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目录 - 海峡资源报
加入收藏
首页 本报要闻 往期报纸 国土资讯 文化视野 大地写照 公告 交流平台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本报要闻 - 要闻目录 - 正文

城市地质大有可为——福建省城市地质现场交流会侧记

2015-09-02 10:58:00

张瑞利 余德林

 

7月31日,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邀请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调中心、福建省国土资源厅、上海地质调查研究院,以及福建省6个设区市国土资源局、武汉中地科技数码公司等单位的相关领导和专家,并召集该局所属10个地勘单位的专家,在厦门市召开城市地质工作现场会,共同交流开展城市地质工作经验,探讨未来推进城市地质的有效举措。

这次现场会,传达出一个强烈信号,那就是城市地质是一项方兴未艾、大有可为的地质工作。

厦门城市地质:迈出福建的第一步

2008年,厦门市率先开展城市地质调查,工作区范围覆盖全市1573平方千米陆域面积以及附近海域340平方千米,共设置基础地质调查、岩土工程勘查等9个课题和厦门市第四纪沉积特征与古环境演变等6个专题,取得大量翔实的基础数据,建立了三维可视化城市地质信息管理和服务系统,为政府科学决策、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以及专业单位生产科研提供强有力的地质支撑,如首次通过厦门地区的三维地质结构调查和地下空间利用的综合评价,对厦门地下可利用空间进行评估;新发现地热点5处,并找到了福建省第一口出水量约4000 立方米/日的海上地热田。其成果已在服务厦门的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如厦门轨道交通、新机场项目)、城市安全(如应急水源地、地质灾害防治)、土地利用管理和服务人民群众(如城市地质展示馆成为科普教育基地)等方面发挥作用。

中心城市的城市地质:接力赛进行中

2010年12月12日,福州市政府与中国地质调查局签署《福州城市地质调查合作协议书》,在吸收了厦门城市地质经验的基础上,福州市的城市地质工作专题设置更加切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针对福州市的“两江四岸”及地铁规划沿线等重点开发区域等,该项目成果在开展阶段就开始应用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资源保障、环境安全中。

随后,泉州市城市地质工作于2012年启动,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平潭综合实验区城市地质工作也正在开展中。在省国土资源厅和省地矿局等推进下,目前漳州市、宁德市已启动城市地质工作,三明市等其他中心城市也正运作推进中。

福建的城市地质:未来大有可为

据中国地质调查局水环部林良俊研究员介绍,目前全国已有15个城市(包括福州、厦门)完成城市地质调查,19个城市正在开展地质调查。城市地质工作发展趋势,一是工作区域已不局限于单个城市,而是扩大到城市群和潜在的城市化地区;二是工作深度、服务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三是城市地质与城市规划管理结合越来越紧密;四是城市地质灾害监测和预警愈发重要;五是调查、监测和测试等方法技术会不断革新;六是信息化、标准化程度越来越高。

与会专家对福建省积极推进中心城市的城市地质工作给予很好评价,对目前所取得的成果也充分认可。专家们就福建的城市地质工作未来如何走、如何借鉴上海市等地的成功经验发挥更大作用展开充分交流。

专家们认为:福建的城市地质工作还有很大的作为空间,当前应在以下方面有所“改变”:一是目前福建的城市地质工作仅限于沿海中心城市,如何扩大工作覆盖面实现全省中心城市地质调查工作全覆盖,并推进重点城镇的地质调查工作。二是推进城市地质成果运用,关键是加强与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对接,使城市地质工作内容有效针对城市发展需求,真正解决城市发展建设所遇到的地质环境问题,提高工作内容的针对性和成果应用的有效性。三是推动政府立法等方式加强城市地质后续工作的开展,建立起良好的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和共享机制。四是采用“1+N”模式构建适合于在全省各城市推广应用的城市地质信息通用平台,在此基础上针对各城市发展需求制订个性化的订单式服务,以节省资源,避免重复开发。


在线联系

官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