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齐培松
日前,永春县五里街镇吾边村村民陈德合一早就来到自家旧宅基地复垦的水田,察看田里水稻生长情况。他随手托起一枝稻穗数了数:“有160多粒稻谷!”看着颗颗饱满结实的稻谷,陈德合脸上掩不住丰收的喜悦。2012年,按照镇政府的安排,吾边村实施旧村复垦项目,陈德合带头将闲置的老房子拆掉,复垦成水田,2013年开始种水稻。“这里种的稻子,每亩一季可收成1200斤,一年可以种两季,冬季还可以种些蔬菜。”陈德合笑着对记者介绍道。
“我们村很重视旧村复垦,村里的群众也支持并积极参与复垦工作,2012年以来,复垦面积超过20亩。通过旧村复垦,不仅新增了耕地面积,而且村民也增加了收入,还改观了村容村貌,改善了群众居住的环境。” 吾边村党支部委员、村级国土资源协管员陈辉斌边领路边介绍。我们登上几十米高的小山坡,来到一座大棚前。陈辉斌说:“这是我们村郑东福的蔬菜大棚。他可是五里街镇闻名的种蔬菜专业户。”走进大棚,只见地里种着小白菜、香菜,还有莴笋,绿油油的,长势喜人。“旧房子拆掉了,有发补偿,政府帮助复垦为耕地后,还是由我们耕种,这政策好。去年,我们利用自己家和堂兄弟旧宅基地复垦的耕地共250平方米种植大棚蔬菜,一年大约增加收入万把元。” 正在大棚里准备浇菜的郑东福介绍说。语音不大,却很自信。听介绍,郑东福夫妻还承包了5亩耕地种植蔬菜、全年收入超过10万元。
从郑东福蔬菜大棚出来,陈辉斌边又领着我们来到一片韭菜地参观。“这里原来是村民陈乾伟家两层旧土楼房,复垦后有一亩多地。种的韭菜收成好,卖的价格也高,效益不错。”陈辉斌指着地里的韭菜介绍说。“韭菜一年可以收割8至9次,收割一次可卖5000元,一年的效益可达4万多元。”随行的五里街国土资源所所长张秀明补充说道。
五里街位于永春县城西北部,是闻名海内外的闽南商贸重镇。在镇政府,记者就旧村复垦工作采访了该镇领导。“近年来,我们镇在市、县国土资源局支持下,先后立项在5个村实施旧村复垦项目,可新增耕地100多亩。开展旧村复垦工作,镇国土资源所帮了大忙。国土所人员少、任务重,协助做了大量有效工作,成绩显著。”五里街镇林国秋镇长由衷地说道。
据介绍,在实施旧村复垦项目过程中,五里街镇严格做到“五统一”,即统一定桩放样、统一施工队伍、统一拆除旧房、统一复垦耕作、统一田间工程管护,旧村复垦项目规范、快速推进。截止今年6月,五里街镇共实施旧村复垦117.386亩,已通过省国土资源厅验收的面积81.346亩。今年,五里街镇计划实施旧村复垦35亩,目前该镇第一批7.35 亩旧村复垦项目已完成外业测量和施工设计。
官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