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目录 - 海峡资源报
加入收藏
首页 本报要闻 往期报纸 国土资讯 文化视野 大地写照 公告 交流平台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本报要闻 - 要闻目录 - 正文

铸矿业旗舰—天宝矿业公司建设绿色矿山纪略

2015-04-16 17:40:22

三月,春光明媚。走进古田天宝矿业有限公司西朝钼矿厂区,只见一座座整齐划一、宏伟气派的现代化标准厂房拔地而起。生活区里红绿相间的草坪,标准化的篮球场与健身区相得益彰,与不远处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交融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近年来,天宝矿业公司按照现代化绿色企业的总体目标,在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创新、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土地复垦、社区和谐等方面不断探索,在大山深处描绘着绿色矿山的美好图景,2014年8月,被国土资源部列入第四批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

综合利用,提高选矿回收率

“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是公司全体员工的共同职责。”在选矿厂精矿车间,公司总经理李让信告诉记者,西朝钼矿自2001年建矿投产以来,天宝矿业公司先后投入十几亿元资金用于地质勘探、矿山建设、矿山技改,公司领导及技术管理人员一直注重合理开发利用有限的矿产资源,做到了贫富兼采,有序开采,采矿方法合理,生产探矿及时有效,地质测量资料及时准确,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工作规范化管理,严格控制贫化损失率。

在降低损失率方面,天宝矿业公司采取了许多有效的办法,比如对采场的采切工程进行地质编录、地质取样,并对采场内的矿体边界进行二次圈定,然后设计采场的矿沿边界,及时计算采场贫化损失率,为采矿工程的合理布置奠定了基础。特别对一些边角矿体,由于矿沿边界更为精确,消除了采矿工程布置的不合理性,从而节约了工程成本,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矿山经多年开采,由于早期采矿方法的限制,在矿体中留下大量点、间柱及上盘残矿。为回收这部分残矿,自2008年开始,天宝矿业公司实施残矿及边角矿体回收技改工程,通过采用削壁充填法等采矿方法,共回收残矿10.76万吨,增加钼精矿438吨,增加收入4565万元,使钼矿资源得到充分回收利用。

天宝矿业公司还对部分矿柱进行人工矿柱置换,在安全的前提下,清扫采场底板余矿,组织残矿回收。“精打细算”的作业,带来了显著效益,目前矿区设计开采损失率为17%,实际开采损失率仅为8.45%。仅此一项,天宝矿业公司可增加回收矿石25万吨,金属量1000吨,价值2亿元。

据介绍,2005年初,天宝矿业公司成立选冶科技研究所,致力于提高选矿回收率和难选冶矿石技术攻关,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近年来,天宝矿业公司投入巨资完成西朝钼矿二期技改工程,选矿规模从原来的日处理2000吨提升到4500吨。经过不断改进选矿和尾矿再选技术,着重碎矿、磨矿、浮选和药剂制度等主要工艺技术的相互匹配,选矿回收率由设计的83%提高到91.23%,从尾矿中再回收钼精矿593吨,增加收入7000多万元。下一步,公司将再投入2680万元,对“二期选矿浮选流程”进行改造,使选矿回收率提高到94%。

技术创新,尾矿吃干榨尽

在坝头矿区尾砂坝上方山顶,竖立着3座60多米高的尾砂胶结充填站塔,在机器的轰鸣声中,滚滚砂浆不断倾倒进一个凹槽中。李让信介绍说,塔底有充填管道与井下采场连接,选厂尾矿经分级处理后成为尾砂充填料,直接充填采空区,矿柱和矿房回采结束后,实行充填,既保护了采场的地质环境,又减轻了尾矿库建设和环境污染的压力,可谓一举多得。

近年来,天宝矿业公司与国内部分技术力量雄厚的矿山设计研究单位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工作。以尾矿充填为例,天宝矿业公司与长沙矿山研究设计院合作,开展充填系统自动化控制研究,大幅度提高了充填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水平,选矿出来的尾矿渣自动输送到充填塔,经过自动配比后,输送到采空区,不仅减少了一线工人数量,而且使充填料的制造与输送、料浆性能的稳定性均获得显著改善。这一技术的成功应用,使天宝矿业公司充填系统的综合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与此同时,天宝矿业公司还与马鞍山矿山研究设计院合作开展了采场地压控制项目的研究,使缓倾斜矿体采矿方法成功获得改进,掌握了采场地压活动规律,并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成功控制了采场地压的危害性活动。在此基础上,进行采矿方法改造,用典型房柱法替代了削壁充填法,显著提高了矿石回采率,并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贫化率,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为提高设备生产效率、选矿回收率和精矿品位,天宝矿业公司不断进行工艺革新,对生产全过程进行取样、检测跟踪,通过综合分析,不断优化磨矿浓细度和选矿药剂制度,既提高了选矿技术指标又节约了生产成本,选矿回收率处于国内同类矿山领先水平。该公司自行研究设计的钼尾矿再磨再选工艺,解决了钼尾矿再选回收率低的技术难题,对早期形成的尾矿进行再选,钼尾矿经该工艺处理后,再排放尾矿的钼品位≤0.01%。应用这一工艺,天宝矿业公司每年多回收钼金属60吨,增加收入1000多万元,降低各类药剂成本200万元以上。

节能减排,保护绿水青山

为保护矿山的青山绿水,近年来,天宝矿业公司先后投入3000多万元建成了1.2万立方米废水处理系统、矿硐水处理系统、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和选矿厂除尘系统,并有专职的环保工程师进行日常的环保管理。目前,废水循环使用率达85%以上,“三废”排放和废水重复利用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在选矿厂区内,闻不到刺鼻的味道,厂区周边的小溪里水流干净。“我们在所有工作地点均配备除尘设施,保证了空气质量。”李让信说,采矿生产中采用湿式凿岩,喷雾、洒水及通风稀释等措施,使井下作业面空气的含尘量大大减少,井下排风不会影响井上环境。矿区运输道路采用洒水车洒水及道路两侧绿化措施,减少道路粉尘。在选矿车间,记者看到破碎机的进料口、排料口及皮带输送机的卸料口设喷雾除尘,在破碎机及振动筛的产尘点设防尘密闭罩。“地面每班都用水冲洗一次,粉尘排放浓度牢牢控制在允许排放标准限值内。”李让信表示。

“矿区生活用水由西朝、北溪山体小溪引入,经沉淀后使用。”他进一步介绍说,生产用水90%由尾矿库澄清水通过溢流排水系统进入废水处理池处理后,供生产循环利用,其余10%生产用水由坝头后门山山体小溪中引入使用。为此,天宝矿业公司相继建设了1.2万立方米坝头废水处理站,处理尾矿库废水;建设了中段回水处理站以及3套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处理西朝矿区矿坑水和生活污水,并定期对处理后的水质进行监测检验。这些节水措施,使得矿区水资源重复利用率达到90%以上,现在整个矿区每天只需1400立方米的新水补充,即可满足生产需求。

不仅如此,为改善矿山环境,天宝矿业公司还注重井下废石的综合利用,井下掘进每年产生的废石,其中40%左右加工成建筑碎石外运给建筑公司,大大减少了废石堆放量。每年矿山开采产生的总废石量为17万吨,加工的建筑碎石料为7万吨,大部分都用于矿区砌坡、筑路和其他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山更绿、水更清,在治理“三废”的同时,天宝矿业公司还注重矿区绿化工作,坚持“边开发、边绿化”,硐口、边坡、厂区空地,只要建筑物已完成施工,都进行场地平整、覆土绿化。目前矿区绿化覆盖率达到可绿化区域面积的85%以上,矿区所属区域森林覆盖率较高,地表植被覆盖良好。

土地复垦,创设和谐矿区

站在坝头矿区山顶望去,山谷里一个巨大的尾矿库呈现在眼前,阳光下矿渣泛起的银光犹如湖面波光粼粼,拦渣坝下,一格格的草坪还原了大地本来的颜色。李让信解释道,矿山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对地表破坏不大,且未发生过地面塌陷。多年来,天宝矿业公司始终坚持“边开采、边复垦”,逐步对尾矿库进行植被恢复,公司原有2个尾矿库,其中西朝尾矿库面积15亩,通过实施废石和土方回填,2012年底已经填满,改造成体育活动场所。眼前所见坝头尾矿库,总面积70亩,目前已复垦、绿化30亩,今年底彻底闭库后将全面进行绿化、复垦,届时将还原矿山一片绿色。

“一直以来,我们把造福社会当作公司的核心价值观。”李让信说,从公司股东、董事会到各级管理人员,都十分明确,创办企业要盈利,但盈利是手段,造福社会才是最终目的。因此,自公司成立以来,始终以发展为第一要务,每年形成的利润,从未向股东分红,全部用于矿山的增值储备、开采设施建设及安全环保治理。从2002年至今,由于边、深部找矿取得突破,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高,矿区钼资源储量从2300吨提高到12.9万吨,矿石生产能力从3万吨提高到90万吨,每年纳税额都在5千万元以上,为社会创造了财富。

西朝钼矿区位于古田县凤埔乡北溪村,矿区面积2.21平方公里。为营造和谐的企业外部关系,近年来,天宝矿业公司投入大量财力、精力,提高当地村民生活质量,每年为年满16周岁以上的当地村民缴纳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费用,每人每年100元;给予年满60周岁以上老人生活补贴,每人每年1000元;还不定期组织村民外出旅游。多年来,天宝矿业公司为北溪村的自来水工程、修路等赞助的费用超过1000万元,当地村民与企业关系融洽,民企氛围良好。

通过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建设,目前,古田天宝矿业有限公司建立和完善了绿色矿山管理制度,形成配套绿色矿山建设的激励政策。矿产资源节约、“三率”指标在原基础上有所提高,矿山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矿区土地复垦达到国家要求,矿山企业与地方和谐发展,成为新时期矿业发展的典型。 

                                                                                                                             本报记者 陈龚清


在线联系

官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