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目录 - 海峡资源报
加入收藏
首页 本报要闻 往期报纸 国土资讯 文化视野 大地写照 公告 交流平台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本报要闻 - 要闻目录 - 正文

奋力推进福建地矿工作高质量发展——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2021年地矿工作综述

2022-01-24 14:13:56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起步之年。记者近日从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获悉,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该局开足马力,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去年,在全面服务我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中,地矿工作如愿实现了开好局、起好步的目标。
    ——支撑服务绿色低碳发展更见成效。开展绿色地质资源调查方面,地热调查评价提交地热异常区13处、地热井5口,在德化塔兜、长乐古槐、福州螺洲等地找到一批温度高、水量大的优质地热资源,并完成全国温泉旅游泉质评定(福建)项目测试检测;矿泉水调查评价为相关县(市、区)提供4处矿泉水水源地,为促进当地发展绿色经济提供清洁资源保障。实施山水林田湖草修复治理方面,参与九龙江流域等山水林田湖草修复治理,承担花山溪流域生态地质环境综合调查取得阶段性成果,参与完成多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开展相关县(市、区)废弃矿山生态环境地质调查,编制生态修复设计方案等。参与水土污染防治方面,完成的“2021年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福建部分)”提交近万个准确可靠的水质数据,编制相关县(市、区)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划分及成果报告,承担相关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等项目。
    ——支撑服务重点产业更出成果。矿产资源调查和基础地质调查方面,实施金、银、稀土、水泥用灰岩及建筑用机制砂矿山等矿产勘查(调查),圈定矿产地17处、找矿靶区14处,提交大型矿床1处、中型矿床2处,新增银、金等矿产资源储量;基础地质调查共提交4幅1: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1幅1:5万矿产地质调查成果。沿海专项地质调查评价方面,完成海岸带地质调查742平方千米,支撑服务沿海工程项目建设;承担相关县(市、区)近海海域生态环境地质调查等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地质服务方面,承担宁德时代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福厦铁路客运专线、厦门湖滨三四里片区安置房及配套工程等重大项目地质服务,以高质量的技术服务保障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支撑服务乡村振兴发展更显作为。农业地质调查评价方面,完成15个县域1:5万、22个乡镇1:1万农业地质调查评价,提交8个县域农业地质调查成果,圈定富硒耕地面积226平方千米;支持寿宁申报获得全国首批全省首块天然富硒土地认定,有力支持相关县(市、区)发展“三品一标”现代特色农业。村庄规划编制和促进特色发展方面,承担80余个省内村庄规划,其中2个村庄规划编制成果入选“福建省村庄规划成果典型案例”,为相关县(市、区)描绘乡村振兴发展蓝图提供样板;支持创建地质文化特色村(镇)告捷,其中浦城县富岭镇、平潭综合实验区北港村获批全国首批地质文化村(镇),有力提升了当地乡村文旅产业品质。对口支持推进乡村振兴方面,与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合作完成长汀水土流失调查评价项目等;支持寿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推进乡村振兴,实施的农业地质调查、地质灾害风险调查等取得较好成果;支持共建村、驻点村开展相关地质服务项目,在党建共建村霞浦大坪村发现了大面积富硒富锌土地,建设了2口可满足千余人基本生活用水需求的地下水供水示范井;支持局选派驻村干部所在村开展乡村特色旅游等地质服务工作取得好成效。
    ——支撑服务民生福祉更有水平。地质灾害防治“一条龙”服务方面,承担的3个自然灾害风险普查试点项目的工作质量排在全国前列,承担单位的经验做法被国务院普查办列入典型经验做法通报推广;49个1:5万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项目取得阶段性调查成果;完成336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实验;14支地质灾害应急防治队伍共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2234处,成功处置一大批险情和隐患;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在高聚物注浆治理滑坡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突破。缺水乡村抗旱找水方面,在相关县(市、区)的缺水乡村实施饮水造福地质工程,累计向当地移交供水井122口,每天出水量约1.96万吨,受益人口达14万多人,有效提高了当地农村饮水安全保障能力。地质科技创新和科普活动方面,福建中-北部“马面山混杂岩”调查研究等多个科研项目取得创新性成果,并有1个项目获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个项目获批福建数字技术创新应用场景项目;共获行业科技奖9项和发明专利6个、实用新型专利3个、软件著作权11个;积极为上杭县恐龙足迹群化石保护提供技术服务;支持寿宁官台山古银硐国家矿山公园成为我省首例成功转评国家地质自然公园,开展宁德世界地质公园周宁片区扩园地质遗迹资源调查、地学科普宣传。依托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岩石标本馆等基地开展地学科普宣传,拍摄全省首部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主题微电影《守护》,开展地质灾害防治预警、典型岩石矿石、恐龙(遗迹)化石、寿山石等地学科普活动,有力普及地质知识尤其是防灾减灾知识,岩石矿物标本馆还入选2021年度“福建省十佳科普教育基地”。
——支撑服务政府行政管理更获认可。拓展自然资源类规划编制方面,推进实施26个县级、30个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等项目,承担10个乡镇国土空间规划、10余个县(市、区)详细规划编制项目;完成省级第四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以及26个县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完成68幅区域地质调查、12幅矿产调查和5个城市地质、40个农业地质年度成果集成任务。承建省、市、县信息化项目方面,成功研发全省监测预警平台通过终验并实现线上运行;完成6个县(市、区)的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建立基础地理信息核心数据库和公共服务平台,提升县域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智能化;“掌上农田”和高标准农田管护平台在全省农业农村系统全面推广应用,有力提升政府部门移动办公行政效率。专项服务政府管理工作方面,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研究成果通过验收;完成2020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成果审查,完成2020年度7个县(市、区)、63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省级抽查和绩效考核任务,以及19个县级、4个市级永久基本农田核实工作;支持自然资源福建卫星应用中心建设,开展遥感技术在自然资源调查中应用研究等;参与国家标准《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GB/T18341-2021》和福建省建筑地基检测技术标准等标准的制定,以及参与我省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制图规范、数据库规范等规范的制定。
                                                                                                                              ■ 特约记者 张瑞利


在线联系

官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