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目录 - 海峡资源报
加入收藏
首页 本报要闻 往期报纸 国土资讯 文化视野 大地写照 公告 交流平台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本报要闻 - 要闻目录 - 正文

“零距离”感受地学科普魅力——2022年省煤田地质局科技周宣传活动侧记

2022-06-10 16:01:04

5月25日,2022年省煤田地质局“走进科技 你我同行”科技活动周系列活动之“珍惜蓝碳生态 共建蓝色海湾”科普宣传活动在福州市黎明湖公园湖山双壁景点举行,这场以普及地学知识、提高科技素养、拓展科技视野为目的的宣传活动成为该局今年科技周系列活动一大亮点,引来了众多市民或驻足观看展板、宣传册,或询问相关的知识。
    “今年我局科技活动周主要是围绕海岸带生态系统、海岸带生态修复带等与自然资源相关的知识开展科学知识宣讲和分享,激发观众对海洋科学的兴趣,营造浓厚的科普氛围。”该局科技处处长张仰玉说。
    让地学科学知识大众化,让博大精深的地球科学普及于民众,让与人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山、水、林、田、湖、草被民众所认知。这是省煤田地质局开展今年科技周活动所要打造的特色。
    为确保今年的活动更加有内涵、有深度,省煤田地质局早谋划、早部署。按照相关通知要求,5月中旬,省煤田地质局副局长、总工程师陈泉霖组织召开了科技、宣传等部门有关人员参加的动员会议,研究制定科普活动方案,要求创新形式、精心策划具有地勘单位特色的系列科普活动。
    据悉,该局将科普活动与全局重点工作相结合,以“三大滨海蓝碳生态系统”为切入点,在突出展示厦门市五缘湾生态修复与综合开发、莆田蓝色海湾整治项目成果的同时,也展示了局属单位在开展海岸带生态修复与治理技术推广应用研究、助力福建海岸带生态修复等方面的成效成果,呼吁社会大众关注海洋事业发展,提升保护海洋资源、关爱海洋生态环境的意识。
    为扩大科普活动宣传覆盖面,该局除发放资料,设立宣传标语、展板、LED屏之外,还借助网站、订阅号等新媒体,向社会广泛宣传地学知识。
    在全省科技活动周期间,省煤田地质局以“局级带动、社区联动、局属单位同步互动”的形式,由局科技处牵头,联合省煤田地质勘查院、安泰街道乌山社区、省煤田地质岩土测试中心等,展示地勘科技成果,助力全省科技活动周宣传活动深入开展。局属其他单位还利用标本馆、队史馆、实验基地等科普场所,讲述地勘创新故事,普及地球科学知识。
    走进黎明湖公园湖山双壁景点活动现场,红底白字“珍惜蓝碳生态 共建蓝色海湾”2022年科技周活动横幅格外醒目,横幅后整齐地摆放着9个由省煤田地质岩土测试中心精心制作的展板,展桌上摆放了“三大滨海蓝碳生态系统”科普知识宣传小册子,前来观看的人络绎不绝。
    丰富多彩的“科技套餐”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记者发现,今年宣传活动主要围绕海草床、红树林、盐沼3个重要的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展示厦门市五缘湾生态修复与综合开发、莆田蓝色海湾整治项目、福建霞浦—福鼎地区1:10万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项目成果等。观众不仅可以了解到什么是红树林,以及红树林在净化海水、防风消浪、维持生物多样性、固碳储碳等方面的作用,还可以获得海岸盐沼、入侵物种互花米草、“海洋之肺”——海草床、珊瑚礁、牡蛎礁、海湾水体富营养化等相关知识。
    海洋生态保护修复(蓝碳)知识展板前围满观众,人们兴致勃勃地了解“双碳”、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海洋科技创新重大成就。
    “我去过厦门五缘湾,那一湾碧水,波光潋滟,水清、岸绿、景美,随意定格都是一幅城水相依、人水和谐的美景。”一位市民说。莆田蓝色海湾整治项目是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木兰溪治理和“保护好湄洲岛”嘱托而实施的一个重要项目,在整治过程中,采取“物理+生物”的治理方式,就地掩埋互花米草,发酵后作为种植红树林的肥料,防止水土流失……
    “近年来,我局主动融入我省海洋经济发展,这是我局首次开展的1:10万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项目。”在助力福建海岸带生态修复——福建霞浦—福鼎地区1:10万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项目展板前,陈泉霖介绍说。
    “希望省煤田地质局以科技周活动为契机,通过项目实施,积累经验、锻炼队伍,主动服务融入我省‘四大经济’发展,为我省海洋经济发展、绿色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前来指导科技周活动的省自然资源厅科技发展与对外合作处处长高志宏说。
                                                                                                                                           ■ 特约记者 林明辉


在线联系

官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