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国土 - 海峡资源报
加入收藏
首页 本报要闻 往期报纸 国土资讯 文化视野 大地写照 公告 交流平台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视野 - 美丽国土 - 正文
叶笃盛——九鲤揽胜晤九仙:

   

九鲤揽胜晤九仙

叶笃盛

  九鲤湖风景区,位于福建省仙游县钟山镇北东,距仙游县城约30千米。相传,汉武帝时,何氏九兄弟在湖边炼丹,并以丹喂鲤,骑鲤升天,因而得名九鲤湖。何氏九仙,是福建民间流传甚广的仙家,为司梦神灵。因而,九鲤湖成为福建乃至东南一带祈梦文化的发源地。明代的冯梦龙、清朝的纪晓岚、梁章钜等人,对九鲤湖的梦文化都作过生动的记述。六朝太府卿郑露、宋端明殿学士蔡襄、明礼部尚书陈经邦、状元罗伦、江南才子唐伯虎、清名宦李光地等,都来过这里游览、祈梦。徐霞客在《游九鲤湖日记》中说:“今夕当淡神休力,静晤九仙”、“是夜祈梦祠中。”

  九鲤湖风景区属花岗岩山地溪谷景观。景区面积约29平方千米,平均海拔约590米,景点沿延寿溪支流大洋溪溪谷展布。溪谷岩石为燕山晚期岩浆侵入地壳深部而形成的晶洞花岗岩。景区的自然景观,有平底溪床、丹灶岩穴、灵异石湖、集胜群瀑四大特色,尤以瀑布群驰誉海内外,有“九鲤飞瀑天下奇”之美誉。徐霞客对九鲤湖的自然景观给予高度的评价。他认为,九鲤湖的湖是既灵又异,而九鲤湖的瀑布,则是小而全,集溪流瀑布之大观。公元1620年,“枫亭荔枝新熟”时节,徐霞客在游浙江江郎山之后,于农历六月初七日到达莆田,初八、初九日游九鲤湖。初八日,徐霞客一行出西门,过莒溪,从九鲤湖下游上行。当时,正值盛夏,“山深日酷,路绝人行”,他们遇到岔路,“迷不知所往”。这时,徐霞客凭借着丰富的游历经验,推断“鲤湖之水,历九漈而下,上跻必奇境”,就沿着石磴道往上走。路越走越窄,山越上越高,其他人都以为走错了,而徐霞客却不断地鼓励自己,不顾疲倦,冒着酷暑,继续前行,终于到达目的地。

  进入九鲤湖景区,首先让人们感到惊奇的,是万峰之巅的两段平底基岩溪床。溪床宽分别为40米和60米,长分别为60米和80米,“其底石平如砺,水漫流石面,匀如铺谷。”(徐霞客语)这里的平底基岩溪床,虽不如屏南白水洋那么宏大壮观,但仍不失为一奇妙景观。徐霞客游九鲤湖时,心境甚佳,兴致浓厚。他描述进入九鲤湖时的感受,是感觉像进入桃花源一样:“平畴荡荡,正似武陵误入,不复知在万峰顶上也。”在蓬莱石附近,他脱了鞋,下到溪中,看到溪水急急地从平旷的石面流过,水体是那么的清澈,水流是那么的轻盈,竟忍不住撩衣而涉水。平底基岩溪床及下方溪谷中,分布着许多大小、深浅不一的圆形岩穴,传为九仙炼丹留下的丹灶。“其间圆穴,为灶,为臼,为樽,为井,皆以丹名,九仙之遗也。”(徐霞客语)

  对这些岩穴的成因,地学界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由涡流及涡流所挟带的砂砾的磨蚀而形成的壶穴;另一种说法是,由古冰川作用而形成的冰臼。我们知道,正因为流水的向下侵蚀,地表才会形成深切沟谷。第四纪冰川结束至今已逾百万年,即使溪床上曾经有过冰臼,经过百多万年来的侵蚀也早已面目全非了。然而,壶穴则不同。流水对壶穴既起着形成的作用,也起着破坏的作用。但由于壶穴内的涡流侵蚀加上涡流所挟带的砂砾的磨蚀作用较为强烈,保持着一定的下蚀进度,维持着“建造”与“改造”的相对平衡,才使得溪谷中的壶穴能够保留。九鲤湖是一个秀丽的小型天然湖。湖呈圆形,直径67米,平均水深约15米。湖底和湖的周边都是基岩,整个湖就像一个大石盆。湖的进水,就是九漈(福建方言中称瀑布为漈)中的第一漈“雷轰漈”。雷轰漈取名于瀑布之声势。“平流至此,忽下堕湖中,如万马初发,诚有雷霆之势,则第一漈之奇也。”(徐霞客语)

  由此可见,该湖实际上就是瀑布底下的潭,是由瀑水的冲击底蚀作用而形成的。湖旁有重建于宋淳熙年间,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的九仙祠(又名“显灵庙”),还有宋孝宗皇帝赐予“仙水灵惠”金匾的“仙泉”,以及石鼓、梅洞、蓬莱石、嬴洲石、枕流石、羽化石、玄珠石等。“湖不甚浩荡,而澄碧一泓,于万山之上,围青漾翠,造物之酝灵亦异矣!”(徐霞客语)夜晚,徐霞客坐在九仙祠旁的湖边,抬头看峰顶悬着的新月,俯身舀脚下平静的湖水,在一片宁静中只听见沨沨的水声,他顿感“神情俱朗”。九鲤湖风景区以瀑布群最为著名。这里集中了各种小型瀑布的胜景,是一个溪流瀑布的大观园。徐霞客评价说:“若水之或悬或渟,或翼飞叠注,即匡庐三叠、雁宕龙湫,各以一长擅胜,未若此山微体皆具也。” 由于溪流比降大,水体沿断层、节理等断裂构造下掘,不断溯源侵蚀,便形成多级瀑布群。景区中的九漈瀑布,因状得名,分别为雷轰漈、瀑布漈、珠帘漈、玉柱漈、石门漈、五星漈、飞凤漈、棋盘漈、将军漈。它们落差不同,形态各异,佳境迭出,引人入胜。其中最为壮观的是瀑布漈、珠帘漈和玉柱漈。瀑布漈为第二漈,是景区中落差最大的瀑布。鲤湖之水从石盆边溢出,冲过横卧的岩坎,奔出崖头。因瀑床沿节理面崩塌,起伏不平,落差达108米的瀑水,跌跌撞撞,聚聚散散,奇态百出,妙趣横生。“湖穷而水由此飞堕深峡,峡石如劈,两崖壁立万仞。水初出湖,为石所扼,势不得出,怒从空坠,飞喷冲激,水石各极雄观。”(徐霞客语)珠帘漈(珠帘泉)为第三漈,玉柱漈(玉管漈)为第四漈。珠帘漈因瀑水被中间突出的岩石阻挡像无数珍珠串起的珠帘而得名,落差45米。玉柱漈属于支流汇入口处的瀑布,因瀑水似两根银柱而得名,落差50米。自珠帘漈起,溪流进入更为幽深的大峡谷。两漈并排,同时注入幽深大峡谷尽头的白龙潭,妙不可言。

  徐霞客认为,珠帘漈和玉柱漈是整个景区景色最好的地方,在游记中作了十分生动地描绘:“峡壁上覆下宽,珠帘之水,从正面坠下;玉管之水,从旁霭沸溢。两泉并悬,峡壁下削,铁障四周,上与天并,玉龙双舞,下极潭际。潭水深泓澄碧,虽小于鲤湖,而峻壁环锁,瀑流交映,集奇撮胜,惟此为最!……

  ……余独缘涧石而进,踞潭边石上,仰视双瀑从空夭矫,崖石上覆如瓮口。旭日正在崖端,与颓波突浪,掩晕流辉。俯仰应接,不能舍去。”

分享到:0

在线联系

官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