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目录 - 海峡资源报
加入收藏
首页 本报要闻 往期报纸 国土资讯 文化视野 大地写照 公告 交流平台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本报要闻 - 要闻目录 - 正文

让企业吃下“定心丸”——永春县化解工业企业不动产登记难题小记

2025-03-20 09:45:26

■ 本报记者 陈静莹 通讯员 郑达滨

 

“多亏了尽心尽力的工作人员,我才能这么快就顺利拿到不动产权证书。这本不动产权证书是我们企业发展的‘定心丸’!”近日,永春县同益服装公司负责人林先生拿到了不动产权证书,难掩激动之情。

去年来,永春县坚持问题导向,从工业园区企业“急难愁盼”出发,以组建专班、流程再造、精准施策等方式,赋能政务服务完成从“管理型”向“服务型”加速转变。截至目前,该县工业园区企业历史遗留“登记难”问题化解率达97%,涉及企业66家、工业厂房约46.7万平方米。

破冰攻坚,专班运作效率更高

过去,由于缺乏统筹协调机制,永春县的职能部门之间存在信息沟通不顺畅的问题,业主办事需往返奔波。去年,永春县成立集项目政策研究、规划审核等多种职能于一体的工作专班,打破行政信息壁垒,通过数据共享和并联审批,实现政务服务提质增效,真正让业主感受到“最多跑一次”的便利。

去年5月初,该工作专班对全县工业园区工业企业开展“地毯式”摸底调查,仅用两周时间,就完成多个园区68家企业的摸排工作,涉及建筑面积47.4万平方米,并持续加强动态摸排,秉持“发现一批、指导一批、化解一批”的原则,力求早日彻底解决全县工业园区企业的“登记难”问题。

为全面掌握全县园区企业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的形成原因和整体现状,专班人员深入企业,逐个项目核查,了解未办证的原因,建立系统的问题清单台账,共梳理出用地手续不完善、未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及建设工程施工许可、消防验收手续不齐全等九大类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专班人员定时集中会商解决,并实行闭环管理机制,掌握每家企业不动产登记情况。目前,已开展会商39次,研究制定个性化措施40余项。

流程再造,智慧政务跑得更快

刀刃向内的改革,带来效率的跃升。如今,永春县按照“一个专班、一份清单、一人帮代办”机制简化流程,将办理环节从6个缩减到4个,所需提交的材料也从9份精简为房屋现状测绘报告、房屋可靠性鉴定报告及消防安全评估报告等3份关键材料,工作效率大幅提高。

除此之外,永春县不动产登记中心还开设绿色通道,按照“一窗综合受理、专班内部流转、全程限时办结”的“一站式”服务模式,实现“症结”内部消化、问题内部解决、沟通内部流转。针对企业实际问题和情况,专班成员通过现场踏勘、现状调查、资料分析等方式,主动靠前为企业纾难解困,提供全程帮代办服务,让企业“能办、好办、快办”;召集意向办理企业召开问题处理政策解读会,讲深、讲透企业发展重点关注的办理要求、注意事项等关键内容,以更好地帮助企业消除疑虑。

同时,该县还实行网格化管理,发动12个网格员深入园区一线,向企业详细解读不动产登记的基本条件、办理流程等事项,为企业量身定制解决方案,精准施策,推动问题逐个破解;建立代办员制度,提供高效政务服务,化解工业企业不动产登记难题。

该县自然资源局干部林毓祥就是网格员之一,“我们每个网格员都会负责几家企业,定期会商会审,企业有问题可以直接向我们反馈。”

而颜炳贤则是该县工业园区管委会聘请的代办员,提供“一人帮代办”服务,并帮助企业规范自身行为。“我们全程帮代办不动产权证书。如果企业想了解办理进度,我们也会及时对接,做到让企业少跑腿。”颜炳贤说。

清障护航,企业发展走得更远

永春县以工业企业不动产登记集中办理为契机,创新实施“安全筑基+金融赋能”双轮驱动战略,打出助企纾困“组合拳”。

针对厂房结构安全检测和消防评估中暴露出的安全隐患,永春县要求企业必须通过第三方专业机构对申请办证厂房进行“房屋质量体检”和“消防安全评估”,形成整改问题清单。并组织专班人员主动上门提供技术指导,推动企业落实房屋结构加固、消防设施完善等整改措施,消除各类安全隐患,筑牢安全防线。

针对“融资贵”“融资难”问题,永春县积极对接多家银行提供融资渠道,企业可以凭新办理的不动产权证书增加融资额度;鼓励引导企业盘活资产,进设备、增订单、稳产能、拓市场,进一步增资扩产、提级赋能。

“‘红本本’不仅解决了我们当前的难题,还为企业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现在,我们企业的融资能力大幅提升,业务合作也在不断拓展。”百祺(福建)实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林女士点赞道。

目前,永春县32家企业已完成产权融资贷款,累计融资额度达3.42亿元。


在线联系

官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