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目录 - 海峡资源报
加入收藏
首页 本报要闻 往期报纸 国土资讯 文化视野 大地写照 公告 交流平台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本报要闻 - 要闻目录 - 正文

建宁县黄坊乡实施农村灾毁土地整治项目小记

2011-08-30 21:38:03

洋背小组变“洋”了

——建宁县黄坊乡实施农村灾毁土地整治项目小记

      一幢幢青瓦白墙的小楼,一条条平直的水泥路,一张张幸福的笑脸……上月26日,寒风凛冽,细雨飘飘,我们走进建宁县黄坊乡安寅村洋背小组,刚进村,一幅幸福和谐的新农村画卷展现在眼前。

      可就在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低矮散落的农房。

      是什么让这里产生了大变脸?

    今年47岁的村书记黄建良向我们道出了其中的秘密。

      洋背小组,有村民18户72口人,地处高山丘陵区,山体滑坡严重。这些年来,村民日常生产和生活受到影响,是县挂牌督办的地质灾害点。

      房屋破旧,地质灾害影响生活安全,是困扰洋背小组村民的最头疼的两件事,看着别的村又建房又修路,逐渐“洋”了起来,洋背小组却怎么也“洋”不起来。

要变“洋”,就得动“手术”。

     2010年,建宁县实施农村灾毁土地整治项目,洋背小组被列入整治项目中。对拆除旧宅进行复垦的村民,不仅发放拆迁补偿款,复垦出来的农田还归旧宅的主人。项目实施后,村民们全部在公路沿线集中建新房。

      黄建良指着远处一块收割后的稻田说,那块地是拆除旧宅后开垦出的农田。他又指着另一边已经建好房屋的地块说,这片新房只占地7亩。

      来到村民王国辉家,漂亮的3层小洋楼,显得格外整洁靓丽。“老房子拆了好啊!”王国辉说,原来的老宅子依山而建,四周猪舍、草棚、旧房挤占在一块,卫生环境差,更糟糕的是没一条像样的路,一下雨,到处坑坑洼洼,泥泞不堪。

      过去,说起洋背小组,大伙都直摇头;现在,当地人都说,洋背“洋”起来了,和城里人过着一样的生活。

     “土地整治,是一举两得的好事。”黄坊国土资源所所长邹培源介绍说,洋背小组旧宅基地面积23亩,而整村拆建规划用地面积仅为7亩,一次整村拆建相当于节约了16亩土地。

    不仅如此,村庄的完美“瘦身”,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王国辉用旧宅地复垦出来的2亩农田,种植水稻增收了2000多元。

    此外,乡里还对村庄进行“美容”。投入80多万元,对村里的房屋立面进行统一建设,村里的土路铺上水泥,直通到家门口,道路两侧修建了排水沟,植了绿化苗木,安装了16盏路灯……

   “土地整治项目能顺利推动,得益于有好的政策。眼下,我们乡2011年农村灾毁土地整治项目已全面竣工,三明市国土资源局组织人员对整治项目进行了验收。”黄坊乡党委副书记丁绍进说。     阮晓平 陈晓星


在线联系

官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