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目录 - 海峡资源报
加入收藏
首页 本报要闻 往期报纸 国土资讯 文化视野 大地写照 公告 交流平台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本报要闻 - 要闻目录 - 正文

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聚焦省地矿局2023年地质科技创新工作

2024-01-12 08:23:44

张瑞利 张必龙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一年来,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组织实施“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部署加强创新平台科技攻关、加强地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强科研成果转化应用,以高质量地质科技创新引领地矿工作高质量发展,取得一批突破性成果和重要成果,一批项目和个人受到表彰奖励。

从“0”到“1”突破

“奇异福建龙”登上《自然》

    202396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Nature)发表了省地矿局所属省地质调查研究院科研团队和中科院古脊椎所王敏团队的学术论文《新的侏罗纪鸟翼类恐龙和一新的陆相动物群》。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徐立明为第一作者,中科院古脊椎所王敏为通讯作者和共同第一作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中央主流媒体、《福建日报》等省级主流媒体纷纷报道,国外相关媒体也进行报道。

    我省曾经是全国为数不多没有发现恐龙化石的省份之一。2020年以来,省地矿局设立“福建恐龙化石赋存沉积环境研究”项目,以探寻恐龙化石为重点,启动全省新一轮古生物化石调查。省地质调查研究院科研团队与中科院古脊椎所科研团队合作,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我省地质勘查专项资金等支持下,加强古生物化石的合作发掘与研究,取得一批新成果,其中包括发现有我省“第一龙”之称的恐龙骨骼化石,实现了寻找福建恐龙实体化石从“0”到“1”的重大突破,使我省成为全国兼有恐龙足迹、恐龙蛋、恐龙骨骼等恐龙化石种类较齐全的省份之一。

    202210月,联合科研团队在政和县大溪盆地发掘出恐龙骨骼化石以及大量保存完好的爬行动物(包括水生/半水生的龟鳖类、离龙类)化石。经过长达一年的修复与分析研究,确认这件恐龙骨骼化石为鸟翼类恐龙新物种,将其命名为“奇异福建龙”,并建立“政和动物群”(目前全球已知保存有鸟翼类的第三个动物群,且为侏罗纪最晚期、地理位置最南)。带队开展综合地质考察和同位素测年工作的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徐立明在接受采访时,确认了“奇异福建龙”存在于距今1.5亿年至1.48亿年之间,填补了鸟类起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部分空白,分布在最南端位置,极大拓展了它的分布空间,对研究它的地理分布和深化、迁移方式非常有意义。

    省地矿局有关专家介绍,联合科研团队2023年在我省发掘和研究古生物化石方面又有新发现、新成果,正在进一步研究中。

瞄准“急需紧缺”攻关

地质科研成果成效“亮眼”

    2023年,省地矿局系统积极组织申报省部级科研项目,其中《微生物沉积碳酸钙技术生态防治坡面侵蚀的多尺度试验及加固机理研究》项目获得福建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这是该局局属单位省地质工程勘察院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获得的首个省杰出青年项目。地灾重点实验室张智超博士带领研究团队创造性地将微生物沉积碳酸钙这项世界前沿技术引入边坡生态治理工程领域,在开展工程建设之前或植被尚未恢复的空档期,对坡面进行一定程度的固化,防止降雨对坡面的侵蚀,又不会影响后期植被生长。

    省地矿局系统着力推动科技创新与成果应用,在支撑服务我省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开展地灾监测预警、寻找地热空白区地热资源等方面成效显著。局属相关单位围绕“新矿种、新矿床类型、新含矿层”开展科技攻关,实施了一批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项目,助推寻找国家急需紧缺的战略性矿产资源,新发现一批战略性矿产地,尤其是在我省首次发现矽卡岩型铍矿,首次发现铌、钽、铍、铷稀有金属共伴生的工业锂矿体。省地质工程勘察院研发的普适型地灾监测预警设备、省地质测绘院研发的地灾实时监测预警信息平台,在提升我省地灾防治监测预警能力方面持续发力。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在永泰坵演、福清晨光寻找到优质地热资源。此外,一批重点科研成果通过验收,省地质测绘院承担的自然资源部委托代理机制试点《福建省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考核机制和监督体系研究》和《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收益管理和分配研究》课题研究成果,分别通过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专家论证验收。

    省地矿局系统扎实推进地质工作信息化建设,取得一批新进展,初步建设了福建卫星遥感云服务数据库,为卫星遥感云服务平台建设和提供高效、便捷影像服务奠定基础;初步搭建了“地质云·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节点,实现部分福建省地质资料与“地质云”的数据共享;福建岩石矿物标本馆信息化建设成果通过验收,开发部分典型标本信息化展示平台与演示系统,推动地质科普惠及群众。

    一年来,省地矿局系统依托岩石标本馆、实验室、野外观测站等平台,在世界地球日、防灾减灾日、科技活动周等期间,以省内典型地貌景观、岩石矿物、古生物化石、地灾防治等为主题,组织开展地质科普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全年共开展各类活动46场,线下受众1.2万多人次,线上受众419万多人次。

    2023年是省地矿局系统专业知识产权“丰收年”,共取得11项发明专利、16项实用新型专利、21项软件著作权。省闽南地质大队取得《一种地质勘探用环境监测设备及土壤采样方法》《一种便于携带的地质勘查用的勘测杆》《一种减缓土层形变的土层钻进设备》《一种地质勘探用土芯保存装置》《一种机械式土壤采样装置》《一种工程地质勘查样本取样装置及取样方法》《一种便捷式水文水资源勘测装置及勘测方法》等7项发明专利,为基础地质研究、地质环境保护、水文地质调查等提供了更为先进可靠的技术及设备支撑。省地质工程勘察院取得《基于渗流宏观破坏耦合分析的降雨型滑坡失稳试验装置》《一种高填方边坡工程马道柔性排水系统施工设备》《一种卵石层湿法钻进施工工艺及设备》《电渗摩擦桩实验装置及其方法》等4项发明专利,以及《一种具有含水率传感器保护结构的触探仪》等一批实用专利,为防治地灾提供创新性技术支撑。省地质测绘院获得《乡镇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信息管理平台》《“数字农田”信息管理平台》《遥感影像自动解译系统》《土地收储综合管理系统》《地质灾害实时监测预警信息平台》等5项软件著作权,为土地管理数字化、地灾监测预警等提供技术支撑。

精益求精争先创优

地质科技创新收获奖牌

    2023年来,省地矿局系统一批高质量科技创新成果和优秀科研人员受到嘉奖。

    在自然资源科技领域,省地质工程勘察院为第一完成单位完成的“东南沿海丘陵区地下水动力型滑坡致灾机理与防控关键技术”项目获自然资源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省地质测试研究中心参与完成的“农用地土壤成分和重金属可提取态量值溯源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获自然资源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参与完成的“武夷山弧盆系等新认识指导武夷成矿带找矿突破”项目获自然资源科技进步奖(找矿奖)二等奖,省闽西地质大队凭借“滇东南红山岩—荒田地区钨铅锌铜锑多类型矿床发现与勘查评价”项目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在地灾防治科技领域,省闽西地质大队参与完成的“公路边坡强降雨致灾机理及多源信息智能监测预警及防治技术”项目获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省地质工程勘察院牵头完成的“丘陵山地高填方边坡变形和稳定性分析及控制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获福建省水利学会福建水利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在测绘地理信息科技领域,省地质测绘院完成的“遥感技术在自然资源调查中的应用研究”“‘智慧土管’信息化平台”“福清市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试点”项目分获福建省测绘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一、二、三等奖,“数字周宁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晋安区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服务”项目获银奖,“龙岩市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汇总(含数据汇总、成果分析和图件编制)”项目获铜奖;省地质测绘院参与完成的“泉州市农业农村局‘智慧农业’三期”项目获评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数字农业农村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优秀项目”。

    在工程勘察领域,省厦门地质工程勘察院负责勘察的马銮湾保障房地铁社区一期工程 A1-2 地块项目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新景地大厦项目获“国家优质工程奖”;省地质工程勘察院负责勘察的福建省儿童医院(区域儿童医学中心)项目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永泰县城区二环路古岸桥至马洋桥段道路工程项目获“国家优质工程奖”。

    在地质科普领域,省地质调查研究院被中国科协青年科技活动中心评为“‘科创筑梦’助力‘双减’科普行动”优秀单位,其创作的“恐龙舞池——上杭恐龙足迹诞生记”获福建省科普作品创作大赛科普音视频类一等奖;省地质工程勘察院“防灾减灾应急救援及科普宣传”志愿服务项目获评省直机关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

    去年,该局主管的学术期刊《福建地质》刊发了一批高质量学术论文。同时,局系统科技工作者在各类学术刊物发表了大量科研论文,其中合作发表的核心期刊论文达30多篇,有20多篇地质、测绘地理信息等方面的学术论文获评行业优秀论文。


在线联系

官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