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目录 - 海峡资源报
加入收藏
首页 本报要闻 往期报纸 国土资讯 文化视野 大地写照 公告 交流平台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本报要闻 - 要闻目录 - 正文

戈壁滩上的探宝人——记省第八地质大队新疆乌恰铜矿普查组

2014-11-13 16:21:12

清晨,他们迎着晨曦,精神饱满地从驻地早早地出发;晌午,有时冒着暴雨,有时顶着狂风,神情专注地在戈壁滩上探索着;傍晚,背着沉甸甸的样品,疲惫不堪地返回住地;晚上,挑着昏暗的烛光,加班加点整理资料……60多天过去了,省第八地质大队新疆乌恰铜矿普查组的同志们就是这样过来的,这是他们每天的真实写照。      

新疆喀什乌恰铜矿普查项目地处新疆乌鲁朶提乌恰镇广阔的戈壁滩上,项目面积18平方公里,海拔在3500米—4600米,地貌以侵蚀断块山地出现,空气稀薄、含氧量低,自然条件恶劣,生活条件极差,交通非常不便。

普查项目组共有6名地质技术人员,他们都是80后。

提起初到乌鲁朶提的印象时,小伙子们用“心情像坐过山车”来形容。来到乌恰镇的第一天,大伙早上5点多起床,吃完饭就从镇里出发。到工作区有140公里的路程,途经河沟、戈壁和冰川,沿途的景象令初到南疆的小伙子们兴奋不已,在历经7小时的颠簸后,项目组成员终于到达驻地。初到矿区,一切的工作都从零开始,吃穿住用行都需要自己张罗。小伙子们搭好帐篷将自己安顿好已是下午7点,这才着手准备晚餐。“虽然从出发到安顿只吃了一顿饭,但即便绝味珍馐放在面前都难以下咽。”这是技术员小蓝对矿区第一餐的印象。刚到高原,一系列反应让人备受煎熬,大伙儿因为缺氧整夜无法入睡,头疼欲裂,沿途迷人景象的兴奋劲此刻已被消磨得一干二净。还好,他们都是壮实的小伙子,一周后就渐渐适应了矿区的环境。

忙,是项目组的工作常态。为了准确收集第一手地质资料,项目组多次冒着生命危险入深沟、爬峰顶开展采样工作。由于气候变化无常,地形陡峭,地质填图只能沿着河滩走,常常出发时走的路,晚上归来时已被雪水淹没,来时的路不见了。为了能及时回到驻地规整资料,他们经常要脱鞋趟过刺骨的雪水,鞋子还常被河水冲走,等到达驻地时全身已经冻得发抖。很多采样地点,图上直线距离虽然不远,但因地形切割极其严重,海拔高差达100多米,只能绕道前往。常常是早上9点从驻地出发,几经绕行,要到下午5点左右才到达采样地点,等工作结束,再次绕道回到驻地已是晚上10点多了。

苦,是项目组的生活常态。在矿区别说吃好,有时就连能吃饱也成了奢望。“在矿区最开心的是吃上肉!那感觉就跟过年似的!”地质员小吴挠了挠头笑着说。项目组驻地离城镇路途遥远,只能依靠矿区工程队一周一次的供给。因为白天温度高,肉类食品无法长期存放,吃得最多的是胡萝卜、土豆、洋葱。除了吃,矿区的用水也异常困难。当地水资源匮乏,裂隙水是唯一的用水来源。人畜共用在矿区见怪不怪,水里掺杂的动物毛絮还能过滤,可水中的腥膻味再怎么过滤也挥之不去,煮出来的面条被小伙子们戏称为“羊汤挂面”。晚上回来想洗个热水澡都是奢望,只能随便擦擦身子了事。“这还不算苦的。”地质员小袁说道:“最害怕的是雨夜。”帐篷是帆布材质,防水效果差,加之初到矿区大伙没经验,没能及时做好防水措施,外头下大雨时帐篷内就下小雨,墙上、地上全是水,大伙笑称一场雨就穿越到了威尼斯。

地质工作者常年坚守野外一线,对家庭、对孩子照顾得很少,孩子得不到父亲的疼爱,家人得不到照顾,这是地质队员们心中的痛。袁光治是项目组6名技术人员中最瘦小的,也是6人中唯一两进乌鲁朶提无人区的。小袁的爱人在莆田市教书,每年只有寒暑假才能与小袁团聚。今年暑假,当小袁爱人带着年仅4岁的孩子千里迢迢来到地质八队探望小袁时,小袁已踏上了奔赴新疆项目组的航班。乌鲁朶提无人区没有电、没有信号,对于爱人和孩子的思念,小袁只能默默地藏在心底。为了能让项目组与外面取得联系,省地质八队为项目组送来了一部卫星电话,项目组不仅能及时将工作情况向上级汇报,也能与家人互报平安。对于二进乌鲁朶提的小袁而言,“三送”小分队更是为他带来了一份惊喜——一封小袁爱人写给小袁的家书。这封被大伙戏称为“情书”的家书虽因时间仓促未能写完,却成为小袁来到项目组后收到的最温暖也最珍贵的礼物。

在荒凉的戈壁滩上,每晚的“篝火晚会”是必不可少的。大伙围坐在篝火前,谈谈一天的工作、拉拉家常,来自当地的向导还会拿出弹拨尔即兴弹唱几段。每当此刻,再羞涩的小伙也会和着欢快的音乐围着篝火舞动起来。歌声、欢笑声让原本荒凉的矿区变得灵动,也使得寒冷的夜晚有了温度。被问及是谁提议的篝火晚会,“因为怕,所以在帐篷前点篝火。”小吴憨憨地笑着说。乌鲁朶提人迹罕至,却是黄羊、野牛、旱獭、野狼等野生动物的天堂。项目组驻扎的帐篷没有门,只有一张帆布帘子挡风雨,如果真有什么野生动物侵袭是无法抵挡的。最初大伙在帐篷前点起篝火就是为了防止野生动物的袭击,哪曾想这一“防狼神器”却演变成为项目组小伙子们最为开心的事情。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项目组的小伙子们上高山、入沟壑,克服地理、气候、人文环境不熟悉等重重困难,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团结一致,取得乌鲁朶提铜矿普查项目工作开门红。截至目前,已累计采样45个,找到矿化点十几处,完成填图18平方公里,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何珊珊 曹慧娟


在线联系

官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