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目录 - 海峡资源报
加入收藏
首页 本报要闻 往期报纸 国土资讯 文化视野 大地写照 公告 交流平台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本报要闻 - 要闻目录 - 正文

让土地得到有效利用——南平市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侧记

2015-07-09 08:44:37

陈龚清

盛夏时节,草木葱茏,闽北大地一片生机勃勃景象。走进浦城荣华山产业组团工业园区,仿佛走进一个生态公园。食品加工产业园、生态灵芝博览园、锦纶生产基地区……“颜值”颇高的工业区如今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客商前来投资兴业。这里也成为南平市节约集约用地的一张“名片”。

南平市土地总面积2.63万平方公里,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资源相对不足。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建设用地的需求急剧上升。针对土地利用中结构和布局不合理、建设用地粗放、利用率低等问题,该市充分认识到节约集约用地的重要性,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鼓励使用低丘缓坡地,积极处置闲置土地,有效保障了项目用地需求,大力进行招商选资,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严控总量,紧盯土地利用效益

“发展和建设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是不可避免的,如何解决土地供需矛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南平市国土资源局局长余坚坦言,发展是第一要务,但必须是科学的、协调的、可持续的,这就要求树立正确的用地观,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本着对事业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积极推进节约集约用地。

余坚告诉记者,当前,南平市正处于加快发展的历史机遇期,一大批重点项目相继实施,土地供需矛盾日渐突出。

据了解,近几年来,南平市建设用地的需求每年都在4万亩左右,且呈逐年上升趋势。虽然根据《南平市土地整治规划(2011—2020年)》,全市土地整治潜力124.06万亩,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约3.37万亩,土地复垦潜力约0.69万亩,但这只是理论潜力,有些是根本不可能变成现实的耕地资源的。

如此紧张的供求关系,“逼迫”各地要把有限的用地指标用在刀刃上,支持效益好的项目发展。“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使每个建设项目都有合理的用地规模、合理的用地布局,能少用地的就不多用、能用劣地的就不用好地,节约每一寸土地尤其是耕地。”余坚说,要想使土地能够得到合理利用,利用强度和收益水平达到最佳状态,只有将节约集约原则贯穿到规划当中。

为此,南平市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合理划定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适宜建设区,统筹安排各类建设用地,防止城市建设用地无序蔓延。同时严格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和土地供应政策,新增建设用地重点保障绿色发展项目用地,一般工业项目原则上不予提供新增建设用地,严禁向“两高一低”和产能过剩行业供地。此外,还从严控制开发区用地规模,大力整合空间相近、产业相似的园区,形成区域统筹、特色鲜明、配套完善的组团式发展格局,引导各地集中、集控、集约式建设产业园区,杜绝“花园式”工厂和厂内大道、厂内广场的出现。

走进武夷新区,感觉这里时刻都在发生着新的变化,高铁武夷山东站旅客穿流不息,投资约40亿元的南平万达广场工地施工繁忙,崇阳溪旅游景观带人来人往。据了解,武夷新区是在没有大产业和大城市支撑的条件下启动建设的,因此武夷新区成立之初就把盘活土地资源作为发展的生命线,先期建设的闽北产业集中区内原本耸立的小山包被削平,腾出6万亩建设用地,其中七成多是低丘缓坡地。可以说,持续抓好低丘缓坡试点区域建设,切实拓展用地空间,南平市探索走出了一条工业发展的“突围”之路。

在新一轮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光泽县就根据地貌特征,并按照能用劣地就不占好地和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将新建的工业集中区选址在距城关4公里的崇仁乡金岭一带。工业集中区规划用地3万亩,其中2.5万亩属于低丘缓坡地;首期规划用地6000亩,其中耕地893亩,仅占整个建设用地的14.8%,其余用地均为低丘缓坡地。所占用的耕地也大多为山垅冷水田、望天田、烂泥田等低产田,农作物产量低,经济效益差。将这些低产田作为建设工业平台用地,既节约了土地资源,又提高了利用效益。

腾笼换鸟,多形式盘活土地资源

节约集约用地,不能一搞建设就想到新占土地,而是要认真组织开展建设用地普查评价,对现有建设用地的开发利用和投入产出情况做出评估,把空闲、废弃、闲置和低效利用的土地作为今后土地开发利用的重点,努力提高建设用地利用率。基于这一认识,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南平市国土资源局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加快处置方面,对闲置、荒废的土地进行疏理,在分析找准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每一块地的处置方案,并以此为突破口,带动全市闲置土地处置工作。

走进邵武市城郊镇的邵武经济开发区,到处机声隆隆,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近日,以500多万元的资金盘活福建凯来盛家具制造有限公司资产的福建伍和人防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已开始试生产。这是邵武经济开发区通过“腾笼换鸟”的方式盘活土地资源的案例之一。

凯来盛公司占地25亩,主要生产藤制家具,自入驻开发区以来,一直没有得到发展。去年7月,生产消防设备的伍和人防公司在开发区管委会的协调下,通过拍卖竞买的形式接收了凯来盛公司所有的土地使用权及地面建筑物,并新增投资2000万元。今年9月份正式投产后,预计税收可达50万元。

近年来,邵武市国土资源局在南平市国土资源局的具体指导下,密切配合邵武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根据园区产业布局和企业实际情况,针对闲置和低效利用类项目用地,提出了通过采取倒逼开工、引导盘活、调整分割等方式,深入挖掘盘活存量土地潜力,让闲置土地有序流转,确保实现投资增加、土地利用效率提高、效益提升目标,有效破解资源紧张与发展需求矛盾。2012年以来,经济开发区帮助30多家企业盘活土地近1200亩,新增投资1亿元,诚安门业、味家竹木等增资扩产企业发展新增用地得到有效保障。2014年,邵武经济开发区通过二次招商新落户禾华家居、宏泽林业发展、汇福贸易、欣汇工贸、康宏日用品等10家企业,盘活土地累计300亩。

驱车驶出浦南高速建阳北互通口,来到位于武夷新区滨江西路与童游大道交汇处的南平万达广场售楼部工地。“万达广场,就是城市中心”、“万达所至,繁华所指”……工地外侧几幅偌大的广告牌格外醒目。

据介绍,为了提高土地集约化利用水平,2013年以来,建阳区对城区及周边零散、单独利用和开发价值不高的近百亩工业仓储用地进行集中收储,整合成大宗用地,提高土地集约化利用水平,并重新进行规划,优化路网布局,增设学校、医院等公共基础设施。

来自建阳区土地收储中心的数据显示,两年来,该区共收储各类土地24宗,已出让23宗932亩,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区用地紧张的矛盾,一些重大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带动了土地升值和城市增值。

绿色招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记者在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园——邵武金塘工业园区三期平台开发现场看到,二三十台各类工程机械,正穿梭在现场,紧张繁忙地进行平台开发建设,一大片场地已经推开,气势宏大。通过了解得知,邵武经济开发区在项目用地上也经历过三个阶段,从一期龙川平台的“空地等项目”阶段,到2009年建立项目入园评审机制的“有地排项目”阶段,再到现在的“少地选项目”阶段。如今,在邵武经济开发区已开发的6.5平方公里土地上,共落户企业12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3家,企业用工人数达1.7万人。可以说,高度重视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使邵武经济开发区走上了良性发展之路。

在项目引进上,邵武经济开发区由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同时在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投入产出率上狠下工夫,着力引进“高科技、高产出、低能耗、低污染”的项目,注重上下游配套,加快引进与现有企业上下游产品关联项目,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目前园区已形成邵武市双云矿业等非金属矿深加工,永飞化工制酸、华新金塘氟化学、福林化工等氟化工产品生产的产业链。

而建瓯市“中国笋竹城”的打造运用的也是这一模式。去年9月,建瓯市政府委托省地质测绘院开展城东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根据评价成果,建瓯市严控土地开发成本,讲求用地效益,一方面严把招商选资、入园项目关,为引进优质大型、产业链完整的项目提供用地保障;另一方面建立健全节约集约用地税收调节机制,避免出现拖欠预约用地价款、闲置土地等行为。同时以松建、京台高速公路建设为契机,积极与高速公路施工单位合作,将园区土方运往高速公路作为路基填筑,消化了园区内大量土方,解决园区土方挖填平衡问题,减少了土地平整成本。目前,“中国笋竹城”规划开发总面积已达10平方公里,产业类型主要有竹木加工、食品加工、机械制造、造纸、制药以及汽车仓储物流等,还有商住、学校、汽车站等配套设施,初步形成了产业布局较为合理、基础设施配套较为完善的产业集聚区。

大浪淘沙,乘风而上。从城乡统筹发展的大环境中,从大园区、大集群突进的步伐中,从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的变化中,我们感受到:在土地要素日益趋紧的形势下,南平市积极推进节约集约用地,走出了一条建设占地少、利用效率高、符合实际的土地利用新路子。


在线联系

官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