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目录 - 海峡资源报
加入收藏
首页 本报要闻 往期报纸 国土资讯 文化视野 大地写照 公告 交流平台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本报要闻 - 要闻目录 - 正文

福鼎市加强耕地保护执法监督

2022-01-24 14:08:01


  本报讯 福鼎市政府办公室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监督工作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22年底前,建立健全严保严管、动态监管、责任追究的耕地保护监督机制,加快构建保护有力、执行顺畅、管理高效的耕地保护监督新格局。
    《方案》要求,加强耕地日常执法监督。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责任,以“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为抓手,利用福鼎市“智慧国土”综合执法平台视频全天候360°自动巡查,提升对全区域耕地保护实时动态网络化监管水平。各乡(镇、街道)要协调组织执法力量,充分发挥乡(镇)自然资源、村建、林业、海洋等所(站)职能,做到信息共享互通,切实形成联动合力,建立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巡查、制止、报告制度。通过“智慧国土”综合执法平台,实现巡查数据采集、传输、对比,对违法用地行为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及时移送、及时查处。进一步完善土地执法共同责任机制,落实巡查责任机制,构建市、乡、村三级土地执法动态巡查联动机制,确保及时发现和制止各类土地违法行为,遏制违法违规用地,强化耕地保护监督。
   《方案》强调,严厉查处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压实属地责任,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结合违建别墅问题清查整治和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工作,坚决遏制新增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对顶风作案的,依法依规严厉查处;对典型案件处理一件,公开一件。对历史遗留违法违规占用耕地问题全面摸排,逐宗建立台账,根据时间节点明确政策界限、范围,依法依规分类处置,分期分批整治落实到位。
《方案》明确,健全完善耕地保护考核机制。以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指标体系为基础,充分衔接粮食安全市长责任制考核、自然资源督察、卫片执法监督检查等工作,量化耕地质量建设、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遏制耕地“非农化”行为等工作,并纳入考核指标,健全完善精细化考核指标体系。对补充耕地任务、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等按照进度管理的指标,分阶段进行精细化考核,其中:每年补充耕地任务,在当年6月底前完成30%,9月底前完成60%,11月底前全面完成;每年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在当年9月底前完成项目立项、规划评审和项目批复,当年年底前开工建设,次年10月底前完成项目建设,次年年底前完成项目验收、新增耕地核定、项目信息报备。
《方案》决定,建立耕地执法长效机制。健全违法违规用地举报线索处理机制,及时转办各类违法线索,并扩大违法线索的督办范围,压实属地责任。逐步完善向司法机关和纪检监察机关移送问题线索机制,加大对破坏耕地行为的打击力度,严肃追究失职失责部门和人员的责任。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推广应用自然资源执法综合监管平台,强化执法工作全链条管理,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  

                                                                                                                             ■ 章巧灵


在线联系

官方二维码