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郑与国 周海铢
初秋时节,车子沿着光泽县寨里镇的盘山路,向儒洲村石枧坳开去,记者见到了一排整齐的民房。
“这排民房的背后就是18户村民屋后崩塌治理工程现场。”顺着光泽县自然资源局总规划师吴晨昕所指的方向,记者看到房屋东边空地上竖立着两块牌子,一块展示着该治理工程的效果图,另一块是“地质灾害危险区”警示牌。在屋后施工的山坡上,只见一部挖掘机正在修整过的斜坡面上挖出一条条排列整齐的刻槽,几名工人手持铁锹在认真作业,现场一派忙碌景象。绕到屋后,记者见到,挡土墙距离房屋最近的地方也就40厘米左右。
“以前一下雨我们就很害怕,担心滑坡把我们的房子埋进去。” 村民管祖挺说,“这下好了,等这个治理工程完工,我们就能彻底安心了!”
据寨里镇分管领导苏中华介绍,2020年,闽北地质大队专业技术人员在调查中发现这处地灾隐患点。由于村民的房屋紧挨着山体,因此一到雨季,村民们担心发生山体滑坡,危及居住安全。今年8月,光泽县开始实施该治理工程,采用分级削坡、支护和设置排水沟相结合的方式,削坡高约26米,需运出2000立方米的土,项目整治面积共8000平方米,预计今年年底完工,项目建成后,可保障18户63人的脱离地质灾害威胁。
在光泽县鸾凤乡双门村册下自然村,这里的一处地灾隐患治理工程已经竣工,远远地便能看到房子后边厚实的挡土墙和山体的截水沟,一格格锚杆骨架里已长满植被,这不仅是给山体穿上“防护服”,更是给村民吃下一剂“定心丸”。
“我们采用山体削坡、挖截水沟等方式,形成台阶式治理面,疏导排水,使12户51人免受地灾威胁。”吴晨昕介绍。
村民章征付就是受益人之一。他笑着为治理工程点赞道:“以前一下雨就要往村部撤离,有时候一住就要十来天,特别不方便,还一直担心会不会发生滑坡,把自家房屋冲塌。现在治理好了,就算下大雨我们也能住得安心了!”
近年来,在省自然资源厅的大力支持下,光泽县共获得省级地灾治理补助资金698万元,完成地灾工程治理项目6个,消除地灾隐患点14处,使124户662人远离地灾威胁。
官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