,或者去打工,生活是越来越好了。


在线联系

官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