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目录 - 海峡资源报
加入收藏
首页 本报要闻 往期报纸 国土资讯 文化视野 大地写照 公告 交流平台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本报要闻 - 要闻目录 - 正文

搬迁后的日子更阳光——三明市三元区地灾搬迁安置点柳城新村见闻

2015-10-29 15:34:13

本报记者 陈龚清

 

深秋时节,记者随三明市国土资源局三元分局工作人员来到三元区莘口镇柳城村搬迁安置点,只见一栋栋崭新的居民楼拔地而起,安置小区里,配套建设了绿化带、排水、消防等景观与设施,几位老人正在悠闲地和邻居拉家常。这个位于三明至永安国道旁溪口农场大山头的新村,正呈现出成熟社区的模样。

“多亏了国家政策好,不然我们哪能住上这么好的楼房。”在小区入口处,记者遇到柳城村党支部书记邓承根和村委会主任邓承阁,他们热情地介绍起新村建设、搬迁、安置的过程。

旧柳城村距离国道6公里路程,是个依山而建的小村庄,村民居住的都是上世纪90年代建的砖混房。这里属构造侵蚀低山地貌,地形切割较强烈,是老地质灾害隐患点,现存的两个滑坡体,经地质专家预估,土石方量约38万立方米,危及102户406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多年来,每逢雨季,该村一直是政府地质灾害监控的重点。2010年6月,在大量雨水的冲刷下,山体出现土壤松动现象,很多地方出现了险情,万一出现泥石流或山体滑坡,后果不堪设想。

2010年7月,三明市相关部门协商研究后,决定将柳城村列为地质灾害整体搬迁项目,并列入2011年、2012年“六大战役”重点项目,经过多番商讨,最终择优选址“馒头山”作为安置点,现称柳城新村。“选择在公路旁建新村,是经过反复考虑和商议的,这里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庄规划,周边范围内不存在地质灾害隐患,基础设施比较完善,交通便捷。”邓承阁说,安置小区占地面积1176平方米,规划建设10幢120套安置房,总建筑面积14326平方米,总投资2300万元。

2012年3月21日,安置点动工建设,镇政府组织实施了集中安置点的勘查设计、地基平整及护坡、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当年8月底,居民楼封顶;9月,搬迁户的安置房开始进行室内装修,“整个过程持续了2年多,到2014年7月底,118户村民都拿到了新房的钥匙,400多人才搬迁入住完毕。”邓承阁说。

一幢楼房,楼层有高有低,位置有东有西,如何分配?“我们实行积分制,按照报名顺序、签合同先后等来综合评定,得分高的先选。”邓承根告诉记者,选房顺序公示后,大家都没有异议,高高兴兴地选好了房子。

走进柳城新村,只见每幢楼房有2个楼梯口,每幢6层,底部是架空层。小区中间是一大块空地,干净、整洁。“架空层是公用的,谁家有什么红白喜事都在这操办。”邓承根说,村里还雇佣一个保洁员,负责小区内的清扫与绿化工作,保证家园环境美观、舒适。

在他的带领下,我们来到2楼村民邓启明家中,他的爱人正在家中打扫卫生,她热情地邀请我们进去坐坐。记者四处看了看,只见120平方的套房里客厅、厨房、卫生间格局分明,铺着漂亮的地砖,电器、家具等一应俱全,客厅亮堂堂,房间收拾得井井有条。“装修了4室1厅,一家7口也够住。”他爱人笑呵呵地介绍起了“家底”,她说,政府的工程队把房子盖好,大家按照一平方600元的价格购买,也就花了7.2万元,装修和买家具花了10多万,总共也就20万左右,比市里的商品房便宜多了。“以往雨稍微下得大一些,就会坐立不安,总担心发生山体滑坡会压倒房子,晚上都不敢睡着,现在雨下得再大我也不担心了。”她说,“唯一觉得不方便的就是没有地方放农具,楼上楼下都不合适。”

搬离山村后,村民们如何谋生?“之前村民们长年以种养毛竹为生,搬到新村后,除了一部分外出打工外,很多村民选择到新村周边的企业工作。”邓承根说,新村选址之初,区、镇、村就充分考虑到村民今后的生计问题,选址于三明至永安国道旁,周边聚集着东南汽车缸套、丰润化工等多家效益良好的企业,村民在农闲之余,可以到企业打工,增加收入,这也改变了村民原来单一性的收入模式,拓宽了收入渠道。

“在附近企业上班的,还可以走路上下班。”邓承根接着说,搬到新村后,交通方便了,村民若要进城采购,可以乘公交车或骑摩托车,几分钟就能到莘口镇,新村靠近公路,到三明市区或者永安市都很方便。当然,更重要的还是看病、上学都便利,安置点离乡镇卫生院比较近,老人们平时看个小病,自己就可以去卫生院,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从深山老林里走出来。幼儿园就在附近,就是到镇里上学,也不用再走十几里的山路了。

“搬迁后日子过得更阳光了!从前是一个村的乡亲,现在是同一个小区的居民,没有分开,还住在一起,彼此不生疏,大家庭里其乐融融。”邓承根说。


在线联系

官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