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目录 - 海峡资源报
加入收藏
首页 本报要闻 往期报纸 国土资讯 文化视野 大地写照 公告 交流平台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本报要闻 - 要闻目录 - 正文

改造传统村落 发展旅游经济

2015-07-30 09:13:57

南平市县两级国土资源部门积极助力和平古村保护开发

本报讯 暑期里,记者在邵武市和平村看到,幽长的古街巷里不时有远道慕名前来的游客穿梭流连。

和平村历史文化悠久,为全国罕见的城堡式大村镇,这里有保留完整的600多米长的古街,有由明末著名军事家、民族英雄袁崇焕题写塔名的“聚奎塔”,有闽北历史上最早的书院——和平书院,还有许多庵庙宫观、祠堂及义仓,更有近300余幢明清民居建筑,是中国保留最好、最具特色的古民居建筑群之一。为配合古村的发展和旅游开发的需求,2011年来,在国土资源、住建、农业、财政等部门的大力配合支持下,和平镇党委、政府启动了和平小城镇建设项目,使古村保护开发工作进入了新阶段。

南平市和邵武市国土资源部门充分利用我省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积极为和平古村的保护开发提供资金支持。和平村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完成后,南平市国土资源局及时上报省国土资源厅,组织设区市国土资源、农业部门对土地整治情况进行验收,并核定了相应的土地增减挂钩指标。4年来,已累计为和平古村保护开发项目筹措项目资金2亿多元。

在有效的资金支持下,和平古村保护开发以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为切入点,先后完成对古村核心区内古建筑、鹅卵石路面、灯光、公共服务设施的全面提升改造;并对景区入口的廊桥、广场、园林绿化等设施进行了美化提升改造;还投资700多万元完成了660米古街旅游观光线路沿途古民居古建筑的立面改造,营造了浓厚而富有明清古街商业气息的古村景观内涵。

在和平村村头一侧,有一片崭新的徽式社区,里面的几十幢小楼白墙黛瓦、错落有致。2010年,一场多年未遇的冰雹灾害不期而至,和平村70%的老旧土房受损,特别是屋顶瓦片几乎全被砸坏。2011年初,和平村开始大规模实施新村建设,国土资源等部门对此给予了大力支持,通过落实国家旧村复垦及农村土地整治等相关政策,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创造了有利条件,截至目前,共有150户村民喜迁新居。

经过4年多时间的持续大力提升与改造,目前和平村共完成房屋收储6.3万平方米,拆除危旧房3万平方米,修缮3.3万平方米,其中,和平书院、李氏大夫第、县丞署、西门古建筑群、南门广场一期等已全部竣工,初步形成集历史文化、太极养生文化、宗族文化、茶文化、民俗文化等旅游元素有机融合的景区旅游功能。 本报记者 陈龚清


在线联系

官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