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目录 - 海峡资源报
加入收藏
首页 本报要闻 往期报纸 国土资讯 文化视野 大地写照 公告 交流平台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本报要闻 - 要闻目录 - 正文

山垄田变“聚宝盆” ——建宁县土地整理助农增收小记

2015-09-16 16:26:51

阮晓平 王华耀

 

别人不愿意耕种的山垄田,到了张光庆手中,变成了“聚宝盆”,因为他用这些田地养田螺、喂鲤鱼、种有机稻……

近日,在建宁县伊家乡陈家村,村民张光庆带着我们看他养殖的田螺。田埂边,一眼就看到三四个田螺,黝黑黝黑的,个头比一元的硬币还要大。张光庆说,今年春天放下去的种苗,现在基本都生籽了,成活率很高。

伊家乡地处偏远,阳面田很少,大多都是山垄田,经济效益不高。近年来,随着年轻人不断外出打工,山垄田都没人愿意耕作。

为了提高山垄田耕作效益,建宁县国土资源部门逐渐把农田整理的重心转向山垄田。仅用两年时间,经过土地整理的山垄田已经达到2万余亩。伊家乡沙州村、陈家村1770亩的山垄田也被列为2014年土地整理项目。

土生土长的农民张光庆就琢磨开了,按常规方式耕作肯定不行,还得找点独特的路子。伊家乡主要靠农业,今年,乡里推广田螺养殖,这让张光庆眼前一亮。他第一批报了名,乡里组织他们进行了技术培训,还送到外地参观学习。

“这世上没有不能做的事,只怕你想不到。”张光庆说,他到外地看到,人家养殖一亩田螺的收入,是自己种水稻的好几倍。回来以后,张光庆租下了60多亩山垄田,用来养殖田螺。他算了一笔账:一亩地田租400元,种苗70元,到秋冬季节可以收获200斤田螺,按10元一斤算,一亩就是2000元。

不单是养田螺,张光庆还有自己的“小九九”。他准备在田里种上红米,种纯粹的有机稻米,不求有多少产量,哪怕一亩田240斤红米,也有近2000元钱。除此以外,他还在田里放养稻花鱼,一亩5斤鱼苗,到秋收时节,20多斤鱼是没有问题的,按30元一斤算,这里又是600元。

现在他们村的土地整理项目还在施工,田租会相对便宜些,到年底土地整理完工后,田租肯定要贵起来,于是他用3年的租期,先租了60多亩山垅田。

立体种养,还都是有机、生态的,三样收入加起来,有4000多元,但成本却不高,很是划算。

今年,伊家乡共养殖田螺200多亩,小小的山垄田,如今成为了“聚宝盆”。


在线联系

官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